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慢就業”現象在增長,將向這類畢業生提供精準服務
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同比增加35萬。面對后疫情時代新的形勢,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哪些新挑戰?如何做好重點困難群體幫扶工作?
5月13日,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分析了后疫情時代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并將之概括為“四化”。
“一是普及化。現在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高等教育普及持續深入發展,人數的增長必然會帶來就業的挑戰。”吳愛華說。
“二是市場化。現在我們是在市場化背景下促進畢業生就業,需要大力拓展更多的市場化崗位渠道。我們將開展的就業促進周活動,包括成立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都是為了更好地把高校和用人單位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常態化的校企對接機制,更好地拓展市場化崗位渠道。”吳愛華表示。
他指出,另外兩個趨勢是“個性化”和“信息化(或智能化)”。
現在的畢業生大多是00后,他們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比如升學、創業、就業。與此同時,“慢就業”現象也在增長。吳愛華表示,面對畢業生就業個性化趨勢,將為這類畢業生群體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談到智能化趨勢時,吳愛華表示,總的來說,現在畢業生就業工作基本是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特別是在去年疫情期間,教育部大力推進了線上的就業工作。線上投遞簡歷、線上面試、線上簽就業協議已成為常態,很多企業和畢業生也慢慢適應了線上求職。另外,教育部后續將通過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更好地促進實現人崗匹配、智能對接。
如何做好重點困難群體幫扶工作?吳愛華表示,將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檔”要求開展精準幫扶。針對學生個性化訴求,將發揮好一線就業工作人員,特別是畢業班輔導員的作用,更好地跟蹤了解學生的就業意向、就業心理,做好幫扶指導,疏導畢業生焦慮情緒。同時,引導畢業生盡早明確就業意向,更加主動求職,全力促進畢業生順利畢業、盡早就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