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初心之路丨盲人中醫師朱麗華:每次走下領獎臺,一切重頭來過

朱麗華接受澎湃新聞采訪
穿18元一雙的布鞋,每天的伙食費約20元,臥室里的陳設只有一床一柜——這是朱麗華。
捐款454萬元資助困難學生587人次、一次性拿出53萬元幫助困難群眾改造房屋、捐款7.5萬元為四川阿壩州鄉村小學買熱水器——這也是朱麗華。
浙江嘉興市64歲的盲人中醫師朱麗華以自己的模范行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2019年10月,嘉興市委發出《關于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市黨員認真學習朱麗華堅守初心,一心向黨的政治品格;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頑強品質;心有大愛,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懷;勇于擔當,奮發有為的崇高追求。

朱麗華診所里正在工作的盲人按摩師
20歲前,朱麗華的雙眼因兩次意外事故而失明。1980年代初,因病高位截癱的張海迪自學針灸技術和外語,無償為人治療、從事翻譯和文學創作的事跡重新點燃了朱麗華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在嘉興市民政局的幫助下,她參加了浙江省首屆中醫推拿培訓班。推拿是中醫的一個“入脈”,從小就想和爺爺一樣當中醫的朱麗華如愿以償。學成后,她被分配到嘉興市福利院醫務室工作,1998年通過考試、發表論文,從中醫士晉升為中醫師,成為嘉興第一個盲人中醫師。2008年,趁著體制改革的東風,朱麗華創辦了麗華中醫診所。
“在我無助的時候,是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給了我關愛和溫暖,我要將這份愛傳遞下去?!?月23日,朱麗華在診所里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表示。
麗華診所的技術人員都是盲人,只要有盲人想學技術,符合條件的朱麗華都免費教、免費安排吃住。這些年,她已經帶出100多名徒弟,絕大多數人從原來的家庭“包袱”成了家庭的支柱。

診所墻上掛著朱麗華與張海迪的合影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圖
1991年,朱麗華從廣播里第一次聽到“希望工程”,月工資58元的她拿出140元資助了云南的兩名貧困學生,此后又通過市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與貧困學生結對,數量越來越多。
“學生是充滿希望的。我不求回報,只希望他們以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也能傳遞愛心。”30年來,朱麗華共資助貧困學生587人次,累計捐款454萬余元。
她的捐款幾乎全部來自診所的收入。朱麗華沒有成家,沒有購置房產,至今還是集體戶口,與人一起住在診所的一個小房間,里面只有一張床、一個床頭柜、一個收音機。
“我每個月吃飯花五六百元,電話費比較多,要100多,衣服鞋子都不太買,布鞋36元兩雙,能穿好幾年?!敝禧惾A說,生活上要知足長樂,工作上要進取長樂,社會上要奉獻長樂,“自己少用一塊錢,就能多捐一塊錢。”
1990年,南湖革命紀念館館舍籌建,嘉興開展“我為南湖爭光輝”捐款活動,她捐了兩個月工資116元,“當時我還不是黨員,但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對黨感恩?!彼哪旰?,朱麗華加入中國共產黨。“我既高興又忐忑,怕自己達不到黨員標準,但我知道,進了黨的門,就要做好黨的人,責任感更強了?!彼f。2006年,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籌建,她捐款1萬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她繳納10萬元“特殊黨費”支援災區……
近年來,朱麗華先后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范”、“最美浙江人”,她說:“每次走下領獎臺,一切重頭來過?!?/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