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赫、鄭愷……明星瘋狂開店只當甩手掌柜,吸金上億事故頻發
原創 時代數據君 時代數據

最近兩年,只要有明星新開店了,抖音快手上總能看到鋪天蓋地的宣傳。
受疫情影響,去年餐飲市場經營慘淡,相比之下,明星們的開店生意卻做得火紅。2020 年 6 月,孫藝洲推出燒烤品牌“灶門坎”;7 月,鄭愷推出火鍋品牌“火鳳祥”;11月,黃曉明推出烤肉品牌“燒江南”;12月,關曉彤推出奶茶品牌“天然呆”。
開店熱潮一度燃到今年,1 月和 4 月,Angelbaby 和沙溢分別在成都和重慶推出斗鎏火鍋和辣叁成火鍋。
盛況之下,明星店卻頻頻爆出丑聞。從包貝爾辣莊的鴨血造假、鄭愷火鳳祥的抄襲到陳赫賢合莊的天花板墜落,無不一次又一次透支著明星的信用與消費者的好感。
是什么原因讓明星們蜂擁開店,又為何明星店總是翻車呢?

演藝明星下海開店,鐘愛餐飲火鍋
開店,不為情懷,就為賺錢。但要明星勻出趕通告的時間開店,如果不是開店比趕通告更容易來錢,那就只能是沒戲拍、沒節目上了。
據RET睿意德統計,明星開店的現象在世紀之交就已出現,集中爆發始于 2013 年前后。

2013 年以來,人們見證了被稱為“網絡綜藝元年”的 2014 年和“偶像元年”的 2018 年,綜藝節目和選秀造星節目豐富了娛樂圈的明星市場。
小鮮肉、流量明星迭出,既讓往日出道的藝人更難保持高水平的曝光率,也加劇了娛樂行業僧多肉少的局面,尋找新的賺錢出路也就成為明星們的選擇。
面臨壓力最大的,估計就是演藝圈了。據統計,開店的明星中演藝圈就占了一半,其次是音樂界和主持界。

這也不難想見,搞音樂創作或者搞其他文體活動,總還是要有一技之長,否則很難有人買帳。而近些年明星頻頻跨界演戲,不管有沒有演技,流量才是資本追逐的對象。
本屬于自己的就業機會被擠兌了,明星們沒戲拍,就想著搞搞副業。
但開店也是技術活,明星下海經商沒有經驗,也得從容易的開始做起。餐飲行業因為投資少、風險小的特點而成為首選,61.7% 的明星店都是餐飲店。

報告還顯示,火鍋因其標準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強,而且不太需要后廚,在明星店餐飲業態占比最大,達到 13% 。
類似的還有燒烤,去年新開的明星餐飲店,基本上不是火鍋就是燒烤。

明星店大多凋敝,甩手掌柜成新模式
雖然餐飲業已經相對易做,但還是隔行如隔山,明星們如果只想靠名氣吸引顧客,運營能力跟不上的話,就會顯得頭重腳輕。
比如主持人孟非于 2014 年創立的“孟非的小面”品牌,一碗小面賣到 38 元,遭到顧客吐槽和關店。之后跟黃磊合伙開“黃粱一孟”火鍋店依舊沒吸取教訓,據說一份牛肉賣到 398 元,如今已經關門大吉。
據不完全統計,2019 年以前的明星餐飲店基本上凋敝居多。


為了解決這種弊端,現在明星開店大多找成熟的餐飲公司合作,自己以品牌推薦官的身份加入。即開店的是專業的餐飲界業內團隊,明星只負責為品牌站臺,當個甩手掌柜。這樣既能享受明星效應,又能在供應鏈和運營上有穩定發展。
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和陳赫賢合莊的合作可以說讓這一模式廣為人知。
2015 年,陳赫成立了“賢合莊”火鍋品牌,到 2019 年僅有的 6 家門店幾乎全部閉店,之后陳赫與四川至膳達成合作,如今賢合莊已經有 800 多間門店,足跡甚至遍及日本。

此后,明星們紛紛跟四川至膳達成合作,四川至膳官網上一度掛有燒江南、天然呆、灶門坎等旗下品牌,如今已經撤下。

天眼查顯示,如今四川至膳直接控股的明星品牌是陳赫的“賢合莊”和黃曉明的“燒江南”,其他明星品牌即使不由四川至膳持股,也均由專業的餐飲管理企業打理,明星本人不直接介入股權。

加盟擴張瘋狂撈錢,頻頻翻車需警惕
陳赫賢合莊“起死回生”的故事,一度還可能被人當成商業傳奇,可惜在發生加盟店天花板墜落事件后,“割韭菜”的本質就被認清了。
流量明星的人氣往往是不保值的,隨著明星光環逐漸失去光芒,好好經營店面,靠放長線釣大魚或許不能最大化企業利益,賺快錢恐怕更符合企業的期望。
于是在明星人氣尚存時,企業自然會瘋狂造勢,擴張加盟吸金。

按照賢合莊的加盟政策,一個面積在 300~500 平方米的門店,籌建預算在 150 萬元左右,加盟費為 48 萬元,還有 5 萬元的保證金。
如果單以加盟費和保證金來算, 800 家門店給陳赫及其企業帶來的直接收入超過 4 億,這僅僅發生在大概一年半的時間里。
類似的加盟邏輯也發生在近兩年新開的明星店身上,而當賺加盟費的優先級高于賺經營利潤時,消費者的需要就可能被懸置。

以廣州為例,對比相似商業圈里的幾家火鍋店可以發現,跟行業龍頭海底撈比起來,明星店的人均消費相對偏低,評分反倒大大不如前者。
在單品上,海底撈一整份菜品的價位往往比明星店高出不少,但這卻是不少顧客吐槽明星店的點,因為一份量太少了,性價比可能反倒比不上其他火鍋店。


除了對消費者需求的忽略,疏于監督的隱患也會在明星充當甩手掌柜,以及背后的專業團隊不打算增加管理預算中被無形放大。
對于消費者來說,第一次走進明星店可能是因為明星到店支持。但明星們到底不可能天天在店,日子久了,食物的口味和安全,終歸還是一家餐飲店的最核心要素。
民以食為天,明星如果有心想把餐飲店做起來,還是應該本本分分地經營品牌,打造品牌。要是只是想賺快錢,頻發的信用危機事件只會加速明星人氣的流失,長期來看是否會得不償失,斷了后路,可能也要掂量掂量。
作者 | 陳泰瀚
編輯 | 陳泰瀚
設計 | 梁海虹

原標題:《陳赫、鄭愷、關曉彤……明星瘋狂開店只當甩手掌柜,吸金上億卻事故頻發》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