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南血案30年,死因真相至今未明
2014年10月15日是華裔美籍作家江南遇害30周年。
江南,真名劉宜良,生于1932年,江蘇靖江人。他幼年在家鄉念完初中,后只身隨國民黨去臺灣,加入“國防部”政治干部訓練班,班主任是蔣經國。隨后,就讀于臺灣師范大學英國文學系。1963年至1964年間任《臺灣日報》記者。1967年以《臺灣日報》特派員身份遷居美國,并加入美籍。在美國期間江南寫作《蔣經國傳》并采訪蔣經國的政敵吳國楨。1984年10月15日,江南在美國舊金山遭遇“竹聯幫”成員陳啟禮、董桂森、吳敦等人刺殺身亡,一時震驚世界。然而30年來,江南招致殺身之禍的疑案依然籠罩在謎團之中。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整理了目前流行的關于江南死因的三種猜測,以示紀念,唯愿真相能夠早日公之于世。

蔣經國是江南案的幕后主使?
在眾多猜測導致江南被刺的原因中,流行最廣的一種是因為他寫《蔣經國傳》而觸怒臺灣當局最高領導人蔣經國。據江南自稱,他在美國取得碩士學位后即計劃寫《蔣經國傳》作為他攻讀博士學位的論文,并為此搜集了不少材料,后因未能取得美國有關基金會的資助而擱下。
1972年后他開始寫作《蔣經國傳》,并在香港《南北極》月刊上連載。1975年由該刊出單行本,署名為“丁依”。1983年7月,美國洛杉磯一份由華人創辦的《論壇報》重新連載《蔣經國傳》,署名改為“江南”。
臺灣當局多次派人去美活動,不斷向江南及《論壇報》施加壓力,千方百計阻撓該書重新連載。同年7月底,臺灣的“新聞局局長”宋楚瑜曾親赴洛杉磯,軟硬兼施,企圖使《論壇報》就范,但未得逞。1984年,《蔣經國傳》增訂本由《論壇報》社出版。出版前臺灣當局又企圖以4萬美金的重金收買該書版權,仍遭江南拒絕。
然而此書事實上對蔣經國的描寫和評價是公允、客觀,甚至是肯定的,正如留美學者謝善元教授在該書的序言中所說:“讀者們如果細讀本書,當可發現,江南對經國先生有些行為和措施,固然有所批評,對他的許多優點,也不厭其煩地加以表揚。他的基本態度,主要只是‘用史家的態度來評定一件事或一個人的功過’,即使不用現代民主國家的尺度去衡量,而光用中國傳統的角度去看江南撰寫《蔣經國傳》的態度和立場,我們也覺得,來自臺灣的種種壓力不僅多余,而且違背‘言行相符’原則。”
其次,更有大陸學者稱“在我看來,這本書在大陸對蔣經國是‘小罵大幫忙’,蔣經國派特務謀殺江南實在太不能容物……這無疑等于,蔣經國殺了一位宣傳自己的作家。而且,《蔣經國傳》作者江南的被殺,使人們易于形成這樣的看法:就本質而言,蔣經國至其晚年仍和其父一樣,是用特務政治來維護其獨裁統治的。”(翁有為《蔣經國與<蔣經國傳>作者江南刺殺案》)
以上言論似乎都在表明,江南僅僅由于一本《蔣經國傳》而招致殺身之禍,理由似乎并不十分充分。而且迄今為止,也沒有確切證據表明蔣經國就是江南案幕后的“大老板”。

臺灣情報機關的“叛徒”?
關于江南遇害的第二種說法是江南生前已經受雇于臺灣情報部門,但是并沒有按照相關要求提供情報,因此遭遇殺人滅口。
其實早在江南遇害前,即有傳言說江南曾受到臺灣情報機關的多次威脅。1983年12月,江南早年在臺灣的舊友夏曉華飛抵美國舊金山,試圖說服江南在香港發表 《蔣經國傳》時一定要改動相關敏感情節,否則恐有麻煩,江南因為此前也有親友勸告,所以就暫時答應了夏曉華的勸說。
1984年2月,夏曉華回到臺灣后又給江南打電話說,臺灣情報局長汪希苓同意給其美元2萬,作為他改稿的 “酬金”。此后,江南陸續收到酬金1.7萬美元,并已經著手修改《蔣經國傳》。
江南死后,有人就據此認為江南收到的美元,就是臺灣情報局給他的“活動經費”。如此一來,臺灣情報機關就一口咬定:“經手付出款項的汪希苓認為已同江南作了交易,江南已成為收取情報費去為情報局工作的一分子”。因此,臺灣當時的情報機關把江南的慘死,歸結為他既收受了情報機關的酬金同時又做了對臺灣當局不利的事情,因此才派陳啟禮等“竹聯幫”人員前往美國殺掉“叛徒”。

擬寫《吳國楨傳》而招禍?
江南被臺灣當局派兇手殺害的第三種推測是因為他準備寫《吳國楨傳》,而吳國楨恰好也是蔣氏父子的老對手。
吳國楨與蔣經國之間的沖突始于1948年。那時吳國楨任上海市長,蔣介石為發行金元券,派蔣經國到上海擔任“經濟督導員”。兩人由于意見分歧,發生沖突。吳國楨認為蔣經國用高壓政治手段無法解決經濟問題,于是跑到南京向蔣介石告了蔣經國一狀。
隨后國民黨敗退臺灣,吳國楨與蔣經國之間又有多次沖突,并且不斷加劇。吳國楨指責蔣經國不學無術,他曾私下向別人說:“蔣經國恨死我了。”由于蔣介石在政權上傳子心切,吳國楨感到大勢已定,于是在1953年3月借口健康欠佳請求辭職,后獲準于5月24日離臺赴美。
1953年底,臺灣有人指責吳國楨貪贓枉法,吳國楨為此事于1954年1月15日寫了《啟事》說:“楨聞此謠傳后,已于一月二日以黨員身份函請張其盷秘書長轉呈總裁請示政府徹底查明,公布真相。”
臺灣國民黨秘書長張其盷收到吳國楨的《啟事》,轉交給吳的父親吳經明后便推手不管了。吳經明跑遍各報館,也都拖著不登,直到2月7日才見報。在美國等得著急的吳國楨在2月7日接受電視臺記者采訪,批評臺灣當局專權,說“除非能在現行政區內實施民主”,則無法爭取支持與同情。
1954年3月17日,蔣介石發表總統令,指吳國楨“背叛國家,污蔑政府,分化國軍,挑撥政府與人民及僑胞與祖國的關系,居心叵測”,網羅了十三條罪狀,宣布解除吳國楨所有職務,開除黨籍。這就是著名的“吳國楨事件”。當然,美國拒絕了臺灣當局的引渡要求,吳國楨后來便一直在美國居住,從事教育和寫作。
1984 年3 月17 日,江南忽然從舊金山秘密飛往佐治亞州,對吳國楨進行采訪。回到舊金山后,江南即在《臺灣與世界》第6、7 兩月號上發表《吳國楨八十憶往》,披露了大量吳國楨當年與蔣氏父子尤其是與蔣經國之間的矛盾恩怨。江南這篇文章很快傳到了臺灣,據說蔣經國本人讀后大怒。
不僅如此,當時已有消息外泄說,江南準備要在美國利用吳國楨提供給他的12箱絕密材料,撰寫一部更加詳實的《吳國楨傳》,這當然會讓臺灣當局更加驚恐。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江南的遇害也極有可能肇因于《吳國楨八十憶往》以及正在籌備寫作的《吳國楨傳》。

資料來源:
翁有為《蔣經國與<蔣經國傳>作者江南刺殺案》,《史學月刊》2002年第12期。
竇應泰《再揭“江南命案”》,《世紀》2010年02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