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伊斯坦布爾進程”今開會,中國能主導阿富汗穩定嗎?
編者按
文章編譯如下,略有刪減。

隨著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抵達北京,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會議上。不過,這并不是本周在中國舉行的唯一一次外交會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7月8日宣布,伊斯坦布爾進程前期會議將于7月10日在北京召開。
伊斯坦布爾進程創立于2011年, 是一個致力于推動阿富汗和其鄰國在安全、經濟和政治議題上的合作的區域性平臺。該進程包括14個區域國家(其中包括阿富汗、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和28個“支持伙伴”(包括了其他區域國家比如美國和英國,以及國際組織比如聯合國)。第四次外長級會議計劃于8月底在天津舉行,本周的會議(副外長級)是為8月底會議的準備會。
中國似乎把2014當成一個多邊外交年——中國舉辦了多場國際性會議,包括5月份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會議)和將于11月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但是在這些高級別的會議中,伊斯坦布爾進程會議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
當下,中國以及全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阿富汗身上,因為今年是阿富汗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經歷轉型的一年。阿富汗正在進行總統大選,不過,對于選舉舞弊的指控其實已經破壞了選舉的最后進程。同時,阿富汗也在為北約撤軍和重建更可持續的經濟做準備。這三個轉型中的任何一個都是相當棘手的;而三個轉型幾乎同時發生也暗示了政府失控的可能性。
中國對阿富汗的未來尤為關注。外交部部長王毅強調,阿富汗的命運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國西部地區的穩定和安全。新疆的暴亂和恐怖主義已經成為中國領導層重點關注的問題;如果新疆西部邊境存在一個垮臺的政府,對中國官方來說將會是噩夢般的存在。在這一特殊時期,中國已經有針對性地參與到阿富汗的合作中去。王毅在今年2月訪問了坎布爾,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亞信會議時在會外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在這兩次會議中,安全問題在兩國關系中的重要性越發明顯。
在政治上的頻繁合作并不意味著中國與阿富汗在經濟領域就沒有合作的共同基礎。中國的投資和合作,特別是在礦業上,已經被視為阿富汗重建獨立經濟體的潛在基礎。同時,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會為中亞國家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這樣一來,阿富汗便能獲得更多的境外市場。(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會是阿富汗未來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點。)
和對反恐和安全問題的關注一樣,伊斯坦布爾進程本身也關注一些“軟”議題(比如教育和災難管理)。教育交流、災難上的管理和預防以及反毒品走私等方面的合作將會為阿富汗和其他區域伙伴建立信任基礎。但是,歸根結底,最終目標仍是確保阿富汗的穩定。經濟和貿易合作本身雖然很有吸引力,但它們總的來說也還是維護阿富汗穩定的手段: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伊斯坦布爾政府將會很快對整個國家失去控制。
在本周舉行的準備會將努力就8月底伊斯坦布爾進程外長會決議草案進程磋商。當下正是阿富汗國內政治、經濟和安全三位轉型的時期,作為會議舉辦方的中國將會在最后的決議上產生重大影響。通過亞信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以及將融合整個地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影響,中國正在逐步尋求區域性主導地位。2014的伊斯坦布爾進程會議將會為中國提供一個在重大區域問題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機會,而對中國政府來說,這也是一個會在國內產生深遠影響的議題。
編譯:胡祥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