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導演手記|《一級響應》:“戰時狀態”的考驗
【編者按】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和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紀錄片《一級響應》,全景呈現了中國尤其是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全過程。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鐘左右,用觀察型紀錄片特有的拍攝方式,捕捉到了不同人物面對疫情時的真情實感。
孫堯是《一級響應》第二集的導演之一,他在導演手記里寫道:“很多人經歷了失去親人的傷痛,不愿面對鏡頭,獲取他們的信任,接受我們的拍攝,成為了我們工作中最大的挑戰。”

3月13日,我們到達武漢,當時武漢疫情的整體態勢雖基本穩定,但仍然面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物資短缺,食宿交通等條件很不理想。這些對我們來說都可以克服,但對于創作而言,最大的困難莫過于形勢穩定以后,我們無法拍到疫情初期的畫面。
很多當時在第一時間拍攝到的素材,對我們非常重要和珍貴,需要用盡一切方法去獲取這些素材。還有就是面對多方的信息來源,需要一一核實,進行選擇和取舍。想在最快的時間內梳理出人物故事脈絡和制定拍攝計劃,需要通過采訪,回述,結合當事人手機里的視頻和照片,和記錄現在進行的事件去豐滿故事結構。
很多人經歷了失去親人的傷痛,不愿面對鏡頭,獲取他們的信任,接受我們的拍攝,成為了我們工作中最大的挑戰。比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公殉職,妻子蔡麗萍強忍悲痛仍堅守在抗疫最前線,她一度拒絕了所有媒體的采訪和拍攝,我們用一次次真誠和真心的溝通,最終使她面對鏡頭,和我們講述她的故事。

比較驚險的場景,是我們有一次去醫院拍攝外景,沒有穿隔離服,只佩戴了普通口罩,突然看到很多康復的病人在辦理出院手續,想都沒想就沖上去采訪,問他們出院的感受,可謂是零距離的接觸,等采訪拍攝結束才發現,周圍所有的人都穿著防護服,當時是一點意識都沒有,后來想想還是覺得有點害怕。

另外,在醫院“紅區”的拍攝,也是我們拍攝工作中最困難的部分,我們接受了嚴格的院感培訓,克服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不適應,盡快調整和恢復,隨時進入“戰時狀態”,厚重的防護服讓我們行動變得遲緩,淚水與汗水讓我們的視線變得模糊,持續數小時的拍攝,是對我們極大的考驗,我們的體力和意志力都達到了極限的程度。
對我個人而言,能夠有幸參加《一級響應》的拍攝和制作,是我一生中寶貴的經歷和財富,我收獲了來自團隊的溫暖和我們紀錄片里拍攝到的所有的人給我的力量!我們記錄下了所有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治生命的動人時刻,所有為這場戰疫拼過命的每一人的鮮活畫面,都將會永遠留在共和國的影像史冊之中。偉大的抗疫精神也將會指引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永遠懷有克服和戰勝所有困難的勇氣,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去感受溫暖,感恩生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