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新華醫院與多單位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已進入臨床試驗

新冠病毒
高效、高親和力、廣譜、持續性長……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協同南開大學、高誠生物、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發的一種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在臨床前研究中表現出對新冠病毒預防和治療可能有較為積極的作用。

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文章
此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治有望增添一種新的“利器”,特別對兒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保護他們避免嚴重并發癥,并改變兒童無防護的防治現狀。
5月15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獲悉,該中和抗體目前已經進入藥物臨床試驗中。

對于部分變異新冠病毒的有效性
“從康復病人體內分離并開發的單克隆抗體,或是對抗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這是目前國內外諸多研究機構的重點關注方向,新華醫院共同參與的此次研發項目,整體進度走在前列。” 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院長孫錕教授說,“很高興地看到醫生在臨床研究中的工作,能夠與基礎研究團隊、交叉轉化團隊高效合作和推進,才能迅速地對這抗體進行改造和開發,并推向臨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引起,這個病毒長得好像一個布滿小“花菜”的球體,這些“花菜”則是極具滲透力的刺突蛋白(Spike),他們就像一把把鑰匙,能準確找到細胞的“鑰匙孔”,使得病毒能進入細胞內部釋放遺傳信息,完成大量病毒復制,從而使人致病。而有效的中和抗體能在鑰匙齒痕“涂”上一層厚厚的“膜”,堵住了鑰匙孔,使病毒無法進入細胞。

新冠特異性中和抗體P4A1-2A結構
這一研究思路源于去年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新華醫院兒科專家孫錕教授、感染科主任黃麗素第一時間就和單細胞測序技術頂尖的高誠生物討論如何科學抗疫,考慮兒童防護的問題,他們將目標方向定在了中和抗體上。隨后,借助于新冠患者康復期的血清,聯合研究團隊從上萬個選擇中,篩選出10個中和抗體,最終又從中選出新冠特異性中和抗體P4A1-2A。
更多的工作隨之而來,聯合研究團隊還要將這一中和抗體“畫像”,完成人工合成與開發。
第一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原校長饒子和院士指出:“多年來,對結構生物學的深入研究一直在抗病毒藥物的開發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冠特異性中和抗體P4A1-2A的開發展示了如何利用這些深入的專業知識探索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我們將不懈努力,致力于抗擊新冠病毒和其他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的病毒。”
隨后開展的臨床前試驗中,該抗體展現出諸多優點。

臨床前試驗中肺部病理變化
首先是親和力高,可以有效覆蓋“鑰匙齒痕”;其次是特別高效,低劑量單次注射即可顯示高抗病毒活性,在恒河猴中,新冠病毒感染后單次注射中和抗體P4A1-2A即可完全清除病毒。
再次是廣譜,對目前檢測的SARS-CoV-2變異型均顯示中和活性,病毒逃逸和耐藥可能性低;同時還可以打“持久戰”,具有較長的半衰期,有望長期對抗新冠病毒感染;另外,還表現出較好的安全性,該抗體的I期臨床試驗中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我們希望這一中和抗體能很快使患者受益,包括那些不能從疫苗中受益或不能接種疫苗的患者,如幼兒、老年人和某些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孫錕指出,“像P4A1-2A這樣的中和抗體,不僅可以保護這些特殊人群避免嚴重并發癥,還有望抑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我們還設想將該抗體可應用于應急保護。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