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垃圾食品”方便面又香了?

2021-04-05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AI財經社作者 AI財經社

撰文 / 邵藍潔

編輯 / 陳芳

業績回暖,方便面又香了?

雖然方便面是日本人發明的,但美國人漢斯卻被稱為“泡面大神”。過去19年來,他每年都會評選出全球十大好吃的泡面掛到自己建立的網站上,他認可的泡面有馬來西亞紅廚櫻花蝦辣湯面、韓國 Gookmul 絕地勇士干拌面等,泡面愛好者們對這份名單則翹首以盼,他們等著被種草。

95后消費者小林便是其中一員。他向AI財經社展示了日常囤貨,規格34L的儲物柜里,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方便面,有被漢斯種草后下單的網紅款,也有吃了多年的經典口味。

談起自己的泡面消費史,小林不假思索地說,有10年,從上大學一直吃到現在。“我是那種身邊不囤點泡面,就沒安全感的人,尤其是疫情之后。”

對于方便面行業來說,2020年是值得被銘記的年份。因為,“垃圾食品”方便面因疫情影響又重新走回餐桌,在下降頹勢中重獲翻身機會。

率先感知到變化的是渠道,李輝在北京二環經營一家連鎖超市門店,提到方便面,他對疫情期間方便面的瘋狂記憶猶新。“方便面我們一般備貨10萬左右,去年大年初二一天就把10萬元的貨全賣光了。”

王大力在寧波經銷方便面多年,主要渠道是工廠、學校、網吧等。2019年底,常看新聞的他敏銳意識到市場即將發生的變化,果斷屯了2萬箱方便面,超出日常庫存的一倍以上,但兩個月內被哄搶一空,正常情況下,這2萬箱方便面至少要四個月才能消化掉。

線上渠道的表現更亮眼,以方便面類目在京東超市的成交額計算,2020年全年比2019年增長了206%。

在品牌層面,得益于方便面的增長,2020年康師傅和統一兩巨頭的成績都還不錯。

近日,康師傅遞交的2020年業績答卷顯示,全年營業額676.18億元,同比增長9.1%,是其近四年來最好的一張成績單。康師傅業績增長背后全靠逆襲的方便面,去年其方便面、飲品和其他三大業務板塊,只有方便面保持著雙位數增長,后兩者要么微增,要么下滑。

財報數據顯示,去年康師傅方便面營業額為295.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6.64%,對其業績的貢獻度較上一年提升2.82個百分點至43.64%。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營業額為149億元,同比增長29.16%。

康師傅解釋稱,2020年上半年,集團方便面業務,在疫情影響下需求劇增,下半年市場逐漸恢復正常。

另一方便面巨頭統一,也分享到這波消費流量,在財報中同樣解釋稱,去年上半年方便面業務需求激增,全年營業額90.55億元,同比增長7.2%。

數據表明,康師傅是方便面市場妥妥的老大,按照銷售額計算市場占有率為46.3%。統一排名第二,占有14.2%的市場份額,兩巨頭加起來的份額達60.5%。行業層面,尼爾森數據顯示,2020年方便面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4.7%。

雖然增速比不上自嗨鍋、螺獅粉等網紅食品,但這份成績已經讓方便面行業喜極而泣了,它們終于擺脫了負增長的局面。

早在2013年,方便面品類就陷入發展困境,到2016年中國方便面銷量已經從三年前的462.2億包下滑至385.2億包。那幾年,人們常常討論的是,打敗方便面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外賣。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面增速也在放緩,2017年統一方便面業務甚至陷入負增長局面。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讓方便面突然又香了?

多重因素導致不香

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方便面為何不香了開始說起。

方便面的第一道坎兒來自于被污名化,“垃圾食品”,這個帽子已經被戴在方便面頭上十多年了。早在2012年,白象食品董事長姚忠良就苦口婆心地對外解釋,“在方便食品中,它比餅干、蛋糕等產品營養更豐富,膳食結構更合理,脂肪、蛋白、維生素等是目前方便食品里面最優秀的。”

姚忠良認為,社會上對方便面有一些誤解,這是缺乏交流形成的,責任在于行業的宣傳。不過,直到2021年,“丁香醫生”還能收到粉絲的私信,“吃方便面,一個月才能解毒嗎?”

到底是誰先給方便面扣上“垃圾食品”的帽子,已經不重要了,但是這個刻板印象,疊加社會變化,方便面的消費場景越來越少了,2014年是急轉而下的關鍵節點。

這一年全國進行鐵路調整運行圖,調整幅度是七年來最大的一次。調整后,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總數達到2447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330對,占一半以上,一些綠皮車進入歷史,自然坐火車必備的泡面也受到冷落,在火車上吃泡面的日子成為人們的回憶。

鐵路是方便面被拋棄的第一個場景,第二個場景是居家和辦公場景。這一年外賣開始大規模侵入,市場交易規模持續攀升,突破150億元,訂單規模達到3.7億單。初期為了搶市場,餓了么、美團外賣、淘點點、百度外賣四家烽火連天地打價格戰,“單單減8元,還免外送費”、“滿20元減10元”、“10元管飽”、“免費放開喝”這樣的賠錢活動每天都有,花10元解決一頓午飯是常有的事兒。

一位消費者至今還記得,全辦公室人集體定外賣的情景,“大家午餐都不出去吃了,在外賣網站訂餐,比去店里吃還便宜,不訂都覺得虧。”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這年上半年,統一方便面業務收入39.39億元,虧損1.16億,虧損幅度較2013年同期擴大了92.31%。康師傅方便面業務雖然營業額上升2.05%,但毛利率下降1.89個百分點至27.29%。

行業老大老二舉步維艱,老三白象更艱難,2014年8月18日,耗時三年等待的白象宣布放棄IPO,其主業方便面業務已基本停止增長,利潤趨薄。尼爾森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方便面整體市場持續衰退,方便面整體銷售額較上一年同期衰退1.9%,銷售量較上一年同期衰退5.9%。

圖/視覺中國

除了交通、外賣對方便面消費場景的壓縮,另外一個不被覺察的因素是,流動人口日趨減少,方便面的消費群體也被壓縮了。有分析認為,方便面最大的消費人群是數以億計的農民工,這些流動人口最近幾年卻在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總數量自2014年達到2.53億人峰值后,已經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2019年為2.36億人。

這消失的千萬人口相當于把方便面行業的邊界再次壓縮。《方便面市場消費量的影響因素分析》一文曾經試圖搞清楚方便面和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各種變量的線性分析,得出結論,中國活躍的勞工數量每減少1%,方便面的銷售量就會減少0.3978%。

一部分人離開城市不再需要方便面,而留在城市里的人也有更好的選擇。同樣是來自日本的便利店業態開始在城市的街頭出現,包子、關東煮、現場制售的飯菜、方便盒飯,如果你只想簡單吃一頓飯,有太多比方便面更好的選擇。

提價所致,市場總量不如外賣

2020年方便面又香了,是這些不利的因素都消失了嗎?其實不然,方便面的香更多的是高價帶動的。與銷售額的增長相比,事實上,2020年方便面銷量同比僅增長了0.1%,幾乎相當于沒有增長,這說明總量并沒有增加多少。

在京東超市的方便面暢銷榜單上,TOP5中,統一湯達人、韓國三養辣雞面、日清合味道杯裝、拉面說這四款高價面幾乎霸榜,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普通方便面單包一兩塊錢的價格,拉面說的單包價格已經高達15元。

康師傅的財報也說明了這點,2020年康師傅高價袋面營業額為130.66億元,同比增長達28.12%,增速遠高于中價袋面。康師傅稱,高價面是方便面事業部的首要鞏固核心產品,因此疫情初期第一時間保障的就是核心產品高價面的供應,并在供貨逐漸穩定后,補充多口味、多規格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2014年方便面開始下滑,是沒有滿足消費者升級的需求,最近幾年產業不斷升級,補足了短板。

方便面產業升級的方向就是邁向高端,也可以理解為,高端面撐起了方便面的下半場。早在2016年康師傅就推出了熬制高湯等高端新產品,最終使得當年下半年銷售狀況得以改善。次年繼續布局高端市場,迎合中產階級需求。此后,又發力布局了超高端面速達面館。

以往出現在綠皮火車、學生宿舍、建筑工地上的方便面搖身一變,要服務中產階級,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形象和價格問題。

相比普通方便面一兩元的價格,康師傅熬制高湯系列產品單包價格在3元左右,統一布局中高端市場早期推出了湯達人,單包價格在5元左右,到2016年,湯達人成為財報的明星。加上都會小館、相拌一城、滿漢大餐產品,統一在在高端方便面市場上排兵布陣較早,方便面的銷售額在2016年止跌回升,取得了82.21億元的營收,同比大漲8.6%,領先于行業整體水平的1.3%。

2019年方便面市場價格競爭激烈,但康師傅高價袋面的銷售額為101.98億元,同比增長6.89%;銷售額遠高于中價袋面的25.9億元。2019年統一內部認為,方便面收益微增0.9%主要得益于中高價位品牌“湯達人”,2019年銷量較2018年達到雙位數的增長。

現在來看,5元的方便面已經算不上高端產品了,2019年下半年湯達人升級系列極味館上市,定價10元。方便面的價格一再突破極限,在10-20元的價位,有15.9元的統一滿漢大餐,康師傅速達面館更是在20元以上的價位,京東售價一盒29.9元。

如果看高端產品的話,康師傅和統一可以學習一下“后輩”的打法,比如拉面說,對標18-35歲年輕群體,兼顧一二線城市白領以及“先鋒型”小鎮青年,定價在12.9元至19.9元價格帶,2019年就賣了25億元,雖然跟傳統品牌上百億元、幾十億元的規模沒法比,但是增長性卻甩開一大截。

朱丹蓬稱,網紅品牌的定價是倒推法,先圈定目標消費群體,然后根據這類群體的消費水平來定價,從中再細分流量費、渠道費、代工費等,但是傳統品牌是根據成本、渠道和營銷的加法來定價,不同品牌直接會相互參考,基本價格差距不大,不過是上下浮動幾毛錢或者一包榨菜的差別。

這就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方便面的消費者正在兩級分化。或許是高端方便面本身就起于線上渠道,培養了一批年輕受眾,康師傅和統一在高端產品上,也偏向于線上。李輝告訴AI財經社,在他的連鎖超市里,普通方便面,經典口味賣得最好,王大力在寧波同樣發現了這種趨勢,“60%以上都是紅燒牛肉和香辣牛肉面,或者其他常見口味。”

線下超市也很難見到高端方便面的身影,一位消費者兩年前在社區超市推新促銷的時候,購買過康師傅DIY方便面,4袋裝25元,一盒裝則是20元左右,但是這款面很快就從貨架上消失了,只在線上渠道買得到。

便利蜂的統計數據顯示,店內方便面食品,低價格帶(5元左右)、中價格帶(7-10元)和高價格帶(10元以上),中、低價格帶數量相當,合計占比超過80%,高價格帶商品大概占20%。銷量最大的是5元左右的方便面,比如康師傅的大食桶、統一的來一桶,銷量相對穩定。同時,康師傅、統一、日清這三個頭部品牌的銷售量占比超過60%。

那些網紅方便食品呢?便利蜂分析,很多網紅品牌都是先通過線上營銷、直播等手段有了熱度之后再轉戰線下,它們在價格和品類與傳統大品牌打差異化,一般價格在10元左右,甚至更高,但是很難撼動傳統品牌。“對于新品牌、新口味,消費者會樂于嘗試,但長期購買仍然以傳統方便面為主。”

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方便面的日子可以更好過,朱丹蓬稱,“方便面這個品類是巨頭玩的游戲,已經可以看到天花板了,現在是內延式增長,一個品牌的增長就意味著另一個品牌的衰退,很難獲取新的增量,只能去做細分品類。”

雖然2020年方便面的業績有所增長,但屬于它們的時代已經遠去了,這一年美團外賣的收入是662.65億元,比整個方便面行業的市場總體量637.37億元還要高。

我們從《財經天下》周刊出發,以新媒體的形式和節奏、

以傳統媒體求實的精神,致力于傳播真正有價值的報道。

AI財經社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

原標題:《“垃圾食品”方便面又香了?》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价格| 财神娱乐城信誉| 利高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东方夏威夷网站| 百家乐高科技| 百家乐官网娱乐场真人娱乐场| 宝龙线上娱乐城| 济州岛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新乐园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庄闲的分布| 九乐棋牌下载| 澳门赌百家乐打法| 百家乐官网b28博你发v| 百家乐官网分享| 百家乐官网游戏合法吗| 大发888娱乐城首页| 百家乐赌场信息| 百家乐官网精神| 达州市| 百家乐乐百家娱乐场| 百家乐机器手怎么做弊| 百家乐代理新闻| 百家乐官网透明发牌机| 唐山市| 太阳城官网| 大发888贴吧| 威尼斯人娱乐场28gxpjwnsr | 百家博彩网| bet365虚拟运动| 百家乐官网庄闲比| 东乡县| 大发888代充| 南京百家乐赌博现场被抓| 百家乐官网筹码皇冠| 百家乐官网制胜法| 网上百家乐官网正规代理| 百家乐官网巴厘岛平台| 大发888中期| 新锦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巴黎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定位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