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黨報邀學者談平等:有人試圖摧毀中國國有經(jīng)濟,將致全面災難
【編者按】
今天(9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其6版要聞版頭條刊發(fā)《發(fā)展成果 全民共享》的文章,該文系對話價值觀系列訪談之第六期。
文章開篇的引子寫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yè)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大幅降低央企高管薪酬。一時間,社會輿論紛紛,有人拍手稱快,有人叫屈連連……
贊成的,是為平等點贊。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83位上市央企董事長平均年薪高達84.63萬元,而同期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僅5.1萬元。巨大的收入差距衍生出了“高管干一天,柜員干仨月”的嘲諷。批評的,是為平均吐槽。他們認為,保持適當?shù)氖杖氩罹啵兄谛纬陕殬I(yè)正向激勵,有利于促進社會良序發(fā)展,“若一味講平等,豈不是回到了過去的大鍋飯時代?”
平等,是人類社會長期追求的理想狀態(tài),從衣食住行的經(jīng)濟平等,到選舉、教育等的政治權利、社會權利平等,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平等。然而,目標是遠大的,現(xiàn)實卻是曲折的。我們從毫無平等可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走來,經(jīng)歷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探索,如今,我們高舉共同富裕的大旗,并把“平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
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不是平均、是不是公平?機會平等和實質平等有何異同?我們追求的平等是怎樣一種理想狀態(tài)?

社會的不平等起源于階級的不平等
記者:我們?yōu)槭裁匆獙ⅰ捌降取弊鳛樯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這代表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程恩富:從理論上說,人類在原始社會時期還是基本平等的。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剩余勞動的產生和氏族內部的分化,慢慢出現(xiàn)了私有制和家庭,進而產生了階級和國家,于是出現(xiàn)了各種不平等現(xiàn)象。由此可見,社會的不平等起源于階級的不平等,是由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化所導致的社會現(xiàn)象。
平等具有客觀性、歷史性和相對性。把平等純粹視為心理現(xiàn)象,否認其客觀屬性和客觀標準,是唯心主義分析方法的思維表現(xiàn);把平等視為一般的永恒范疇,否認在不同的經(jīng)濟制度和歷史發(fā)展階段有特定內涵,是歷史唯心論分析方法的思維表現(xiàn);把平等視為無須前提的絕對概念,否認平等與否的辯證關系和轉化條件,是形而上學分析方法的思維表現(xiàn)。
馬俊峰:平等作為現(xiàn)代價值觀念,其基礎是市場經(jīng)濟。在市場經(jīng)濟中,交換雙方要實現(xiàn)交換、達成契約,都必須以平等為基礎??梢哉f,市場經(jīng)濟的實踐真正把平等的觀念變成了人們生活的規(guī)范和標準,把平等的價值觀灌輸?shù)矫總€人的頭腦中。
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中,平等的內涵和外延始終在不斷變化。什么是平等?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境和條件來討論。比如我們反對平均主義,認為平均主義是一種不平等,但在公共服務、社會福利等領域,我們又提倡均等化,要求平均。所以說,從現(xiàn)代意義來說,平等反對的是特權,是在法律規(guī)定以外的、超越社會大眾權利的特權。
朱安東:我們把平等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出對不平等現(xiàn)象的反思。把平等作為社會建設的目標,意味著兩層含義:第一,我們意識到社會上還存在著不平等現(xiàn)象,且這種不平等還有擴大趨勢,所以要高舉起平等大旗,所有的政策方針都應努力向著這個目標前進;第二,平等是社會主義本質性的特征,但我們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能不顧歷史條件,把平等的目標套在今天的現(xiàn)實上。實現(xiàn)平等,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分析現(xiàn)狀,然后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奮力實現(xiàn)。
平等非平均
平均主義是一種偽平等
記者:我們曾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實行過平均主義,但事實證明效果并不好。請問,平等和平均應該如何辨析?西方強調的平等和我們追求的平等又有什么區(qū)別?
朱安東:平等與平均是不同的概念。平等強調的是過程,而平均更強調結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實現(xiàn)結果的平均,往往過程就做不到平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發(fā)生了變化,從原來的全面公有制到現(xiàn)在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深刻地影響了平等的價值觀。一方面,社會上的不平等現(xiàn)象增多了,差距拉大了;另一方面,人們對不平等現(xiàn)象的容忍度也變高了。
程恩富:平均與平等屬于不同層面的問題,不應混淆。有一種錯誤觀點認為,共產主義就是搞平均主義。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從來沒有這樣的表述,而是說社會主義可以搞按勞分配,共產主義可以搞按需分配。
馬俊峰: 實際上,平均主義是一種偽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世界上本來就存在很多的不平等,非要把不平等拉平了,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我們過去并沒有真正理解平等的內涵,簡單認為均貧富就是平等,但沒有注意到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即使當下平均了貧富,也馬上會產生新的貧富不均。
朱安東:西方所強調的平等實際上是機會平等,號稱給每個人的機會是一樣的。但是,由于人們的初始稟賦不同,即便機會完全平等,最后的結果也往往是不平等的。許多人宣稱:“做到機會平等就已經(jīng)足夠了。”但實際情況表明,如果經(jīng)濟基礎不同,機會平等也不可能實現(xiàn)。比如西方的選舉制度,表面上看起來,人人都能成為候選人。但實際上,候選人要么本身就有非常雄厚的資本,要么就是被大資本推選出來的。西方強調的機會平等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
馬俊峰:形式平等講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由法律規(guī)定人們在權利上是平等的。但實際上,由于人們能力的不同會造成事實上的不平等,并因此造成或加劇了很多社會問題。
程恩富:西方所說的平等,主要是指機會平等。但是平等的基礎是財產權的平等。離開了財產權的平等,其他一切平等都是空的,是缺乏經(jīng)濟基礎的。我們之所以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有條件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就是因為我們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公有制是保障平等的制度安排。
平等靠改革
走共同富裕道路達到廣泛的相對平等
記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平等對于我們有怎樣的重要意義?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路徑去實現(xiàn)平等?
馬俊峰:平等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現(xiàn)實社會中,平等還遠遠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尊重。人們還是習慣以歪曲的平等形式作為評價標準,而不是以平等的本源作為評價標準。我們對特權缺乏批判、譴責,表明我們并不是反對不平等的制度本身,只是反對不平等制度所造成的結果。
當平等觀念深入人心,公民自身對不平等就會產生抵制和批判,這是從人格尊嚴的層面理解的平等。如同康德所說,每個人,不多不少都是一個人。要平等地看待每一個人,既不要仰視,也不要鄙視,應該是平視,利益訴求有沖突、有爭執(zhí)沒關系,但要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交流。
朱安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無論是政治權利還是社會權利,都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比如選舉權、受教育權、健康權,等等。但在經(jīng)濟權利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特別擔心一種傾向,就是有人試圖摧毀中國的國有經(jīng)濟,認為只有將國有經(jīng)濟的比重降到10%以下,才是市場經(jīng)濟。這種理論非常可怕。如果我國的經(jīng)濟基礎發(fā)生了變化,勢必要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fā)揮主導、支配作用。其后果不僅會造成經(jīng)濟災難,更會導致政治災難、社會災難,甚至人口災難。經(jīng)濟基礎的轉型也將對上層建筑造成巨大影響。幾十年來,我們不斷努力取得的平等成就,將因此全部被打破,我們對于平等的美好希望也將不復存在。這對中國而言,是不能承受的。
程恩富:平等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對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改革中,尤其要重視經(jīng)濟社會的平等問題。改革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這要求改革不僅要實現(xiàn)經(jīng)濟總量的提升,更要關注和解決改革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以達到越來越廣泛的相對平等,也就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xiàn),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把握的重要原則之一。面對當前客觀存在的貧富差距,我們應當以財產和收入的平等促進社會平等,達到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相對平等。同時,我們也要正視不平等現(xiàn)象,看到其中既有發(fā)展水平不高帶來的,也有改革不深入和措施失誤帶來的,并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最大限度降低不平等的成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