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汪偽政權要員榮臻之子榮子恒 ——民國公子將軍5
1945年2月25日,北平,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在中南海懷仁堂內舉辦。出席追悼會的有汪偽國民政府主席、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內務廳廳長等多名軍政要員,除此之外還有日本、德國等駐華北的軍政代表。花圈上挽詞有“悲歌凄絕塞、禹甸失長城”、“成仁取義”等,媒體的報道則形容死者為“忠孝集一門”、“以身許國無愧俯仰”,甚至還有人參加追悼會泣不成聲,會后祭者仍“絡繹不絕”。記者“南生”在總結死者的一生時說:“在和平陣營里樹立起這樣可感天地,可泣鬼神的功業,身雖死,可是英名可以永垂后世。”

榮子恒并不出名,但要說起他的父親榮臻,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榮臻不僅是張學良的首席智囊,更是在“九一八事變”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抗日的問題上,榮臻曾經主張過堅決抗擊,但當西安事變使東北軍瓦解后,榮臻卻走上了曲線救國的道路,成為華北偽政權的重要人物。不過在當時,時任國府少將的榮子恒還是一位堅定的抗日軍官。

1928年7月,榮子恒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隊第19期工兵科學成畢業。他回國時,父親榮臻已經是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的中將參謀長,但凡張學良不在沈陽時,遼寧地區的軍事全部由榮臻負責,正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父親的安排下,榮子恒先在東北講武堂當上尉隊附,后來升任少校兵器教官,不少畢業于東北講武堂第9期和第10期的名將,都與他有師生之誼。中原大戰結束前夕,東北軍入關,隨即掌握了平、津、冀、晉、綏、察數地,榮子恒于此時調往天津市公安局任特務處主任,輔佐張學良的弟弟——張學銘保障天津治安。榮子恒在天津市公安局任職期間,曾參與平定漢奸白堅武組織的天津暴動,又在英國工部局的配合下率隊剿滅了土匪張喜來部,由此成為平津地區的名人。
從堅持抗日到投敵反正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時任張學良衛隊第3隊隊長的榮子恒堅定立場,將部隊從沈陽一路帶至北平,受到張學良的贊賞。此后他歷任團長、副旅長、旅長。抗戰全面爆發后,榮子恒隨部血戰江陰,又從南京死里逃生。1938年1月,榮子恒升任第112師334旅少將旅長,他率部在蘇北、魯南開展游擊作戰,曾與八路軍有過合作。著名的新莊伏擊戰,即出自第334旅667團(團長萬毅)的手筆,此戰俘虜日本經濟考察團團長遠山芳雄。

榮子恒的投敵,雖讓人感到突然,但其實早有伏筆。1940年的“九二二鋤奸”事件即為主因之一。
1940年9月22日,第111師突然派兵包圍了上級指揮單位——第57軍軍部駐地。其原因是軍長繆澄流企圖率部投敵,因消息泄露,造成第111師大部分官兵的憤慨。不想在部隊行動時,繆澄流卻在榮子恒部駐地看戲,使他躲過了這一劫。第111師只逮捕了重病在身,對繆氏投敵并不知情的樸炳珊。
當第111師行動的消息傳到費縣時,無法確定繆澄流是否投敵的榮子恒為保險起見,特地調一個營將繆氏護送到魯蘇戰區總部保護起來,這個決定使他成為第111師的“敵人”,并進而發展為“參與繆澄流的投敵計劃”。事后,繆澄流被撤職看押,副軍長樸炳珊則因病情加重去世,再加上第57軍番號被撤消,使原本的一個團體被拆得四分五裂。榮子恒經此變故,對是否能夠繼續在魯南堅持抗戰產生了動搖。
一年后第111師的“八三起義”,更使榮子恒的抗戰信心消散殆盡。再加上父親榮臻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勸“降”,終于使榮子恒受到感動,他開始朝著曲線救國的道路走去了。
曲線救國,與八路軍為敵
1943年9月3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發布通緝榮子恒的命令,并免去了他的一切官位勛獎。然而這一切對于榮子恒來說,并無太大影響。在汪偽政權以及日本軍方的關照下,榮子恒先是前往北京與父親榮臻重敘親情,隨后被汪偽軍政部任命為第10軍中將軍長,駐地仍然是魯南地區。由于當時的魯蘇戰區已經不構成威脅,所以榮子恒主要面對的敵人就是曾經與之合作過的八路軍了。
榮子恒投敵后,魯蘇戰區遭到日偽軍的不斷打擊而日益衰落,終于在1944年3月不得不放棄根據地,撤往安徽。國軍的撤離,使榮子恒與八路軍的關系更加緊張。為了保證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穩定,八路軍魯南軍區以兩個團、八個獨立營的兵力于1944年5月對費縣以南的榮子恒部偽軍發起進攻。
榮子恒的第10軍轄三個師,雖然聲稱擁兵兩萬余眾,但實際僅有一萬,裝備也不占優勢。在抵抗了五天后,便全線潰敗,不得不向臨沂突圍。此后榮子恒的第10軍又不斷遭到八路軍打擊,最后不得不收縮到泗縣,靠著幾個堅固的碉堡和炮樓茍延殘喘。
龜縮在泗陽城內的榮子恒,已經不再對曲線救國抱有希望,此時的他,看著從北京遠道趕來探望自己的兒子,不免傷感萬分,究竟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呢?曲線救國還能成功嗎?

1945年2月3日夜7時,八路軍魯南軍區第3團、費縣獨立營、尼山獨立營在魯中第3軍分區一部和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對盤踞泗縣的第10軍殘部發起進攻。榮子恒的第10軍經過八路軍的連續打擊已經元氣大傷,僅剩3000余人。經過一個晚上的抵抗,榮子恒的陣地只剩下縣政府高樓以及東門和南門的兩處據點。他本希望堅持到援軍抵達,不想援軍在4日上午就被八路軍的阻援部隊擊退了。
2月4日下午7點,八路軍在短暫的休整后發起總攻,榮子恒似乎預感到了末日的來臨,他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兒子。榮子恒不得不望向仍然陪同他在據點中抵抗的官兵,隨后開口說道:“哪位仁人義士把我的孩子送回家,讓他們逃條活命,我死了也不忘您的恩情。”堂堂軍長說出這種話,可見氣數已盡了。
這時,泗縣保安大隊第9中隊隊長韓德冒站了出來,他朝著榮子恒敬了一個禮,說道:“軍長你放心,只要我韓德冒的三寸氣在,就有少爺在,我保證把他倆安全送到家。”
榮子恒見此時此刻仍然有人愿意為他挺身而出,感動得當即跪地給韓德冒磕起頭來。韓德冒見狀也立即將榮扶起,熱淚盈眶。榮子恒隨即又說:“我的兩個孩子就是你的孩子,現在全托付給你了,你去哪兒就把他帶到哪兒,如能送到家我更感激不盡。”說罷,榮子恒又從自己的日記本上撕下一張紙,在上面寫下:“生死望不用掛念,這是天命,義弟韓德冒送子回家,請好好款待”,這是寫給榮臻的信,作為證明。榮子恒又從腰間取下一個裝有兩根金條和一疊偽幣的紙包交給韓,作為沿途所需費用。交代完一切,榮子恒隨即命士兵將韓德冒和自己的兒子通過東門垂懸下城。
最后,韓德冒完成了自己的承諾,成功將榮子恒的兒子送到了北京。但榮子恒卻在從東門突圍的途中,中彈身亡,時年僅40歲。榮子恒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與他相比,白發送黑發的父親榮臻倒是在抗戰勝利后寓居北京,一直活到了1960年。
隨榮子恒一起陣亡的,還有副軍長陳鎮藩、參謀長朱江和第52師副師長朱級勛。這些人都曾經跟隨榮子恒在對日作戰的戰場上出生入死,但又都在榮子恒的率領下成為汪偽政權的犧牲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