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娃是媽的四倍大,這是怎么生出來的?
原創 蛙鳴蛇舞 物種日歷

奇異多指節蛙,中文名也叫奇異多指節蟾。英文名Paradoxical Frog,拉丁學名Pseudis paradoxa,屬于雨蛙科Hylidae多指節蛙屬Pseudis。之所以叫多指節蛙,是因為這個屬的蛙,在每個指頭的倒數第二節和最后一節指骨之間,各有一塊骨頭,好像多了一個指節。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東部,從委內瑞拉向南至阿根廷;特立尼達島),生活在水塘、湖泊、有浮水植物的沼澤。

十分樸素的一個蛙
奇異多指節蛙成體體長4.5~6.5厘米。皮膚光滑,有黏液;體型短胖;頭小;眼和鼻孔突出,在水中時,眼和鼻露出水面;后肢長,肌肉發達,大腿附近有3~4條棕色的線紋;趾間具蹼,指間無蹼;背面綠色和棕色,眼后有一個黑斑。外表跟牛蛙有點相似。

奇異多指節蛙 | Felipe Gomes / Wikimedia Commons
成體奇異多指節蛙完全陸棲,白天和晚上都活動,捕食昆蟲和小蛙。它把卵產在泡沫里,漂浮在水塘邊。很多地方將奇異多指節蛙的叫聲描述成像豬一樣的咕嚕聲。作者在網上親自找了叫聲來聽,事實上它們的鳴聲由8~11個脈沖組成,倒是與國內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的鳴聲非常相似。
多指節蛙屬有七個物種,都有相似的生活史,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目前還沒有受到保護方面的關注。多指節蛙屬物種,其皮膚含有多種化合物,其中一些可能有藥用的潛質,包括抗菌肽,和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成分,后者也許能開發為治療Ⅱ型糖尿病的藥物。

奇異多指節蛙已經長出四肢的蝌蚪,Gerrit Jan Schouten畫 | Wikimedia Commons

十分非凡的一個蝌蚪
奇異多指節蛙的成蛙相貌平平,它們吸引人注意的特征,是巨大的蝌蚪,以及蝌蚪與變態后成蛙之間巨大的“體型差”。該物種的名稱之所以叫“奇異”,是因為其蝌蚪的長度(最長220毫米)可以達到成體體長的3~4倍。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奇異多指節蛙又被稱為“萎縮蛙”、“矛盾蛙”,其學名的paradoxa就是矛盾、悖論的意思。

小小的蛙與巨大的蝌蚪的對比 | Chipmunkdavis / Wikimedia Commons
永久性水塘中的大蝌蚪雖為蝌蚪形態,但成體的器官已經開始發育,比如性腺、腸和肺,甚至精子和卵細胞也開始形成。在后期蝌蚪中,腸子已經發展出縱向的內脊,增加了內表面積,肺部顯示出內部隔膜,這些對于無尾類蝌蚪來說是不尋常的。與早期階段相比,后期階段的蝌蚪有相當厚的表皮。
奇異多指節蛙的蝌蚪不挑食,基本碰到什么吃什么。蝌蚪通常在17期達到最長。蝌蚪大小的性二形十分明顯,在變態完成前,雌性蝌蚪比雄性大得多。但是,超級大蝌蚪只出現在永久性水塘。生活在臨時性水塘里的蝌蚪,在水塘干涸前就會完成變態上陸,個頭并不大。此外,蝌蚪大小的變化可能與蝌蚪是否越冬有關。越冬的蝌蚪比在一個季節完成發育的蝌蚪更重更大。

捧在手上的大蝌蚪 | Joe Furman / youtube
奇異多指節蛙的命名者是分類學的祖師爺林奈,在他的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一版(出版于1735年)里,林奈把它列入“不可能存在的怪物”(Animalia Paradoxa),不過,這倒不是因為林奈不相信它會越長越小,而是因為當時的科學家錯誤地報告,這種蛙會變成魚,大概是巨大的蝌蚪引發的誤導。
從祖師爺的時代以后,對于“巨嬰青蛙”的介紹就不斷出現。幽默猜謎節目QI(Quite Interesting)的網站,專門為它制作了可愛的gif動畫,讓它在網上走紅。近期播出的動畫《天地創造設計部》里,奇異多指節蛙也有出場。

奇異多指節蛙的可愛動畫 | qi.com

原標題:《娃是媽的四倍大,這是怎么生出來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