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媒:跨國公司在華缺乏管理人才,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
【編者按】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網站發表文章,稱在華跨國公司面臨管理人才短缺的危機,文章指出,跨國企業親睞懂當地政府、有經驗的管理人才,精通雙語的“海龜”很吃香。同時部分跨國公司通過與院校合作來培養儲備人才。

面臨經濟放緩和本土公司競爭加劇的壓力,跨國公司對有經驗的管理者和領導者需求逐漸增加。然而,擁有相關技能的候選人并不多。
“幾年前,跨國公司的老板來中國開展業務還很容易;現在他們面臨非常激烈的本土企業的競爭。跨國公司正尋找能應對這種競爭環境并能重振增長的管理人才。”獵頭公司海德思哲(Heidrick & Struggles)北京辦公室負責人喬治·黃(George Huang)和上海辦公室負責人林達·張(Linda Zhang)告訴CNBC。
“然而,目前人才短缺。找到一個熟悉當地政府、且有充足的經驗來開展端對端業務的總經理很難,這樣的人才需要對企業的制造、銷售、財政和研發等各個部門有深入的了解。”他們繼續說道。
文章認為,相比西方中高層管理者,中國的中高層管理者相對年輕,這是有經驗的管理者缺乏的一個原因。“市場很年輕,雇員得到提升并成為管理者非常快。但這些新晉管理者并不擁有領導才能。”人力資源公司凱利服務(Kelly Services)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和總經理娜塔莉亞·舒曼(Natalia Shuman)解釋說。
10年前,跨國公司派外籍雇員領導中國分公司運營的現象很普遍。但當跨國公司開始考慮本地化時,它們越來越傾向于雇傭中國籍高管。
“大多數跨國公司正尋找精通兩國語言的中國人,他們能消除文化隔閡并建立起信任。”米高蒲志國際(PageGroup )中國東北區董事總經理理查德·金(Richard King)說。
“海龜”是指在國外學習或工作多年后作為高技能人才回國的中國人——他們是跨國公司的“圣杯”,他說。中國赴國外留學的學生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許多人在留學的國家繼續工作。根據官方數據,從1978年到2012年底,有260萬中國人出國留學。
招聘人員說,二、三線城市的人才最為短缺,同時這些城市也是跨國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設法說服一個聰明且有才能的人去二線或三線城市。”理查德·金說。
舒曼指出,吸引年輕的畢業生去內陸城市工作也很難。她說,“我們面臨流動性問題。大多數名牌大學在大城市,但這些大學的畢業生并不打算離開所在城市。”
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1979年出臺的“一胎”政策,這項政策在2013年有所松動,她說。家庭單位很小,許多年輕人喜歡待在離父母較近的地方。“這種供求不平衡的關系需要引起注意,因為許多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可能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她補充說。
不過,并不是所有跨國公司都面臨人才短缺。雀巢亞洲業務主管南都·南基紹爾(Nandu Nandkishore)說,該公司致力于開發和培養大學畢業生人才——許多人成長為管理者——從而避免了勞動力市場上招人時技能不匹配的問題。
文章指出,另一些公司打算靠自己解決問題。例如,美國酒店連鎖企業萬豪國際(Marriott)與中國一些大學合作培養人才。
萬豪國際亞太總裁兼總經理西蒙·庫伯(Simon Cooper)表示,酒店管理在中國是比較新的行業。他們正不斷擴大合作伙伴,不僅僅讓畢業生到酒店工作,而且使萬豪成為教育過程的一部分。“我們和24所中國職業院校有合作關系,這些學校有萬豪的教室。除此之外,萬豪家族基金會還拿出600萬作為啟動資金,來提升中國的酒店管理教育。”他說。
(編譯 王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