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洛陽鉬業聯手嘉能可等發起新項目:確保鈷全過程的可持續生產
在全球能源轉型以及中國承諾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電池行業正在快速增長和擴張。動力電池鈷資源供應鏈的透明度日益受到關注。
5月20日,國內礦業巨頭、全球第二大的鈷生產商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洛陽鉬業”,603993)宣布,攜手電動車供應鏈的其它主流廠商發起一項名為Re|Source的項目,目標為確保終端產品中所有的鈷均以可持續的方式獲得。
該項目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推動對鈷的溯源及負責任采購,探討解決從礦山到電動汽車電池的原材料追溯問題,以確保所有的鈷從開采、加工到應用于終端產品的全過程均采用了可持續的生產方式。
據介紹,Re|Source是在2019年由洛陽鉬業(CMOC)、嘉能可(Glencore)、歐亞資源集團(ERG)一同發起的,優美科(Umicore)隨后也加入了該項目。此外,一家全球新能源車先鋒品牌以及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之一也參與了該項目。
該項目的測試在完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環境涉及剛果(金)的上游礦山到下游的電池制造廠、電動汽車生產商。洛陽鉬業方面稱,該方案的試點將持續到2021年底,預計終版解決方案可在2022年全面鋪開。
洛陽鉬業認為,該項目實現了鈷資源行業的主要參與者之間從端到端的獨特的合作模式,Re|Source部署了包括區塊鏈、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等各種技術,以將數字流與實物原材料的流動聯系起來。
洛陽鉬業總裁孫瑞文表示,“對全球電池行業而言,Re|Source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項目。作為全球領先的鈷生產商和貿易商,洛陽鉬業及旗下貿易公司埃柯森(IXM)致力于負責任地開采、加工和使用鈷。我們相信,這一創新舉措將有助于提高整個價值鏈的透明度。”
孫瑞文認為,該項目“將所有利益相關方聚集在一起,實現一個透明和負責任的供應鏈,這將進一步增強終端用戶對鈷這種原材料的信心。”
Re|Source還與全球電池聯盟(GBA)的 “電池護照 ”項目密切相關。GBA聯盟成員包括了歐亞資源、優美科、嘉能可等。“電池護照”旨在改造整個價值鏈,使電池的生產更加負責任和可持續。成員公司認為,Re|Source與“電池護照 ”可相互支持,共同提升在更廣泛的電池供應鏈中的可持續性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