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6月CPI同比漲2.3%,通脹壓力不溫不火
澎湃訊
字號

雖然實際生活可能未感受到物價回落,但代表通脹形勢的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較去年同期)漲幅在6月出現回落。
國家統計局7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CPI同比上漲2.3%,漲幅較5月回落0.2個百分點,并遜于2.4%的市場預期。
隨著6月CPI的出爐,中國經濟的“半年報”也正式開始揭曉:今年上半年,CPI的同比漲幅最終定格在2.3%,漲幅較去年同期回落0.1個百分點,大幅低于3.5%的全年物價控制目標1.2個百分點。
從更能反映價格最新變動的環比(比上月)情況看,6月CPI環比下降0.1%。具體而言,雖然豬肉價格隨著因國家收儲和存欄低位走強,但未能匹敵蔬菜、水果、蛋類價格等食品價格的環比回落。
6月份,全國鮮菜價格環比下降4.5%,但不同區域變動趨勢差異較大。全國31個省(區、市)中,僅有6個省鮮菜價格環比上漲,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稱,這主要是高溫雨水交織天氣影響了葉菜生產和供應;而東北地區光溫條件較好,墑情適宜,利于作物生長,鮮菜價格相對下降較多。
針對6月CPI的意外回落,余秋梅解讀,原因是6月份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比5月份減少了0.1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6月份2.3%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5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
相比不溫不火的CPI,今日公布的代表企業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更為引人關注。
數據顯示,受基數效應的影響,PPI同比下降1.1%,降幅較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但環比下降0.2%。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以及部分行業環比連續上漲,表明當前工業品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余秋梅說。
展望下半年,今年以來通脹壓力有望持續保持溫和狀態。
“長期來看,國內物價偏低,說明經濟調整需求疲弱,但從PPI跌幅縮窄看,伴隨保增長見效,需求不足的狀況有所改善,有助于三季度企業業績回升。預計全年通脹還是保持在溫和水平,在2.4%左右。原來有經濟滯脹的擔憂,目前看來沒有這個必要。”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
按照既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于7月16日(下周四)公布包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6月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在內的一系列實體經濟數據。屆時,中國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將全部揭曉。多數機構預計,伴隨著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和定向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經濟增速料止跌維穩,保持一季度7.4%的經濟增速。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