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降至12.5%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未有升溫跡象。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8751億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名義增長12.5%,增速比1-8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46725億元,增長11.3%,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滑,而房地產開發投資在整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例相對較高,拖累三季度全國GDP增速創2009年來新低。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表示,房地產投資開發增速下行趨勢明顯,從年初的19.3%一路下滑至12.5%,短期內房地產市場形勢仍不樂觀。
“筑底基本成功”
“庫存高企,銷售面積下降,是房企投資開發意愿不強的主要原因。”顧云昌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7148萬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988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629萬平方米。
從銷售面積來看,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71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6%,降幅比1-8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0.3%。
待銷售面積增加,庫存“飆升”。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截至9月底,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8013萬平方米,比上月底增長4.0%,同比增長23.8%。
某上市房企副總裁稱,“今年以來,購房者一直持觀望態勢,市場也在波動中,但整體來說還是相對平穩的,只是相對去年的火熱態勢有一定的降溫。”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稱,9月份應該理解為市場、政策、情緒、資金等變量走勢的分水嶺。從市場情況看,雖然全國銷售狀況并不佳,但主要是和去年“金九”較好的行情構成了對比。從情緒看,看跌情緒在9月份已經有所扭轉,部分購房者開始以抄底心態入市。
10月20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12日至18日的一周,受監測的全國20個主要一二線城市住宅合計簽約面積環比回升45%。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大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漲幅分別達到133.95%、77.99%、69.06%、50.77%,一線城市整體漲幅達到80%。
對于四季度樓市風向,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稱,整體市場在政策支持下筑底基本成功,四季度存在銷售窗口,但市場供求尚未逆轉。
“看好一二線城市優質地塊”
“房地產開發投資意愿下降,也表現在購地面積和新開工面積上。”德佑地產研究總監陸騎麟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40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降幅比1-8月份擴大1.4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131411萬平方米,下降9.3%,降幅收窄1.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91754萬平方米,下降13.5%。
陸騎麟稱,購地面積減少,表明了開發商資金面的緊張或對后市不看好,不愿意把資金放到土地市場,另外是其土地儲備相對充裕,不需要再做較大的土地儲備。而新開工面積的減少主要表現了房企開發意愿不強,以及庫存量高企需要消化。
某品牌房企區域營銷總監稱,“現在拿地會相對謹慎,但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地塊還是比較看好的,一些三四線城市供求關系不平衡,就不會冒險去拿地了。”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一系列針對樓市的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利好,從而穩定開發商的情緒。
可見的是,截至目前,除一線城市和三亞外,其他城市的限購政策已經調整或取消。
在各城市松綁限購之后,各省級部門出臺的地方救市細則,包括調整限貸政策、降低公積金利用難度、要求商業銀行降低商貸利率,以及購房給予財政補助、契稅補貼等。而“央行9?30房貸新政”被認為是政策面上的一大舉措,出臺半個多月,在各地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顧云昌稱,房地產市場正步入常態化,以往的調控是“自上而下”的,即中央層面發文,地方執行。而此輪調控是“自下而上”的,地方政府根據自身房地產市場情況來進行調控,更多的遵循市場自身的變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