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壤污染數據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

《公報》采用的是“點位超標率”(土壤超標點位的數量占調查點位總數量的比例)這一指標,來衡量土壤污染程度。根據《公報》,此次調查覆蓋面積為630萬平方公里,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本次調查以點位超標率來描述土壤污染狀況,給出準確的土壤污染面積的數據有較大困難。”環保部解釋說,本次土壤調查屬于初步調查,具有概查的性質,目的是掌握全國土壤污染的總體態勢,受客觀條件限制,總體點位較疏。以耕地為例,每8km×8km的網格(即6400公頃,也就是9.6萬畝)布設1個點位,只能從宏觀上反映中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的總體狀況。
針對公眾極為關心的耕地情況,《公報》披露,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
全國耕地污染狀況,目前僅有的公開數據來自環保部的調查,約有5000萬畝,這與國土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趨同。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一邊,有限的耕地在受到污染;另一邊,總體耕地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
國土部4月22日公布《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2009年至2012年,中國耕地面積分別為20.31億畝、20.29億畝、20.29億畝和20.27億畝。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張占錄說,耕地減少是必然趨勢。他指出,中國城市化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建設還處在高潮,因此近一二十年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趨勢不會逆轉。但在耕地占補平衡制度下,耕地數量下降不會太快。
不過,張占錄提醒,目前普遍的狀況是,補充而來的耕地質量一般很難達到原有占用耕地的質量。
張占錄認為,如果國家加大對耕地保護的投入,耕地質量是可以提高的,包括對農業基礎設施、低產田的改造,以及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等方面。
環保部眼下正在編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環境保護法業已形成法律草案,根據計劃,相關部門還會詳查土壤污染狀況。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特別指出,除了上述動作,完善土壤環境標準體系,也是當務之急。
目前,中國實施的土壤質量標準是1995年頒布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這一標準至今未修訂過,在一些方面還處于空白狀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