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趙一凡西行記 | 中國心,中國肺(下)

趙一凡
2014-08-05 16:29
來源:澎湃新聞
? 思想市場 >
字號

        【作者按】

        2013年2月,陜西省長婁勤儉在北京宣布:為配合南水北調(diào),陜西省已啟動丹江二期治理,以便穩(wěn)定二類水質(zhì),確保2014年一江清水送北京!得悉此事后,我決定駕車走一趟秦嶺,走訪漢江水源地。

        我想確認(rèn)的第一件事:中線水從哪兒來?北京人多以為,他們將要喝到的水,來自湖北丹江口。此話只說對一半,正確答案是:丹江口之水,七成來自漢江。而漢江上游,又包括陜南三地市:漢中、安康、商洛。

        婁省長說漢江水是二類水質(zhì)。我的第二問是:它比得上北京十三陵水庫么?水利專家解釋說:二類水是“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其上游是國家一級保護區(qū),即“珍稀水生物棲息地”,那里適合魚蝦產(chǎn)卵,也是魚苗索餌場。

        婁省長還說,為保優(yōu)良水質(zhì),陜南集中治理了218條小流域。這又引出我的第三問:陜南三市930多萬老百姓,常年種什么莊稼?吃什么飯食?日子過得咋樣?說一千,道一萬,不如過去看一看。

        

5月20日周一,晴間多云,安康496公里經(jīng)白河、丹鳳至西安。

        早起離店,家星夫婦陪我早餐,又送我至高速入口。我沿十(堰)天(水)高速,向東走120公里,來到白河,高速中斷。白河是安康下屬縣,古稱秦頭楚尾。下車問路,眾人一片笑罵聲:湖北佬修了三年,高速就是不通!2010年我去過十堰,深知那邊山高林密。于是小心翼翼,尾隨農(nóng)用車過漢江,上湖北省道228。這一段山谷幽深,溪流奔涌。路邊農(nóng)舍多以卵石砌墻,山民口音已帶河南腔。

        關(guān)于漢江,《史記》留有一段軼聞:“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司馬遷暗示后人:周昭王貪圖享樂,南巡時死在漢江,卻不發(fā)訃告,料有難言之隱!

        太史公一席話,引人遐思。可在任乃強看來,此乃中國史籍一大缺憾:《史記》是欽命國家正史,莊重堂皇。史官偏重中原王事,未免疏漏了邊陲野史。有無補救之道?任先生蹙眉良久,指向殘破《華陽國志》。

        1957年任氏被劃右派,文革中遣返回鄉(xiāng),棲居山洞中。可他筆耕不輟,獨自校補《華陽國志》。至1978年平反,他已85歲高齡,堅持完成這套巨著。此書價值,在于系統(tǒng)考證大西南史地,糾正謬說,提出新見,因被學(xué)界高度推崇。1989年任先生逝世,享年96歲。

        秦軍滅楚,南方史藉灰飛煙滅。如今專家說:楚國位于江漢之間,昭王伐楚,來去都要渡漢水。但楚都丹陽在哪兒?周軍在漢江覆滅,大約是在哪一段?古時荊楚大地,生態(tài)又是如何?史家茫然,僅舉出墨子《公輸》一條孤證:“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魚鱉為天下富”!

龍駒寨戲樓。

        相傳昭王首次伐楚,“涉漢遇大兕”,即遇見了犀牛。第二次過江,又逢巨浪滔天,無功而返。最后一回是公元前1002年:昭王在鎬京(西安)閑得發(fā)慌,又率六師南渡,不料慘遭船夫陷害:御船下沉,王沒水而崩。有好事者稱:古時云夢澤多犀牛,漢江鱷魚橫行,只怕昏王是死在揚子鱷口中!

        10點至湖北鄖西,又見漢江繞山而下,山下湖泊密布。當(dāng)?shù)貗D女能爬山,會駕船,或烹魚蝦,或做麻食,竟是水陸兩棲!男子多販夫走卒,說出話來南腔北調(diào),吹起牛來東西莫辨,據(jù)說這是祖上“朝秦暮楚”的結(jié)果。過漫川關(guān),抄近道到竹林關(guān)。這一路山重水疊,風(fēng)景秀美,已是陜西商洛地界。12點進丹鳳,尋一爿小店,吃臊子面,吃完去看龍駒寨:

        賈平凹說過:龍駒寨就是丹鳳縣城,項羽的烏雅馬產(chǎn)在這里,故而得名。解放后,這里劃縣建政,改名丹鳳,然而人們對“龍駒”二字情有獨鐘。縣城中心豎一尊龍駒雕塑,馬首龍尾,遍身鱗甲。

        龍駒寨出名,靠的是水旱碼頭:商道北上西安,水路南下江漢。身為丹鳳人,平娃動情講述古鎮(zhèn)傳奇:當(dāng)年商賈云集,百貨流轉(zhuǎn)!外鄉(xiāng)人進寨,第一要看船幫會館!可惜后來修水庫,堵塞了丹江航道。對此,我曾竊笑說:人道陜西人精明,我說賈平凹滑頭:他拿一截甜甘蔗,忽悠你啃甘蔗尾!

        平娃之丹江,起源于秦嶺,一路東流至湖北老河口,與漢水匯合。據(jù)《禹貢》,戰(zhàn)國船自龍駒寨起錨,經(jīng)商南出陜境。至唐代,商旅由丹江入漢水,過襄樊、荊州到漢口。明清航運以湖北荊紫關(guān)為盛:舟船銜接,帆檣十里!1958年興建丹江口水庫,形成800平方公里庫區(qū),為亞洲最大水庫。

        中午游客少,鎮(zhèn)上人已歇晌。熾熱陽光下,我找到船幫會館,只見看門人呼嚕連串。于是躡手躡腳,留下門票錢。進門先看牌坊,巍峨壯觀,頗有北方氣勢。對面一座花戲樓,雕梁畫柱,卻是南方工匠手藝。出門打聽漂流。船工見我單身,懶得搭理。其中一位說:你等到2點,湊齊4人,自然放船。

        千年顯赫,終歸于破落。此中感傷,豈止曹雪芹一人獨有?告別龍駒寨,駕車上滬陜高速。路牌一閃,已入藍田境。我減速,抬頭四顧:這是天下聞名的藍關(guān)么?韓愈的詩句,轟然響起: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只恨高速路上車流滾滾,哪里還容我瞻仰古關(guān)?

        商於古道起自商州藍橋,止于河南內(nèi)鄉(xiāng),全長600里。秦占商於后,在秦楚邊境筑武關(guān)。不久秦軍南下,攻取荊楚。隨后,劉邦領(lǐng)兵過武關(guān),搶先奪占咸陽城。至盛唐,商旅出行,官員調(diào)遷,詩人冶游,無不奔走這條古道。

        白居易因有詩曰:我為東南行,始登商山道。元稹七度武關(guān),張九齡四過商州,李白浪跡陜南七個月!再看杜牧《商山麻澗》:云光嵐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余家。秀眉老父對罇酒,倩袖女兒簪野花。平娃好古,重文,愛山水,又說一口商洛話。反復(fù)吟誦唐詩,他能不心酸么?

        3點進西安。下高速,過三環(huán),等紅燈,好似駕車進北京。遠遠望見朱雀門的高大堞雉,不禁為之震撼:十三朝帝都,王氣猶在啊!進永寧門,住錦江之星。這里靠近鐘鼓樓,市聲喧囂。進房間,發(fā)現(xiàn)不能開窗。更讓我氣悶的是,龍寶停在后院,太陽暴曬,廢氣熏蒸,無處可逃!

        于是致電攜程,要求換住處。小妹搜尋高新區(qū),找到一家酒店。她說那兒寬敞安靜,明天可入住。這一通忙亂,令我懊喪。看電視,滿眼都是西安人咋咋呼呼,不禁想起賈平凹的《廢都》。平娃說他進城那年,恰逢古城轉(zhuǎn)型。他的“生命之鏈”意外斷了一節(jié),所以要寫一本“止心慌之作”。

        平娃出大山,進省城,一時紅得發(fā)紫,難免走火入魔。這是他的錯么?《廢都》惹出了麻煩,這讓平娃后悔,后怕。可我以為:非如此不叫后現(xiàn)代!《廢都》問世,一晃已有20年。2012年香港推出《中國遷都論》。作者湯愛民大聲疾呼,速將北京遷往漢水流域!

        小肖發(fā)短信來,說要為我洗塵,飯館名叫墉城邑。6點大胡駕車來,拉我到含光門。飯館設(shè)在皇城根下:宅門半掩,石桌石凳,老氣橫秋。老孫要了一桌菜,可我提不起胃口。回酒店,寫日記。回顧這幾日行程:一路青山綠水,感覺良好。至龍駒寨,隱隱不快。進西安城,氣急敗壞!窗外燈紅酒綠,笙歌嘈嘈切切。看來欲止心慌,唯有讀書,而且非《華陽國志》不可。

        《華陽國志》作者,為東晉人常璩。常璩是蜀郡世家子弟,自幼飽讀,后出任史官,涉獵宮藏。晉軍攻蜀,常勸國王李勢歸降,隨軍去了建康(南京)。入晉都,此公滿口四川話,遭人白眼,遂棄官不做,含憤撰成《華陽國志》。此書是西南地方志,書中所涉疆域,北起陜甘,南至滇西,西達康藏,東抵三峽。時間跨度則從遠古酋長(蠶叢、魚鳧)開始,一直說到東晉霸主。其間州郡沿革、治城所在、商道水路、山野風(fēng)俗,無不圖文備至。

        任乃強爬梳此書,驟然從中發(fā)現(xiàn):古代鹽泉與鹽利,暗中孕育了中國文明。后人提倡王道,厲行農(nóng)耕,遺忘了神女啟示!任氏此說,呼應(yīng)海德格爾。二戰(zhàn)后,老海隱居黑森林,忽而批判現(xiàn)代性,忽而譴責(zé)歐洲人健忘。

古都王氣猶在。

        老海的真理,隱藏在大森林里:那里枝葉搖弋,光斑交織,景物變幻。在他看來,人類在密林中跋涉,一面苦苦尋覓棲身空地,一面慢慢領(lǐng)悟生存奧秘。然而旅途漫長,光線多變。剛被揭示的事物,轉(zhuǎn)眼又被遮蔽,或者淡化成了假象。更可怕的是,任何真理都會被人遺忘!

        我將任氏、老海、平娃捉至一處,多有驚喜發(fā)現(xiàn)。首先,任乃強引述古訓(xùn)道:夫山澤林鹽,國之寶也。就是說,華夏民族繁衍生息,托庇于莽莽山林,汩汩水源。但歷代帝王垂涎沃土,鼓勵耕戰(zhàn),逐鹿中原,這便導(dǎo)致第一輪國情遮蔽:荒山野嶺,何足掛齒?蠻夷之地,天高皇帝遠,也由它去吧!

        秦統(tǒng)一后,歷朝銳意經(jīng)營關(guān)中,又將八百里秦川,視為帝國根本。南宋痛失北方平原,轉(zhuǎn)而依賴江南。至清康熙,江南膏腴之地,稅賦已占國庫一半。而朝廷平三藩、收臺灣、征西北,課征不絕。因有大臣提議:實行輪流免征,廣采湖廣稻米,以利江南養(yǎng)息。晚清土地兼并,人口激增,吏治敗壞。千年農(nóng)耕古國,至此元氣大傷。稍遇風(fēng)寒侵襲,也就一病不起了。

        解放后,政府一手狠抓重工業(yè)布局,一手力保糧食自給。由于國家大,人口多,土地少,老百姓仍難吃飽肚子。中國出路何在?唯有改革開放!最近三十年,沿海風(fēng)生水起,一派興旺:引外資,建特區(qū),促外貿(mào),招民工。轉(zhuǎn)眼間,經(jīng)濟成績驕人,國力直逼美國!現(xiàn)代化的煌煌真理,引領(lǐng)我們走上富強之路,卻又造成新一輪國情遮蔽:沿海城市林立,平原人滿為患!

        今日長三角、珠三角富甲天下,卻是工廠稠密,城鎮(zhèn)毗連,寸土寸金。華北平原空氣污染,水源匱乏,地面沉降。江漢平原由于圍湖造田,魚蝦禽鳥漸少,大片土地重金屬超標(biāo)。東北平原荒廢多年,如今也是糧食主產(chǎn)區(qū)了。

        上述巨變,喜憂參半,透露出不詳:沿海諸省乃是賦稅財源。四大平原號稱天下糧倉。如今過度開發(fā),嚴(yán)重擠占,幾乎拔盡了地氣!2010年,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推出《全國城鎮(zhèn)規(guī)劃》,宣布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它們各有1-2千萬人口,總產(chǎn)值都超過萬億。同時設(shè)置了七大區(qū)域中心城市:即沈陽、南京、武漢、深圳、成都、西安。

        很顯然,規(guī)劃者放棄了農(nóng)耕思維,轉(zhuǎn)而推崇城市化。但其中不談資源配置,也不設(shè)規(guī)劃紅線,只一味追求高端大氣。這一急遽轉(zhuǎn)型,又讓我想起賈平凹:生命之鏈,容易斷裂!《廢都》如夢如魘,作者偏是商洛人:任乃強來自南充,常璩出生成都。這一路山林野老,怎么都愛念咒呢?

        追究其中原因,無非是兩條。第一中國封建傳統(tǒng),向來排斥野史。《華陽國志》出身卑微,被指“巫書偽說”。任乃強精心勘校,加注百萬字,終將國寶公之于眾。第二中國疆域廣袤,不乏能人異士。請看常任二老:身世坎坷,懷才不遇,雙雙發(fā)奮著書,但求薪火相傳。任氏耄耋之年,還一再稱頌《華陽國志》:此書開創(chuàng)我國地方志,敢與《史記》相抗衡!

        此處抗衡一說,并非褒揚神女,貶斥大禹,也不是抬舉夜郎國,刻意詆毀中原王朝。相反,常璩身居蠻夷地,不忘大一統(tǒng)。其執(zhí)拗本意,是要提醒中原人:國家有你一半,也有我一半。試以巴寡婦為例:司馬遷《史記》驚世駭俗,道出一面之詞:驪山大墓有水銀!另一面呢?只怕盡在我囊中。

        任乃強唯恐“瓜娃兒”不讀書,干脆直言相告: 巫山神女,近在咫尺,質(zhì)樸真理,古已有之。龜兒子何必舍近求遠?《華陽國志》早有明示:山澤林鹽,即是國本,西南一隅,乃我福澤之源!夜讀至此,我已目光炯炯。若能順著山人野徑,徐徐走下去,或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又錄幾段如下:

        地圖上的橙黃綠 我國國土地形,可分三大類,各以顏色標(biāo)圖如下。

        第一類是橙紅色,即海拔2千米以上的高原群山,它們占去三分之一國土,基本不適合人居與農(nóng)墾,卻是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

        第二類是黃色,即海拔2千米以下的丘陵山區(qū),約占全國面積40%。這里山林密布,礦藏豐富,既可涵養(yǎng)水源,也是人類與動物的棲居地。

        第三類是綠色,即四大平原、沿海三角洲。其中東北平原35萬,華北平原30萬,長江中下游平原20萬,關(guān)中平原13萬,加上成都平原、沙漠綠洲等,合計110萬平方公里,僅占國土面積12%。

        綠色面積有限,很難養(yǎng)活不斷向沿海集中的人口。更何況,那里久經(jīng)耕耘,反復(fù)榨取,實已不堪重負(fù)了。任乃強提醒道:國人的祖蔭福地,其實不在平原,也不在沿海,而在禽飛獸走的密林,溪流環(huán)繞的山村。想想客家人都去了哪兒?大順軍藏身何處?抗戰(zhàn)中的國民政府,為何又設(shè)一陪都?

        中國何處是中心 自秦始皇起,歷朝均以帝都為中心,集約權(quán)力,積累財富,號令全國。無論是西京長安,海邊的臨安(杭州),還是燕山腳下的北京,帝王們每至一地,必稱“天下之中”。對此,常任二老竊笑不已。

        中國的地理中心在哪兒?以我親眼所見,它在陜西省安康市鎮(zhèn)平縣雞心嶺。作為“自然國心”,此山腳踏陜西、湖北、重慶三省市,同時也是西北、華中、西南三大區(qū)域的交匯點:那里氣候溫潤,雨水豐沛,森林茂密,不斷為漢江、長江補充水源,實乃中國腹地一座萬年水塔!

        雞心之外,還有雞肺  三十年改革路,眼看走進了死胡同。平原綠色消退,國家希望何在?我以雞心嶺為中心,很快發(fā)現(xiàn)了令人欣喜的兩大片“雞肺”。東面這一片,北有太行山、桐柏山、大別山,南有武夷山、南嶺、大庚嶺。它們首尾相連,筑起一道綠色屏障,守護關(guān)中,滋潤華北。向西眺望,大山連綿,鋪天蓋地。我們自秦嶺南下,一路翻越巴山、岷山,邛崍山,進入苗嶺、烏蒙山,乃至哀牢山、高黎貢山。這是大西南的幽深腹地,它能千秋萬代養(yǎng)育中華,令其不愁吃穿,不患貧瘠,進退有據(jù)!

        歷代王朝,建都之要  中國歷史長,古都多。清代大儒顧炎武,因作《歷代宅京記》,列數(shù)自伏羲以降,大小都城凡46處。解放后,學(xué)界幾經(jīng)周折,核定了八大古都,即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安陽、杭州、鄭州。這么多古都建了廢、廢了建,其中暗藏什么玄機?

        明朝陳建《建都論》,對此精辟分析道:“夫建都之要,一形勝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yīng)四方。必三者備,而后可言建都”。依此標(biāo)準(zhǔn),陳建從頭道來,逐一評估四大古都:早在西周時,周公力主建都洛邑,“居天下中”,以便四方諸侯納貢。隋煬帝開運河,也為打通漕運,供應(yīng)帝都洛陽。

        陳建又說:洛陽三要齊備,其它諸京皆有隱患:長安地形雖好,漕運艱難。汴梁地處中原,無險可守。北京靠長城,通漕運,唯獨孤懸北方,距云貴萬里之遙。而北方歷來多戰(zhàn)事:胡騎自古北口入關(guān),一日可至城下!

        三要不齊,教訓(xùn)多多  兩漢與大唐,實行兩京制,即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這是什么緣故?由于胡人犯境,關(guān)中歉收,唐太宗將宮廷遷去洛陽,以便“就食東都”。宋元至明清,為了解決糧食稅賦,帝王們?nèi)找嬷匾曚钸\。宋都從汴梁遷臨安,就是沿著運河逃亡。明朝心有余悸,仍置南北兩京。

        到了大清,北京離開漕運就活不下去。而為羈縻南方人心,康熙乾隆不惜勞民傷財,一再修黃河、下江南。由此可見,陳建所謂三要,缺一不可。說白了,就是第一能吃飽,第二守得住,第三不可位置太偏了。

        設(shè)立兩京  或可緩沖  八大古都,多已殘破。平娃所謂“廢都”,實為探討歷史規(guī)律,不必大驚小怪。如今又有人議論“遷都”,我以為茲事體大,不可莽撞。建議參考明代《建都論》,慎重考慮三條:

        其一,明清兩代建都北京,是取其地形險要,有利北方防御。眼下不必?fù)?dān)心草原騎兵,卻要設(shè)置東海識別區(qū),防范來自海上的大規(guī)模空襲。而以現(xiàn)代戰(zhàn)法論,北京幾乎無險可守,無勝可固。再者,一如遷都論者所說:首都人口激增,機構(gòu)臃腫,交通堵塞,已是尾大不掉。其中致命處,是南水北調(diào)能救急,卻無力治本。萬一遭遇天災(zāi)人禍,水源告急,便會釀成生態(tài)災(zāi)難。換句話說,當(dāng)今水源之重要,早已壓倒漕運,成為現(xiàn)代首都的三要之一。

        其二,為國家安全計,不妨延續(xù)兩京制,即保留古都北京,另在國家腹心之地,新建一座都城,以為過渡與緩沖,但不可整體搬遷,拖泥帶水,危害一方。理想方案是:新都功能明晰,只作為行政司法中心、軍事指揮中心、科研創(chuàng)新中心。其設(shè)計思路,應(yīng)突出形勝險固,資源充沛,交通便捷,環(huán)保宜居。然后恪守規(guī)劃紅線,逐步完成基建,分類剝離遷移。

        其三,西方中心城市,多為開放網(wǎng)絡(luò)。其主城作為樞紐,緊密聯(lián)系一組各具特色的衛(wèi)星城,以便交流互動,彼此合作。參照我國國情,似可因地制宜,一箭三雕:一為山區(qū)注入資金,改善交通,吸引民工返鄉(xiāng),就業(yè)脫貧;二來示范沿海大城市,治污瘦身,提升競爭力;三則轉(zhuǎn)移大學(xué)、科研機構(gòu),高新產(chǎn)業(yè),打造一批國家研發(fā)中心,諸如硅谷、光谷、藥谷、中關(guān)新村。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乐九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闲庄概率| 易玩棋牌怎么样| 澳门百家乐技巧经| 百家乐官网平点| 新蔡县| 大发888娱乐鸿博娱乐| 百家乐游戏怎么刷钱| 百家乐官网任你博娱乐| 沙巴娱乐| 大发888游戏备用网址| 皇冠百家乐赢钱皇冠| 美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凯旋国际| 电子百家乐规则| 百家乐tt娱乐城娱乐城| 24山72向局图解| 百利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真人百家乐海立方| 盛大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机器昀程序| 大发888游戏平台 17| 百家乐软件辅助器| 凯旋门百家乐娱乐城| 新花园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圣安娜百家乐代理| 百家乐出千技巧| 百家乐官网玩法介绍图片| 左云县| 新濠娱乐城| 澳门顶级赌场金鹰娱乐| 百家乐线上代理网站| 24山度数| 海王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比大小| 太阳城申博娱乐| 任你博百家乐娱乐城| 网页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一柱擎天| 恒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明溪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