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張蘇洲未了局:安徽廣電新中心已使用17個月,未過消防驗收
作為安徽廣播電視臺(下稱“安徽廣電”)原黨委書記、臺長,張蘇洲雖已落馬,但因他而生的遺留問題仍未獲解決。
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辦公大樓、合肥市最高建筑——安徽廣播電視新中心(下稱“安徽廣電新中心”)的消防驗收問題即是一例。
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從合肥市公安消防支隊(下稱“合肥消防支隊”)證實,安徽廣電新中心在投用前,未按程序申請消防驗收,更未獲得消防驗收的通過。
按照消防方面法律法規規定,廣播電視樓建設單位應當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設計審核,并在建設工程竣工后申請消防驗收。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擅自投入使用的,應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并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合肥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安徽廣電新中心應向合肥消防支隊申請消防驗收,但建設單位并未提出申請。獲知這一情況后,合肥消防支隊多次與安徽廣電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并進行過經濟處罰,要求其盡快整改并報請驗收。
上述負責人表示:“我們要求安徽廣電今年12月底必須通過消防驗收。”
安徽廣電新中心,曾是張蘇洲主政安徽廣電期間的一大“政績”。
張蘇洲,安徽廣電原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今年10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引述安徽省紀委的消息稱,“安徽廣播電視臺原黨委書記、臺長張蘇洲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2006年4月,張蘇洲以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的身份,起任安徽電視臺臺長。4年多后,其續任整合后的安徽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2014年7月,61歲的張蘇洲正式卸任這三個職務,提名為安徽省政府參事。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張蘇洲作風強勢,被認為“不懂廣電專業”。《超級大贏家》《劇風行動》等安徽廣電原王牌節目,在其任臺長期間遭到“無故”停播,主力頻道安徽衛視的收視率也與省級一線衛視的差距越拉越大。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其擔任臺長8年多時間內,安徽廣電多位知名主持人和經營骨干離職。
據澎湃新聞了解,張蘇洲接受調查或與兩個因素有關:一為上述總投資30.8億元的安徽廣電新中心大樓,一為安徽廣電不斷增長的廣告收入。
這座300多米高的安徽廣電新中心,曾是張蘇洲的“得意之作”,是當之無愧的合肥最高建筑,更號稱“安徽全省最高建筑”。
張蘇洲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安徽廣電新中心是“新安徽臺”起跳騰飛的新的更大平臺。希望以這個新平臺為起點,安徽廣播電視臺在不久的將來,成為融多種業務、功能齊備的全媒體,成為跨地域、走向世界的超大型媒體。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廣電新中心于2009年8月1日開工建設,2013年6月25日正式啟用,建設全程在張蘇洲任期之內。
這座新辦公大樓頭頂數項桂冠,號稱建國以來安徽省宣傳文化系統投資總額最多建設工程,內含“3600平米亞洲最大演播劇場”;東西區樓長總跨度816米,為中國第一長樓;2.64萬方漢字幕墻,面積為世界最大。同時,它也是張蘇洲臺長生涯最后一年的辦公場所。
公開資料稱,安徽廣電新中心是安徽省“861行動計劃”重大項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省宣傳文化系統建設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技術設備最先進、國內一流的廣播電視建設工程,也是合肥市標志性的現代化建筑。
新中心占地273畝,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17億元,建筑高度226.7米,加上樓頂自立式無線塔,總高度達到301.7米,建成后是安徽省最高建筑。一期工程建筑面積35.7萬平米,擁有各類演播和直播室(廳)近80個。其中3600平米演播劇場是國內功能最齊全、設備最先進、技術含量最高的演播劇場,也是亞洲最大的演播劇場。
安徽廣電官網顯示,2014年7月22日,該臺專門召開新中心落成啟用總結表彰大會。會議指出,新中心建設創造了“5個驕傲”。
“首先是廣電速度。在3年8個月的時間里,安徽廣電新中心順利完成了總投資30.8億、總建筑面積37.3萬平方米的浩大工程,創造的不僅是建設新速度,更是廣電新速度,安徽新速度。其次是精品工程。截至目前,新中心大樓樁基、結構、電力系統,3600多功能演播劇場音響系統、舞臺燈光系統等多個專項驗收全部合格。其中,在最能體現建筑工程質量的大樓結構驗收方面,新中心工程被合肥市建筑業協會授予《年度優質結構工程獎》……”
然而,正是這座號稱“精品工程”的辦公大樓,卻在距其正式啟用近17個月后,至今仍未申請、更未通過消防驗收。而未申請驗收的原因之一,就包括前述2.64萬方的漢字幕墻。
多位安徽廣電員工向澎湃新聞反映,這座大樓的幕墻外大部分鑲以漢字裝飾,很多字結構緊密。和普通玻璃幕墻大樓相比,一旦發生火患意外,消防隊員在需要破墻救人時就多了一道障礙。而消除這一障礙所需的時間,在十萬火急情況下,卻又是萬分寶貴的。

澎湃新聞曾多次實地探訪這座大樓后發現,其幕墻外立面的漢字,間距十分緊密。
《合肥市消防條例》第二節第二十四條規定,在建筑物外立面進行裝修、裝飾、節能改造和設置廣告,應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不得妨礙防火、逃生和滅火救援。
安徽廣電一位員工告訴澎湃新聞:“我們現在全樓禁煙,就是怕發生意外。曾經有一家在樓內施工的公司,就因為有位民工抽煙,被臺里罰了10萬元。”
澎湃新聞也曾在安徽廣電正門外,看到一位員工向路人借火抽煙,其聲稱“進了門就不能抽了”。
就是否申請和通過消防驗收一事,澎湃新聞多次向安徽廣電辦公室和保衛處等相關部門求證,均未獲得任何回應。
合肥市公安局2014年1月15日下發的《關于確定2014年合肥市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通知》顯示,安徽廣電新中心和安徽省委機關等100家單位一起,被確定為2014年合肥市公安消防支隊實施監督檢查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該通知稱,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杜絕群死群傷和重特大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按照新的《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120令)、《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61號令)以及安徽省消防總隊《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量化標準》的要求,經研究,確定省委機關等100家單位為2014年合肥市公安消防支隊實施監督檢查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這份通知中,安徽廣電新中心在廣播電視、供電、郵電通信、報社等第五類10家單位中位列第一。
合肥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指出,“列入重點單位與是否通過消防驗收沒有必然聯系,但有助于對相關單位展開監督檢查工作。”
事實上,廣播電視機構人員密集,承擔著重要的宣傳功能,在防火要求上歷來備受重視,但近年來火患意外也時有發生,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央視新址2009年元宵節大火案。
2009年2月9日晚8時20分左右,農歷元宵之夜,因工作人員擅自雇用煙花公司違規燃放A類煙花,導致北京中央電視臺新址北配樓起火并持續近六個小時。事故造成一死八傷,直接經濟損失16383萬元。
事故發生后,國務院啟動調查問責程序,61歲的時任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副部級)引咎去職,并被處以行政降級、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時任副臺長李曉明被行政撤職、撤銷黨內職務;包括原央視副總工程師、新址辦主任徐威在內的44人被移交法辦,另有27人受黨紀政紀處分。
而2014年11月16日最新發生、已導致18人死亡的山東壽光龍源食品有限公司火災,目前媒體公開報道披露出來的問題之一,就是該公司廠房未進行過消防驗收申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