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少兒編程:野蠻生長后,技術成壁壘
原創 鹿鳴財經 鹿鳴財經

作者 / 黎曉梅
編輯 / 封成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早上七點開始閱讀,隨后進行美術、數學、作文、閱讀英語書籍等項目,直到晚上八點結束。

這是一個六七歲孩子的假期日常。
在“雞娃”群里,小到一兩歲,大至17、18歲的孩子們,每天都被各種學習任務擠滿,甚至連洗澡時間都被明確規定。
感嘆“雞娃”模式越發普及的同時,我們也能發現,在這些孩子的學習安排中,除了語數英等應試科目外,美術、閱讀等素質教育項目也占了一壁江山。
這是近年來逐漸明確的趨勢:80、90后的家長們越發重視素質教育。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從2016年至2020年,低幼及素質教育占在線教育比例越來越大,已從3.7%升至24.5%。

而素質教育的細分領域——STEAM教育,也漸漸為更多人所知。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
中國STEAM教育按照課程分類可分為少兒編程教育、機器人教育和創客教育。與另兩個項目相比,少兒編程業務模式更簡單、邊際成本低,現已逐漸成為中國STEAM教育的主要細分領域。
嗅到商機的企業們,紛紛投入“少兒編程”的藍海。但經過幾年發展后,這些扎堆而入的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技術考驗。

扎入“藍海”
時間撥回1995年,喬布斯40歲,被擠出蘋果公司10年,距離重新掌控蘋果還有將近兩年,正在經營NeXT公司。
這一年,他接受了《書呆子的勝利》節目訪談,并在訪談中提到:“每個人都應該花至少一年時間學習編程。”
但當時,沒有多少人認為編程是一項必備的技能。
16年后,隨著喬布斯的去世,這段丟失的錄像被意外找了出來。幾乎是同一時期,少兒編程在彼岸的中國開始扎根。
而喬布斯說的這句話,也隨著國內少兒編程賽道的迅速崛起,成為其銷售課程最有力的話術之一。
進入2017年后,少兒編程猶如一匹黑馬,迅速在教育領域引發震蕩。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6年,少兒編程項目僅7起,至2017年,迅速躍升至21起。2018年,少兒編程融資事件案例數達到頂峰,共有33起,占中國STEAM教育市場投資案例數目的42%。

2018年后,少兒編程融資事件有所減少,但融資金額波折上升。例如2020年,少兒編程領域過億融資就有三起,其中最大數額為13億元,全年少兒編程項目披露融資金額達到17.97億元,比2019年高出6.76億元。

少兒編程市場的火熱,也吸引了更多玩家投入。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存續的“少兒編程”相關企業有653家,2018年新增注冊97家,2019年255家,2020年190家。這意味著,頂峰時,每隔一天半就有一家少兒編程相關企業成立。
同時,不少在線教育頭部企業也下場開拓疆域:好未來推出學而思編程、新東方投資極客晨星、網易有道推出卡塔編程、猿輔導上線猿編程……
少兒編程的迅猛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國家政策積極推動的結果。
2016年,AlphaGo擊敗人類頂尖圍棋選手后,中國迅速掀起了一波人工智能浪潮。
但彼時,國人對人工智能的認識不足,技術人才短缺嚴重。據統計,直到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仍超過500萬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供需嚴重失衡。
而編程,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石,被稱為語言、書寫之外的“第三種語言”。其重要性在全球得到了廣泛認可:美國、歐洲、東南亞、日韓等多個國家地區已將編程納入基礎學科。
為緩解我國人工智能人才嚴重短缺的情況,積極推廣少兒編程勢在必行。
2013年,STEAM的概念在國內逐漸普及后,中國也開始布局少兒編程。從2016年起,中國政府陸續發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文件,從國家層面上探討STEAM教育。
2017年,浙江省將信息技術(包含編程)作為2017年高考選考科目中的一門,將編程抬至與理化生同等的地位。少兒編程,正逐漸踩到應試的痛點。
政策的助推、加上應試升學的需要,瞬間引爆了少兒編程的賽場。
據黑板洞察報道,核桃編程從2018年至2021年,短短三年間,付費用戶就從2萬多人迅速增長至320萬人。
而據個推大數據分析,少兒編程APP用戶數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7月,少兒編程APP用戶數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2.51倍。

盡管如此,我國少兒編程的市場滲透率仍不足2%,遠低于美國的44.8%。
而據《2017-2023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分析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每當滲透率提升1%,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再擴大100億元。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少兒編程領域依舊是一片“藍海”。

技術困局
但過快的發展帶來了難以消化的弊病,如今的少兒編程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技術挑戰。
放眼國內市場,多數企業都選擇用Scratch或基于此的優化產品,作為少兒編程的入門工具。
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在2006年開發的一套計算機程序開發平臺。與傳統編程語言不同,Scratch將復雜的英文代碼轉換成圖形化的語言,以指令化、模塊化方式讓程序通過游戲、情景動畫以及積木構件等形式呈現,讓編程初學者在不需要學習編程語法的基礎上便可設計產品。
由于課程完整、上手快、趣味性高,Scratch是很多少兒編程課程的基本編程工具,許多國內編程競賽也默認使用Scratch語言。
但對國外技術的過度依賴,必會限制本土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Scratch是公益項目,難以進行本土化改進和優化。因此許多基于Scratch的少兒編程課,一定程度上會受限于其功能性與擴展性,做不出太大區別。這也導致市面上大部分課程內容同質化嚴重,欠缺核心競爭力。
尤其是2019年9月,Scratch編程語言網站因輿情在國內被全面永久禁用,只有已安裝了Scratch的中國用戶還能暫時進行使用。
這一事件,讓300多萬的中國注冊用戶和國內大小編程競賽被影響,也再次激起了少兒編程教育本土化的呼聲,自主研發編程語言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專業教師人才的短缺也在限制著少兒編程教育的發展。

據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STEAM教育行業教師人才缺口超過300萬人,其中少兒編程賽道教師的短缺尤為嚴重。
同時,界面新聞2020年4月報道,機構中老師與學生配比通常約為1:200至1:500,有的機構曾高達1:3000,并且這一情況在短期內難以緩解。
造成行業教師人才缺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編程類教學有較高的行業門檻,傳統師范類教師難以滿足要求。二是具有計算機學習背景的教師,薪酬遠低于IT技術崗位,導致人才流失嚴重。
面對教師人才的缺乏,少兒編程機構普遍通過降低招聘門檻來緩解。梳理各大招聘平臺的少兒編程招聘信息可以發現,部分少兒編程教師崗位要求已經“專業不限”,不再強調計算機學習背景,薪資也停留在5—11K。
教師人才的缺乏,勢必影響授課質量,進而影響課程購買率。據艾媒咨詢調查,有65.5%的用戶表示,師資力量是最受關注的購課數據。
面對技術和人才匱乏兩大難題,少兒編程走入了陣痛期。自2019年末起,少兒編程賽道接連“爆雷”:先是西瓜創客大幅度裁員、妙小程宣布被三七互娛收購,緊接著就有小盒科技解散編程團隊……

產品求生
想在成長的初期站穩腳跟,最關鍵的是要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潛心打磨產品,樹立技術優勢。
以編程貓為例。編程貓是深圳點貓科技有限公司創立的品牌,于2015年成立,主要面向4到16歲青少年提供編程教育服務。
同年,編程貓宣稱自主研發了編程語言——kitten。據稱,該編程語言區別于Scratch,利用Kitten編寫的課程,可以一鍵從積木模式切換到Python模式,避免flash的鏈接障礙性。

基于Kitten語言,編程貓針對不同用戶階段和場景,做出了系列工具矩陣,包含源碼編輯器Kitten、海龜編輯器Turtle、代碼島Box、編程貓Nemo、 小火箭編程Roki等。形成了以Kitten——3D代碼島——海龜編輯器為核心的產品主線。
其中的編程貓Nemo,是國內企業自主研發的首個移動款少兒編程APP,意味著將編程學習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
無獨有偶,另一家少兒編程頭部機構——核桃編程,也將未來發力點放在了技術上。
在今年3月25日的戰略發布會上,核桃編程對外發布了全新自主研發的圖形化編程工具NUTS,并稱NUTS沒有一行代碼來自Scratch官方。與Scratch相比,NUTS在加載速度、運行效率與擴展性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提升。
同時,核桃編程宣布將2億美元的C輪融資“all in 教育科技”,持續投入AI教學產品建設、優質師資儲備與教研體系等方面。
另一方面,面對教師人才短缺的行業難題,編程貓通過大力發展B端進行破局。
2019年后,編程貓編制的教材陸續出現在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的中小學課堂中。此外,編程貓還嘗試通過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培養少兒編程教師的方式,解決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
據編程貓官網介紹,目前為止,編程貓已與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人大附小等17000多所公立學校開展課程合作。
有了官方和學校的背書,編程貓的發展道路也更為順遂。從2015年成立以來,融資金額超過24億,最高獲得融資金額13億元。
其營收規模也從2017年的數百萬元,到2018年的近億,2019年達到了10億元營收,成為賽道中的獨角獸。
此外,少兒編程行業頭部聚集效應也越發明顯:融資事件數量減少,融資規模擴大。越具有產品優勢的企業,越受到關注。
在黑板洞察2020年統計的210家少兒編程公司中,有139家公司沒有任何融資記錄,其余各個融資階段的公司數量已經逐漸拉開了差距。已有項目獲得了C輪和D輪的投資,例如小碼王去年3月獲得pre-C輪融資,西瓜創客獲得B+輪投資,編程貓已獲D輪投資,核桃編程今年3月也完成了兩億美元融資……
近十年的融資輪次情況顯示,天使&種子輪融資事件共有51起,占比48.6%。Pre-A至A+輪融資事件27起,占比25.7%。2018年后,行業融資事件減少,C輪及以上融資輪次出現,融資輪次拉開差距。同時,新項目仍在不斷加入。

更值得注意的是,少兒編程行業十年來共獲得投資約60億元,編程貓和核桃編程的融資金額皆位列前三,其中僅編程貓的融資金額,就將近行業總量的40%。
資源向頭部傾斜,競爭更為激烈。未來的少兒編程領域,將以技術定輸贏。缺乏特色產品的新玩家更難入局;無法解決技術和師資難題的中小少兒編程企業,也將面臨著淘汰。
參考資料:
1.芥末堆看教育《核桃編程C輪系列融資約2億美元,全力投入課程研發與師資儲備》
2.查查DATA 《少兒編程掀起“資本熱”:近十年總披露融資金額近46億,2020年達18億》
3.頭豹研究院 《2019年中國STEAM教育行業概覽》
4.艾媒咨詢《2020年STEAM教育行業報告》
5.艾瑞咨詢《2018年中國少兒編程行業研究報告》
6.黑板洞察《資本加注、技術迭代,少兒編程走過“少兒”時期》
7.新智元《MIT開發的兒童編程語言Scratch被禁用!中國家長拿什么來替代?》
8.界面新聞《手握好產品卻獲客無門,少兒編程走向岔路口》
9.DeepTech深科技《6年時間領跑少兒編程賽道,編程貓何以成為獨角獸?》
- END -
鹿鳴財經|原創平臺
洞悉互聯網 只玩最真實的
原標題:《少兒編程:野蠻生長后,技術成壁壘》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