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項走出自貿區的金改政策出爐:小額外幣存款上限在滬放開

6月26日,央行上海總部召開上海自貿區外幣利率市場化復制推廣工作會議,宣布從6月27日起,將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試點,由上海自貿區擴大到上海市。 澎湃記者 張棟 圖
上海自貿區掛牌近9個月之際,第一項復制推廣到區外的金改政策出爐。
6月26日,央行上海總部召開上海自貿區外幣利率市場化復制推廣工作會議,宣布從6月27日起,將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試點,由上海自貿區擴大到上海市。
這是第一項走出自貿區、推廣復制到區外的金融改革政策,意義不容小覷。央行上海總部稱,此次自貿區金改政策適用范圍擴至整個上海市,將為下一步在全國推進這項改革探索積累經驗。
需要指出的是,按計劃,這項政策將按照“先單位后個人”的原則分布實施。也就是說,目前自貿區外上海市內的個人,還不能享受這一政策。
自貿區先試3個多月,“未見利率大幅波動和存款搬家”
今年3月1日,上海自貿區率先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這讓上海自貿區在全國率先實現外幣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場化。
按當時的政策,上海地區所有金融機構都可以開展該項業務,但可享受這一政策只有上海自貿區內居民。這里說的自貿區內居民,指的是,區內依法設立的中外資企事業法人(含金融機構)、在自貿區內注冊登記但未取得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境外法人機構駐自貿區內的機構,以及在區內就業一年以上的境內個人。
3個多月后,這一政策開始在上海市范圍逐步適用。
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張新說:這次政策擴圍的“時間窗口選擇恰當”。
據張新介紹,3月1日在自貿區內率先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的4個月中,區內區外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沒有出現明顯價差,區內外幣存款掛牌價格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大規模跨區跨行的存款搬家現象,主要銀行顯著下調了外幣存款的議價門檻。
“在自貿區內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后,外幣利率波動并不大,但是略有上漲,各家銀行的外幣存款的增長相對比較穩定,市場沒有發生大的波動和存款搬家。”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行長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潘岳漢也印證了張新的說法,“各家銀行之間有一個相對較好的溝通,外幣存款利率之間的差別并不大,基本在10個BP范圍內。”(BP即基點,一個基點等于1個百分點的1%,即0.01%。)
所謂外幣小額存款,按照央行的規定,是指額度在300萬美元以下或等值其他外幣存款。中國央行對外幣利率的管制,目前僅限于一年期及以內的美元、日元、歐元、港幣四個幣種的300萬美元等值存款。各銀行可按央行公布的利率標準為上限,自主確定實際利率。對于上述幣種的3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以及外幣貸款利率則并無限制。
外幣利率的穩定,對于央行擴圍政策覆蓋面的時機選擇有導向意義。
截至5月底,上海外幣存款767億美元,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小額外幣存款占26.4%,因此,上海地區的外幣存款定價在全國具有標桿作用。
個人外幣存款暫未納入試點范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推廣至上海全市的政策,與自貿區內政策仍稍有不同。
央行上海總部稱,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在上海市的放開試點,將按照“先單位存款、后個人存款”原則分步實施,政策實施初期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對單位客戶外幣存款實行自主定價,根據市場運行情況,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擇機把個人客戶外幣存款納入試點范圍。
而在自貿區,這一政策的適用范圍則覆蓋了所有區內“居民”。
對此,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主任王振營會后在接受采訪時稱:“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一項重大的制度性改革,在這過程中,只有成功不能失敗,這也是推進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放開工作的一個底線,但實際上在各國的利率改革過程中風險很大,為確保穩步推進,因而選擇穩步放開。”
而為何選擇企業率先試點,王振營解釋:“一方面企業的存款規模比較大,基于服務實體經濟的需求,所以改革選擇從企業開始,在試點后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的情況下,再擴大至個人。”
上海之后,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放開政策何時會推廣至全國,央行方面稱,很難給出時間表。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高銀行的自主定價能力和穩定市場環境,多家金融機構在央行上海總部和上海金融學會的指導下,成立了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自律組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