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與先烈“對話”,“時光之鏡”沉浸式互動體驗活動在滬啟動
在漁陽里,“時光之鏡”正在開啟兩代年輕人的互動問答。
4月30日下午,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上海市委共同主辦的“穿越百年,叩問初心——‘時光之鏡’建黨百年沉浸式互動體驗活動”在上海市漁陽里廣場啟動。
自4月30日至5月4日,主辦方在漁陽里廣場設置了“時光之鏡”體驗亭,通過特殊的方式“請回”革命先烈,讓當代年輕人有機會與他們“對話”。

時光之鏡裝置 本文圖片均由 上海團市委 供圖
在現場,通過技術手段,革命先輩向警予被“喚醒”,她在屏幕上透過“時光之鏡”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時光之鏡”的紅色裝置也吸引不少游客參觀打卡。
“時光之境”建黨百年沉浸式互動體驗亭是通過數字化的交互手法與參與者進行互動,記者在裝置里看到,鏡頭里邊會有一個攝像頭會拍攝,體驗者和外部場景進行了結合,門里有圖像合成技術,圖像上呈現出“被請回”的5位革命前輩。

“時光之鏡”內部
這次“被請回”的5位先烈包括:中共一大代表里唯一的中學生鄧恩銘,翻譯《國際歌》第一個可傳唱版本的瞿秋白,紅十軍的創始人、曾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的方志敏,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性創始人向警予,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陳延年。

鄧恩銘的扮演者

方志敏的扮演者
啟動式上,向警予和蔡和森的孫女蔡予來到現場,和在場的年輕人共同參與H5互動環節“你若記得,我便活著”,向向警予烈士獻花致敬。蔡予告訴記者,從小到大,家里人說得最多的就是“爺爺奶奶是干什么的,是怎么犧牲的。”

向警予的扮演者
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丁波說:“在漁陽里廣場這個時尚與紅色相碰撞的城市新地標,有了時光之鏡的加入,將吸引更多城市年輕人參與體驗。”
“時光之鏡”活動將持續至6月底。其間,體驗裝置將從上海出發,前往革命先烈的故鄉等地巡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