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哥斯拉大戰金剛》:暴力美學碾壓一切
在觀看《哥斯拉大戰金剛》之前,最好先看一下“怪獸電影宇宙”《哥斯拉》(2014)、《金剛:骷髏島》(2017)和《哥斯拉2:怪獸之王》(2019)。

從左到右三張海報分別為《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和《哥斯拉2:怪獸之王》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觀影順序,就算上述三部前作都沒有看過,也并不影響《哥斯拉大戰金剛》的觀影體驗。雖然片中不時會提到前作里的某些“知識點”,但就算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無所謂,因為這部電影很快就會用“暴力美學”將情節迅速推進下去,根本不給觀者任何喘息的機會。
觀看《哥斯拉大戰金剛》的過程里,筆者突然聯想到了最近熱播的網劇《山河令》,在原著《天涯客》里,溫客行和周子舒均屬于“黑化”角色,但在《山河令》里,兩大主角卻從本質上進行了“洗白”。
《哥斯拉大戰金剛》亦如是。在影史里,最初出現在大銀幕上的哥斯拉和金剛都是十足的反派大BOSS,然而因為影迷對它們的喜愛,以及資本的運作、市場的推波助瀾,哥斯拉和金剛逐漸“亦正亦邪”起來。

《哥斯拉大戰金剛》海報
在《哥斯拉大戰金剛》里,哥斯拉好比溫客行,金剛更像是想要逍遙自在的周子舒,二者都因為江湖事(自然是作死的人類組織APEX干得好事),牽扯在了一起。當哥斯拉和金剛聯手打敗了“機械哥斯拉”之后,兩大怪獸相互之間的小眼神,瞬間在我的腦海里彈出四個大字母——KSWL。

《哥斯拉大戰金剛》劇照
金剛與哥斯拉在生死相搏間產生的惺惺相惜,某種意義上傳承著日本武士文化。當年,東寶株式會社開啟的“昭和宇宙”,本就有著江戶時代的武士物語與百鬼夜行的影子,尤其是1971年上映的昭和宇宙的第11部哥斯拉系列電影《哥斯拉對黑多拉》最能體現這一點。

《金剛大戰哥斯拉》海報
當然,最新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還可以從1962年版《金剛大戰哥斯拉》(本多豬四郎導演)里找到故事原型。只不過1962年版電影更像是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抗,而到了2021年版里則變成了金剛和哥斯拉代表自然懲罰某些人類的邪惡意念。
這或許就是昭和宇宙與現在的“怪獸電影宇宙”(MV)的根本不同點。昭和宇宙只是單純追求著感官刺激,而“怪獸電影宇宙”則偏偏要植入許多現代及后現代概念,比如環保、原生態、多元文化等。這反而讓“怪獸電影宇宙”的幾部前作臃腫不堪,最失敗的作品便是教條到無以復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
好在《哥斯拉大戰金剛》吸取了之前幾部電影的經驗教訓,部分回歸了昭和宇宙——不來什么虛頭八腦的,直接用暴力美學碾壓過去。

3月25日,IMAX公布了一張《哥斯拉大戰金剛》特別版海報,由國內著名畫師“冰拳の托克@隊長”繪制
此處筆者稍微科普一下《哥斯拉大戰金剛》里幾個專有名詞。
帝王組織(Monarch),它的職責是追蹤神秘生物,在“怪獸電影宇宙”里,哥斯拉和金剛等怪物都是該組織發現的。而且該組織作為人類代表,加入到了怪獸大戰之中。特別是《哥斯拉2:怪獸之王》里,帝王組織聯手哥斯拉以獸制獸化解人類生存危機。
基多拉的頭顱,基多拉(Ghidorah)是東寶制作的哥斯拉系列電影中最具知名度的邪惡怪獸,被譽為“系列中最強反派”、“哥斯拉最大的對手”,外型特征為三個龍頭、兩條尾巴、背上有一對的巨大蝙蝠翅膀、無前肢只有后肢雙腿,全身披覆金色鱗甲,整體類似西方神話里的龍,口中可發射狀似閃電的引力光束。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里,它被哥斯拉打敗,身首異處。
APEX組織,只要記住這個組織是邪惡與反人類的即可。說句題外話,《哥斯拉大戰金剛》在拍攝期間采用的工作片名就叫做“APEX”。
“機械哥斯拉”,它是APEX組織使用基多拉的頭顱制造出來的人造怪物。這里再說句題外話,機械怪物這個概念,在東寶的平成宇宙里屢見不鮮,比如1990年代的機械金剛。筆者還要再吐個槽,本片中人類主角克制“機械哥斯拉”的手法十分兒戲——用威士忌燒毀主控制臺電腦主板——這就跟《流浪地球》里“湊巧”出現在吳京手上的伏特加一樣扯。

《哥斯拉大戰金剛》劇照
好在《哥斯拉大戰金剛》打得的確爽。在最近多部好萊塢大片再次改檔的檔口,本片的上映絕對是大片愛好者的福音,難怪在爛番茄網站上,專業影迷給出了100%的推薦值。2021年三四月的全球票房,就靠這兩大只了。

《哥斯拉大戰金剛》在爛番茄網站上的專業得分為10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