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舌尖下的中國|那些學校周邊的“黑暗料理”

李藝泓
2021-04-02 19:39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女兒自從上了小學,每天下午走出校門口第一件事,就是說“爸爸,我餓了”,然后,想讓我帶著去周邊買點零食。那一刻的校門口,人潮滾滾,各種“美味”傳香,勾人味蕾,儼然一條小吃街。別說小孩子受不了,就算是大人也忍不住買點來吃吃。

但出于父母對孩子健康的關心,以及對這些食物的不放心,我始終拒絕。我拒絕之后,她就會嘀咕一句“為什么他們能吃,我不能吃”。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可持續性飲食議題的行動者,最近,我開始觀察女兒學校周邊的食物環境。

學校門口的小吃攤,酸辣粉、串串香、手抓餅深受學生們喜愛。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我的觀察對象是:二線城市三環外,城鄉結合地帶的中小學門口,以校門口100米半徑為限,從小賣部、餐館、糖水店到小攤小販。為什么是校門口100米半徑呢?因為出了這個距離,孩子們不是被家長接走,就是自己結伴回家,四散而去,無法構成完整的“學生經濟”。

經過大約一周的觀察,我發現分布在校門的移動小吃攤,主要為鐵板燒、油炸、糖水、醬餅、水煮,以及各類手工小吃為主。其中,生意最好的是鐵板燒和油炸類食物:豆干、韭菜、香腸、羊肉串、牛肉串、雞柳、雞排、豬排等等,往反復加熱的油鍋里一放,或者燒燙的鐵板上一烤,加上各種調味料,然后油淋淋、熱騰騰地裝進快餐盒里,或直接遞給孩子們。

烤火腿腸是最受歡迎的小吃,幾乎每個小賣部門口都會有個小小的烤箱,將串好的火腿腸,放在上面烤至半熟。等孩子們來了,再加大火力,烤至外焦里嫩,兩塊錢一根,扎堆的學生,一人一根或兩三根。

借著放學,我順便做了一個采訪,為什么喜歡吃這些東西?

孩子們的說法各不相同,有的說“因為很香啊”“因為大家都喜歡買啊,所以我也喜歡” “上癮啊,就是想吃”;也有的表示“中午沒吃飽,餓的”“不吃這些,吃啥?”“反正有零花錢,想吃啥就吃”;甚至有孩子表示,“這是人生樂趣,叔叔,你不懂么”。

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指向的都是常態化、生活化,這些小吃攤似乎成了學生時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天,我又特意數了一數,二十分多分鐘內,在各個小賣部門口買烤腸的學生大約有五十個,買魚丸的學生超過三十個,油炸水煮的各二三十人不等。孩子們吃著聊著,竹簽、盒子、塑料袋紙巾卻往地上隨手一扔,地上的垃圾明顯多了。

還有些小賣部,會在烤火腿腸的同時,旁邊放點散裝泡面,煮好后裝進一個個比奶茶杯大點的紙杯里,淋點湯,插上兩根竹簽,賣三塊錢一杯。孩子們三三兩兩的,一人一份,也吃得很歡。

走進小賣部里,你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貨物的擺放極富心機,最外面靠近大門的是一些學習用品和玩具,而在貨架最顯眼、最順手取的位置,則是各種棒棒糖、QQ糖,以及豆干、雞爪、牛肉干等麻辣小吃,接著是各種油炸和膨化食品。

總之,上面種種都是孩子們喜歡吃的。小賣部門口圍滿了穿著校服的孩子,攤位前也擠成了一堆堆。有拿零花錢買的,有拉著家長去買的,也有向同學借幾塊錢買的。在放學后的短時間內,孩子們完成了極高的成交量。

隨著一批批學生散去,小攤小販也散出,找新的人流大的地方去了,只留下地上的各種竹簽,提示著這里短暫的熱鬧。當然,小賣部門口烤箱里烤腸味道,依舊在空氣里彌漫。

油炸鐵板燒的攤子前擠滿了放學的小學生。

根據我的觀察,兩座小學門口100米半徑內的小吃攤的數量大致如下:

有600名學生的小學“甲校”,附近有油炸燒烤攤6個,水煮攤1個、魚蛋攤1個,糖水攤1個,賣烤腸的小賣部5個,醬餅攤1個,烤紅薯攤1個,涼菜攤1個,冰糖葫蘆攤1個。另有主要面向成人的,早餐店2家,快餐店2家,飯店1家。前前后后加起來22家店鋪,放學時,滾滾人流,活像是一個夜市。

有1000名學生的“乙校”(中小學一體),前后門加起來,油炸燒烤攤9個,醬餅涼菜攤4個,賣烤腸水煮的小賣部6家,早餐店6家,快餐店2家,飯店2家。相隔兩百米,還有一個菜市場和小吃街。

除了這兩個學校,我也去了同城不同區域或不同“檔次”的學校,做了非正式觀察。同時,發了一條朋友圈,邀請大家來分享校門口的“黑暗料理”情況。從反饋的情況來看,我觀察到的現象很普遍。

最嚴重的是鄉鎮學校門口,以江西贛州某地的中心小學門口為例子,各種燒烤油炸類攤位不多,但各種飲料、辣條、膨化食品深為學生喜愛,每天放學后,買瓶飲料或拿點零食在手上,似乎成了一種流行。我的弟弟妹妹都是鄉村小學教師,對此也深為憂慮,多次在課堂提醒學生們,但收效甚微。

相反,在一些比較新的高檔社區周邊,或是標上了“貴族學校”“私立學校”標簽的地方,這種現象會少一些,至少在數量上減半。

一位西安的朋友提到,她女兒的學校門口,因為長期有城管部門干預,幾乎沒有擺攤設點的問題,工商部門和教育部門聯合出手,對店鋪餐飲商家的食品安全管控也更加嚴格,所以,周邊非常干凈。

作為家長,我非常擔心學校周邊的食物環境,尤其是學生們喜歡的零食小吃的環境。我想知道,這些店鋪的肉從哪兒來?油是否反復使用?食材有沒有過期變質?制作過程是否衛生?包裝材料是否符合食品標準?

校門100米內的范圍,是學生食物環境的重要區域,如果成為“三不管”地帶,可能會成為威脅孩子健康的長期隱患。如果不加以規范和管控,任其自由生長,甚至不斷往“黑暗料理”的方向發展,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

當然,改善食物環境,也不能一刀切,直接取締,因為這些小店鋪也關乎許多家庭的生計。所以,營造健康衛生的校園外食物環境需要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的標準,通過有效的管控,讓其朝著良性的“健康料理”的方向發展。這個過程中,政府、學校、家長、社會等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唯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健康地成長。

(作者李藝泓系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策劃總監)

以食物見世界,借舌尖論未來。

"舌尖下的中國"專欄由中國綠發會良食基金策劃及撰寫。

    責任編輯:馮婧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合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网哪一家做的最好呀| 真人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真钱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国际娱乐| 国际环球娱乐| 澳门百家乐官网打法精华| 百家乐现金平台排名| 蓝盾网上娱乐| 百家乐官网园试玩| 娱网棋牌下载| 红宝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神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是骗人的| 澳门百家乐文章| 沙龙国际| 玩百家乐去哪个平台好| 鄂尔多斯市| 赌场百家乐是如何玩|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送18元彩金| 百家乐官网板路| 大发888游戏优惠| 百家乐取胜秘笈| 百家乐官网注码方法| 金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博工具| 娱网棋牌官方下载| 366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怎么才赢| 百家乐技巧开户网址| 百家乐官网真钱斗地主| 棋牌论坛| 女神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AG| E乐博网址| 百家乐画面方法| 7位百家乐官网扑克桌| 百家乐官网视频下栽| 大发888游戏场下载| 做生意风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