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耕火苑|安倍究竟想把日本帶向何方,美國從未放松警惕

雖然安倍和奧巴馬曾一起把酒言歡,但日本在解禁集體自衛權上走得太遠,也讓美國擔憂。 IC 資料
7月1日,安倍內閣通過修改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有媒體指出,這次解禁集體自衛權,是“戰后東亞最大變局”,影響深遠。圍繞解禁問題,日本媒體出現對立。自由派媒體頻敲警鐘高呼解禁違憲,而保守派媒體則歡呼日本終于離“普通國家”走近一步。
連日來,日本各地200余地方議會抗議安倍內閣的這項決定,數以萬計國民在東京政治中心地區聚會。面對激憤的民眾,安倍信誓旦旦地說,因為有了集體自衛權,“日本可以更加遠離被卷入戰爭的危險”。但是,日本國民并不相信安倍,他們擔心日本政府將步步為營,逐漸架空和平憲法。人們都知道,安倍內閣副總理麻生太郎去年曾對年輕議員說,日本應學習納粹德國修改魏瑪憲法那樣,不必大聲張揚悄悄修憲。
本來,“集體自衛權”是聯合國憲章允許的權利,一個國家擁有這種權利,無可厚非。此次開禁集體自衛權假如不是日本而是其他任何非結盟國家解,人們應不致如此普遍憤怒。恰是因為日本戰后以來的特殊地位,這才導致安倍內閣解禁行動引發日本國內外廣泛抗議。在東亞其他國家來看,日本并未徹底清算二戰時期的國家犯罪,所以行使集體自衛權,將讓人擔憂。
擁有集體自衛權,意味著日本自衛隊員可派往世界任何角落。雖然日本政府確定了行使“三要件”,但許多輿論擔心,自衛隊的對外軍事行動可能無法遏止。7月6日NHK舉辦的一個有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討論會上,日共書記長山下芳勝說,“以前阿戰、伊戰時,美國曾要求日本派兵而日本拒絕,是因為日本內閣存在日本擁有但不能使用集體自衛權這樣的規定。今天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今后日本將不能拒絕美國的派兵要求。”
目前圍繞修改憲法、修改憲法第9條以及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問題,日本國民出現分裂。以前,保守的《讀賣新聞》一直倡導修憲,但2014年3月15日該報民調表明,改憲支持率為42%,反對率為41%。至于憲法第9條,在讀賣這次民調中,60%的人反對修改。而其他媒體的民調,反對改憲的人更多。
本世紀初,美國為了拉日本反恐,曾要求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但因當時日本國內政治力量對比因素,日本沒有回應。最近,盡管美國高調回歸亞洲,但并未催促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按理說,目前美國財力人力不足,非常需要日本支援,解禁對美國應是利好,但事實上美國非但沒有催促,反而對日本說,解禁這事兒不急。盡管如此,安倍卻急匆匆解除了對集體自衛權的捆綁,這是為了什么?
安倍究竟是怎樣一個人?許多日本人說,他資質平平。但是,安倍卻有一種堅定的保守主義信念,他的政治理念是改變戰后體制。他的想法,代表了日本社會存在的戰敗悲情。安倍內心深處存在一種幻想的英雄主義。他在其政治小冊子《給美麗的日本》曾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句話,江戶時代啟蒙者吉田松陰常常誦讀,安倍晉三則將其作為座右銘。
日本共同社原評論員岡田充認為,“第一次安倍內閣時,安倍就曾考慮解禁集體自衛權。但那個政權一年便倒臺。本次內閣支持率較高,并在和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協商中能自由定奪。安倍其實擔心,一旦內閣支持率下跌,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期望就會泡湯。因此他匆匆作出這次閣議。”
盡管安倍把解禁行為解釋為配合美國,但其實美國內心對安倍政權并不放心。人們看到,安倍與奧巴馬兩人,其關系并非融洽。日本最懂自己在美國心目中究竟擁有何種地位。即使在冷戰對立最為激烈的時代,美國也沒有絲毫放松對日本的警惕。基辛格曾說,有的美國人認為,日本不斷發展是可能的,而且日本將竭力依照美國期望的政策發展是可能的,我認為這種看法太單純了,到現在我也是這么看。基辛格明確說,“我對日本不抱幻想”。
日本走得太快,讓美國擔憂。一年多來,美國對其頻頻敲打。美國不會忘記安倍的政治目標是“改變戰后體制”。這個體制既是美國在亞洲存在的框架,又是美國重返亞洲的理由。安倍以鋼腕解禁集體自衛權,是日本走向“普通國家”的重大一步。
日本軍力迅速擴大,可能促使中美大國外交交涉中,增加一個議題。當年基辛格對周恩來曾明確說,“我們反對日本核武裝”,“我們認為應該把日本的常規武器限制在防衛日本四島”,“如果日本的軍事力量涉及臺灣、朝鮮半島以及此前我們協議規定的其他地區,我們反對這種擴張”。基辛格的上述觀點,在美國政府內部并未過時。
安倍設計的打破戰后體制的政治目標,讓在和平環境中生活了將近70年的日本國民感到惶恐。這些天來,全日本各地出現大規模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游行、示威。日本國論圍繞解禁集體自衛權問題,已然引起巨大分裂。安倍強調“積極的和平主義”,并不能摧毀日本民眾對和平國家的堅持、信仰。最近三四十年,日本遍布全國的大規模示威游行很少,但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后,日本國民的抗議示威遍布全國。
現在,安倍不是不知道日本的風往哪里刮。盡管如此,他的政治目標,卻不會改變。安倍究竟想把日本帶向何方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