- +1
體育教育行業投資熱情下降?別總想著從孩子身上賺快錢
近年來,體教融合成為一個熱詞,體育教育也愈發受到社會關注。但與之相對的是,市場層面對于體育教育行業的投資熱情卻在下降……
為了討論和解決行業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本周由懶熊體育舉辦的主題為“年少有為”第一屆體育教育產業峰會召開,會上諸多行業內資深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懶熊體育創始人兼CEO韓牧。
體育教育不能一味求快
按照懶熊體育創始人兼CEO韓牧的說法,資本在2016-2017年對于青少年體育行業是充滿興趣的,融資金額基本達到6個億。但隨著資本對行業的深入了解,投資金額卻越來越小,與體育教育行業的曝光度明顯不成正比。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困局?韓牧表示:“行業的成長速度沒有那么快,成熟度也沒有那么高。”
而凱興資本合伙人辛穎說得更加直接,“資本追求回報和發展的速度,但這個行業可能并不是一個可以快速賺錢的行業,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
事實上,體育教育本質上存在一個公益性和商業性的關系,在追逐商業利益的同時,更需要做好普世的教育工作,一味求快反而顛覆了根本。
關于這個問題,CBA市場營銷負責人劉超反而認為兩者也并不矛盾——“對于行業而言,要理解公益是一種社會責任,關乎公共利益,通過公益為先,相關人群獲益,企業才能在行業里更好地生存。”
當下CBA就對青少年群體給予了更多關注,尤其是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籃球運動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也讓孩子們更加喜歡籃球運動,愿意參與籃球運動。從另一個角度看,體育教育的人群因此擴大,為行業內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上升空間。

著名足球評論員、教育部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路。
體育教育是為孩子服務
一些足球人也發表了相似的觀點。著名足球評論員、教育部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路提到,目前體育教育中存在過早強調競技化、專業化、成人化的問題。
張路表示,體育教育培訓的基點在于為廣大孩子服務,一定要理清先后關系、孰輕孰重,做青訓不能沖垮校園足球的普及。
“我們要讓孩子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是體育教育的重心,而不是要求他們都成為球星,這不現實。”
前國腳孫繼海就著張路的談話進行了延伸。他認為,中國足球搞不上去,青訓中間的很多體育教育培訓背離了運動發展的規律。
“總想著從最底層直接發展到最頂端,跨越了足球運動的金字塔構架,問題其實很多時候出現在我們的體育教育培訓上。”

前國腳孫繼海。
體育教育遠不止培訓
很顯然,體育是一個慢生意,教育更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當體育和教育相融合后,任何的急功近利都不可取。
一些參會嘉賓同時強調,體育教育產業長遠來看潛力巨大,不能因為商業上的短期需求得不到實現而漠視其未來的價值。
對此,體育教育的商業發展被行業內人士定義為四個紅利期:行業紅利期、產品紅利期、運營紅利期和品牌紅利期。
目前,行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扶持,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跨越到產品紅利期,誰的產品更貼近剛需誰就能脫穎而出;產品達到用戶肯定后,需要向規模化發展;最終做大做強的是行業內最先實現品牌紅利的企業。
韓牧認為,體育教育任重道遠,眼下在強調社會責任的同時,行業內企業自身的內功仍需修煉。
“首先人才需要更新,體育教育需要更多的商業人才,而不是競技類人才;此外,產品模式上需要更新,目前的很多企業都聚焦于培訓端,行業需要多元化發展,比如體育場館、體育裝備、體育科技等領域都需要進一步挖掘。”
“再者,需要做大體量。大體量從來哪里來,做好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普及將是未來帶動行業市場消費的關鍵……”
簡而言之,中國的體育教育行業當下正處在一個成長期,無論從行業模式、規模、品牌化諸多方面尚未達到收獲的階段,但隨著體育教育的不斷普及與深入,能夠給予我們的想象力相當可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