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25
  • +1
    1

雪珥?重訪甲午路3︱以華制夷思密達

雪珥
2014-08-04 10:57
来源:澎湃新聞
私家歷史 >
字号

       【編者按】適逢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邀請知名學者雪珥重訪歷史現場,以這種方式來紀念這場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爭,借此觀察歷史和現實交織下的中、日、韓。本文為“重訪甲午路”系列第三篇。

        在攸關朝鮮命運的云峴宮,雪珥觸景生情,思緒連篇。他首先回顧了朝鮮近代史上抗擊美國和法國的兩起“洋擾”事件。朝鮮“獲勝”,拒絕洋務,但并不安穩。借助宗藩體系,朝鮮大打“以華制夷”牌,一面尋求“自主”,一面裝孫子,讓中國為其善后埋單。在這種情勢下,大清一面維持宗藩體系,一面幫助朝鮮建立與列強的條約體系。在這兩重體系下,朝鮮也開始“以夷制夷”,甚至“以夷制華”,與大清在外交方面齟齬不斷。然而,在大國博弈的漩渦中,落后的朝鮮終究難逃厄運。

興宣大院君李昰應

韓國有座云峴宮

        云峴宮的冷落,實在很出乎我的意料。

        即便與作為朝鮮王國“正殿”的景福宮相比,云峴宮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毫不遜色,甚至略勝一籌——沒有云峴宮,就沒有景福宮,甚至就沒有了朝鮮及韓國的近代史。

        云峴宮是朝鮮王國“興宣君”李昰應的私宅,“興宣君”無非是一個極其普通的王族成員而已,直到他經過復雜的運作,終于將自己的兒子李命福送上了朝鮮國王的寶座,這就是朝鮮歷史上的“高宗”。高宗在1863年即位時,年僅12歲,由李昰應攝政,封號“興宣大院君”,實際上成為朝鮮的最高領導人。因此,云峴宮也就成了高宗的“潛邸”,不僅名稱上升格為“宮”,規制上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從1863年開始,不僅朝鮮的近代史,甚至包括中國與日本的近代史,都與云峴宮有著緊密的關系。奇怪的是,偌大的一個宮殿群,除了我們一家人之外,就只有幾位中國游客,穿著全套的韓裝,到處擺POSE拍照,一邊“愛卿”、“臣妾”地謔笑著。        

兩次“洋擾”,朝鮮“獲勝”

        在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李鴻章語)中,云峴宮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堅持正統儒學義理基本原則的燈塔。

        彼時的大清國,已經實行了改革開放(洋務運動),在奉行閉關保守政策、有著濃烈“中華情結”的大院君看來,這無疑就是徹頭徹尾的“修正主義”,并且也反襯了朝鮮孤守義理的偉大悲情。大院君曾經下令,在首都漢城樹立了一塊“斥和碑”,碑文為:“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高調宣布了自己對西方的堅定抵抗立場,這不僅令朝鮮內部主張開放者不敢出聲,也使大清國無從規勸。

        大院君的高調,是有一定的資本的。

        1871年6月1日,美國打響了其歷史上第一次“朝鮮戰爭”。

        在美國駐大清公使鏤斐迪(Frederick Low)和美國遠東艦隊司令羅杰斯少將(John Rodgers)率領下,5艘全副武裝的軍艦及1230名美軍,開赴朝鮮。美國艦隊在江華島與朝鮮守軍發生激烈交戰,雙方傷亡慘重,美軍在短暫占領朝鮮要塞后,無力固守,只得撤軍。

        這一在歷史上被稱為“辛未洋擾”的事件,起因于5年前(1866年)的“舍門號事件”(General Sherman Incident)。當時,一艘名為舍門號的美國武裝商船,前來朝鮮要求通商,遭嚴拒后與朝鮮軍民發生武裝沖突,擱淺被焚,船上美國人多被殺死。

        與舍門號事件同時發生的,是法國軍艦與朝鮮的武裝沖突。朝鮮官方當時下令嚴禁天主教在朝鮮傳教,大院君鎮壓親天主教的朝鮮官員與信教者,其間,有9名法國傳教士遇難。法國派遣海軍艦隊進行軍事報復,卻遭受慘敗,史稱“丙寅洋擾”。

        兩次“洋擾”事件,都將朝鮮的宗主國大清國推上了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法國、美國都要求中國發揮宗主國的優勢,對朝鮮施加壓力,一則是希望朝鮮在傳教、通商方面“更加開放”,另一則也希望能獲得相應的賠償。但大清這個宗主國,其實對朝鮮內政外交的影響力并不大、至少不十分直接。“戰勝”了美國與法國之后的大院君,高舉儒家義理的大旗,令大清國也只好閉嘴。        

朝鮮裝孫子,企圖“以華制夷”

        大院君雖然高調地對西方“拒和”,實際上無時不刻在權衡著各方勢力的消長。面對日益增大的西方壓力,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將一切推到中國的頭上:一方面,朝鮮表面上延續一貫的謙恭態度,要求中國以宗主國的身份,對列強嚴正交涉;另一方面,也告訴列強,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朝鮮不能單獨對外締結條約,而且朝鮮小國寡民,沒有富余商品和足夠的市場可以參與國際貿易。

        對于大院君這種“以華制夷”的套路,當時大清國主持外交工作的恭親王奕?,敏銳地覺察到了,他在奏折中一針見血地寫道:“朝鮮于上中國文件,居然自行抄給美國,全不隱避,窺其用意,其所謂求中國保護者,并非盡出真忱,不過欲借中國為卸肩地耳。”“卸肩地”三字,正是對大院君“以華制夷”政策的絕妙總結,其一方面是實際上的“自主”之國,另一方面是通過裝孫子由中國出面為其善后埋單兜底。

        

云峴宮“老樂堂”的對聯:“多賀君家受大福,長宜子孫治中央”,但是,朝鮮王室最后不僅國無寧日,也是家無寧日。

朝鮮暗流洶涌,袁世凱“力持大體”

        云峴宮不僅是高宗的“潛邸”,也是他的王后閔妃(“明成皇后”)權力起步的地方。1866年,高宗和閔妃在此成家禮,閔妃也在此接受王妃教育。閔妃是大院君之妻閔氏的娘家親戚,大院君選擇她作為兒媳,首要的考量也是便于控制。但閔妃卻是一個有相當野心的女性,不久就成為大院君主要的政治對手。翁媳之間的權爭,不僅是家庭悲劇,也是國家悲劇,云峴宮因此難以擺脫一切“暴發戶”最為知名的問題——內訌。不過,對于“以華制夷”政策,勢如水火的朝鮮第一家庭,卻有著驚人的共識。

        琉球事件對中國的朝貢和藩屬體系,是一次巨大的沖擊。中國駐日公使何如璋明確提出“琉球既滅,行及朝鮮”,李鴻章亦擔心“若隱忍緘默,彼且疑我怯弱,或將由琉球而及朝鮮,不如早遏其萌,使無覬覦”。這一年(1879 年),中國開始大幅度調整朝鮮政策,一方面是幫助朝鮮建立與列強的條約體系,以國際勢力的均衡制約來維持朝鮮半島的現狀,“以夷制夷”;另一方面是加強宗主國的權力,借朝鮮內亂之機,向朝鮮派駐軍隊,并隨后命令袁世凱統管朝鮮事務。

        在中國的推動甚至包辦下,朝鮮先后與西方列強締結了條約,而在最早的朝美條約談判過程中,朝鮮代表甚至經常缺席會議,令負責主持談判的李鴻章助手馬建忠大為惱火,指責朝鮮在日本人的挑唆下,對大清政府陽奉陰違。大清國既想維護宗主關系、又想“以夷制夷”,這一思路在建立條約體系的過程中并不順利,美國堅決反對在條約中加入“朝鮮是中國屬國,但內政自主”的條款。無奈之下,只能采取變通做法,在條約簽訂后,以朝鮮國王的名義給美國總統發送照會,聲明“屬國自主”的內容。

        隨著中國的地位在列強的挑戰下不斷削弱,朝鮮國內的反華傾向日益嚴重。“以華制夷”,開始演進為“以日制華”的新階段,而大院君與閔妃的翁媳之爭,日益演變為高層不同利益集團的激烈權斗,日本人趁機大舉滲透。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國果斷出兵平亂,并將大院君軟禁到保定。在朝鮮駐軍的袁世凱,對于朝鮮的離心傾向十分敏銳,向中央報告說:“朝鮮君臣為日人播弄,執迷不悟,每浸潤于王,王亦深被其惑,欲離中國,更思他圖。探其本源,由法人有事,料中國兵力難分,不惟不能加兵朝鮮,更不能啟釁俄人,乘此時機,引強鄰自衛,即可稱雄自主,并駕齊驅,不受制中國,并不俯首他人。此等意見,舉國之有權勢者,半皆如是。”

        果然,1884 年,開化黨在日本支持下發動“甲申政變”,誅殺親華人士,并企圖軟禁國王,驅除中國勢力。派駐朝鮮的袁世凱在無法得到國內指示的危機時刻,當機立斷,動用優勢兵力,對政變者及日本駐軍進行軍事圍剿,大獲全勝。事后,袁世凱在國內的政敵,莫不指責其輕舉妄動,而考諸史實,若沒有袁世凱的果斷,一方面朝鮮早已脫離大清,在“以華制夷”之后實現“以日制華”;另一方面,日本將可能提前十年將勢力延伸到鴨綠江邊。李鴻章評論袁世凱“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體,獨為其難”,這是公允的。

日本當年的繪畫: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公使大鳥圭介“護送”大院君進入王宮。

       

宗藩和條約體制下的中朝外交爭端

        在中法戰爭(1884年)之后,朝鮮對大清國的蔑視更為強烈,“以華制夷”甚至演變為了“以夷制華”。

        1887年,朝鮮決定要向列強派駐使節。這年8月,閔泳浚出任朝鮮駐日“代理大臣”,朝鮮政府采取“去后始咨”的辦法,在其成行后才通報中國,中國未及時表示反對。9月,朝鮮決定向美國及歐洲(向英德法俄意五國合派一使)派遣“全權大臣”,依然“去后始咨”,這激起了中國方面的激烈反彈。

        一開始,掌管朝鮮事務的北洋大臣李鴻章還是相當隱忍的,他指出:“韓交涉大端,向與本大臣先商。近聞分派全權赴各國,并未豫商,即將前往,且各國并無朝鮮商民貿易,何故派往,徒增債累?該員往辦何事?有何意見?”

        朝鮮答復說,因為與各國訂立了條約,各國多次邀請朝鮮派駐使節,盛情難卻,不得不派。

        袁世凱針鋒相對地指出,問題的核心不在于派使,而在于朝鮮為什么不事先與中國商量。

        朝鮮解釋說,正準備向中國發文商量,就收到中國的質問公文,“殊甚歉愧”,并援引此前向日本派使的情形,表示“去后始咨”是“按照向例辦理”。

        平心而論,大清國對朝鮮的指責在情而不在理,與自己一手促成的朝鮮對外“條約體系”相矛盾。既然朝鮮的報告寫得“情詞恭順,具見悃忱”,大清也就找個臺階下,勸示朝鮮,你們現在經濟實力還很弱,沒有必要增加駐外使節這筆巨額開支,而且,如果以后因經費問題半途而廢,反而會被人家笑話。

        朝鮮不聽,大清國也無奈,只好另提要求:朝鮮駐外使節遇有公事必須先向中國使節請示,如無法確定,則應請示李鴻章,朝鮮對此表示接受。中國同時提出,朝鮮外派使節均為“全權大臣”,而中國外派使節均是“公使”級別的二等官,在外交場合會出現“級別倒掛”的尷尬,要求朝鮮將使節級別降為“三等使節”。朝鮮對此婉拒,說既然已經通知各國,不便再改,可以等遞交國書之后再把大使召回,另派級別低的參贊負責日常管理。

        幾番折沖,中國也沒辦法,最后只要求朝鮮接受外交工作的“三項基本原則”:朝鮮使節到任,應先赴中國使館,由中國使節“挈同”前往外交部辦理手續;在外交酬酌場合,朝鮮使節必須跟隨中國使節之后;所有重要外交交涉必須先請示中國使節。這就是朝鮮外交史上的所謂“三端”。朝鮮表示完全接受,并將認真執行。

        但是,朝鮮派駐美國的大使樸定陽到任后,對這“三端”一條也沒有遵守。當中國駐美張蔭垣多次質問他時,他“虛心接受、堅決不改”。袁世凱也在漢城與朝鮮政府進行交涉,但朝鮮對他一連四道抗議信置之不理。

        朝鮮方面隨即提出要修改“三端”內容,中國起初堅決不允,但最后雙方妥協:將朝鮮意見最大的“三端”第一條,朝鮮使節需由中國使節“挈同”之詞,改為“節制”,同時增加中國使節有隨時撤退朝鮮使節的權力。

        至于中國方面提出的對樸定陽的處罰,朝鮮答應得十分爽快,但就是拖著不辦,一年后,樸定陽才“因病”被召回,中途“病勢加重”而滯留日本半年多,令虎視眈眈的袁世凱鞭長莫及。樸定陽悄悄回國后,被袁世凱偵知,要求朝鮮政府依法懲處,朝鮮依然拖延推諉,袁世凱大怒,甚至將朝鮮政府的照會原封退回以示抗議,但朝鮮不為所動,最后以樸定陽因病辭職不了了之。

        在中國的言傳身教下,朝鮮開始嫻熟地運用著“以夷制夷”的方式,周旋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國之間。

        

        從“以華制夷”開端,朝鮮隨后開始玩弄“以日制華”,最后試圖玩弄“以夷制日”,這種撥弄“均勢”的小國外交,在一段時間內,的確拓展了朝鮮的外交回旋余地,但也令朝鮮更深地陷入大國博弈的漩渦。橫挑強鄰的結果,是慘烈的,在這種遠超出其掌控能力的漩渦之中,三千里江山最后被徹底葬送……

(本文為雪珥“重訪甲午路”系列之三)

延伸閱讀:

請點擊>>>雪珥?重訪甲午路1︱引子:感恩的韓國?

請點擊>>>雪珥?重訪甲午路2︱朝鮮曾經最中華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25)
    发表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百家乐官网稳赢投注方法| 大发888体育博彩| 东至县| 百家乐靠什么赢| ,博彩通| 百家乐视频造假| 太阳百家乐官网3d博彩通| 百家乐游戏教程| 最好的百家乐官网投注| 百家乐赢钱公式论| 温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在线娱乐网| 88娱乐城怎么样| 百家乐博乐36bol在线| 百家乐官网分析绿色版| 现场百家乐能赢吗| 真人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大发888真钱游戏娱乐城下载| 博彩百家乐龙虎| 网上百家乐官网有假的吗| 澳门顶级赌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路技巧| 百家乐视频游戏官网|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介绍| 网上真钱棋牌游戏| 全讯网777| 百家乐开户优惠多的平台是哪家 | 鸟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博工具| 沁阳市| 安远县| 戰神国际娱乐城| bet365备用器下载| 棋牌游戏代理| 莆田棋牌游戏| 大发888注册 大发888官网| 路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心得玩博| 百家乐赢钱秘密| 百家乐破解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