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 +1
離開了Token,區塊鏈技術將一文不值嗎?
在持“區塊鏈無用論”的人當中,有些人抱持這樣一種邏輯:離開了 Token,區塊鏈技術將一文不值。
這些人認為區塊鏈技之所以讓人為之狂熱,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 Token 可以升值。區塊鏈本身缺乏價值,但 Token 自帶價值。
言下之意就是:區塊鏈沒用,只能用來炒幣。事實真的如此嗎?
1. Token 的本質
區塊鏈的本質是加密的數字憑證 。
從一定程度上講,普通人把區塊鏈與比特幣混為一談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區塊鏈的本質無非就是加密的數字憑證。
先前,我們習慣于把 Token 翻譯成“代幣”,這種叫法其實是不準確的。
貨幣背后是貨幣權,發行貨幣的權力必須屬于國家,所以 Token 翻譯成“代幣”有點一廂情愿。
它代什么都可以,就是代表貨幣比較難,因為沒有國家的授權和支持,在區塊鏈上發幣根本無法挑戰貨幣主權。
將 Token 翻譯成“通證”就相對溫和,也更加準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Token 是區塊鏈網絡上的一種記賬方式,由密碼學加持,在該網絡上可以自由流通。其最核心的一點,則是在生態構建過程中起到激勵作用。
最初階段,通證的獲得只能通過挖礦,即需要工作量證明。
之后衍生出權益證明。
對通證的忠誠與信賴,也是有價值的,只要一個人持有通證,便可以獲得相應的利息(幣),時間越長,中間沒有拋售,那么獎勵的利息就越多。
再后來是股份證明。
區塊鏈是需要推廣的,社區是需要維護的,光出力不出效果也不行,比如發帖,就要根據轉發量、點贊量、評論量等,來決定給作者多少 Token 作為獎勵。
然后就是對提供相應資源的獎勵。
比如提供帶寬、存儲空間,再比如為系統提供背書或站臺,如擔保、增信。以及直接提供最重要的資源——錢,當然也必須給予相應 Token。
2. Token 的特性
如何通過 Token 賺錢呢?
Token 可以用來投資、交易,不過投資的要義是安全。
如何保證本金安全?
這里引用了加密算法,它是區塊鏈應用和開發的關鍵,一旦加密方法遭到破解,區塊鏈的數據安全將受到挑戰,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將不復存在。
加密算法又可分為對稱加密算法和非對稱加密算法,區塊鏈中主要應用后者,它能同時滿足安全性需求和所有權驗證需求。
在加密和解密過程中,通常使用兩個非對稱的密碼,分別稱為公鑰和私鑰。
它們具有兩個特點:用其中一個密鑰加密信息后,只能用另一個對應的密鑰才能解密;公鑰可向其他人公開,私鑰則保密,其他人無法通過該公鑰推算私鑰。
通俗的理解,相當于把你的錢箱加了一把除你之外誰也打不開的鎖。
有了這個前提,才能保證整條鏈能夠正常運轉。而且,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相應的加密技術也在發展,比如能夠進一步確保安全的可分離介質和一體化錢包。
最后是資產的上鏈問題。沒有資產上鏈,發多少 Token 都沒有意義,炒來炒去炒的都是空氣。
Token 必須與資產、證明、身份、數據、業務、信息等,共同上鏈才有價值。
一家公司的資產既包括房屋、機器、設備等有形資產,也包括貨幣資金、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對企業來說都具有巨大的價值,然而在傳統的財務報表上卻無法體現。區塊鏈的出現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一切都可以用通證固化下來。
成為用戶即可獲得 Token,貢獻數據可以獲得 Token,貢獻創意也可以獲得 Token……
因為有了 Token,所有以往有價值但難以體現的資產都可以顯性地表達與自如流轉,只要它真的有價值。
3. Token 的價值
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一個特殊方式加密的公共數據庫,其最大的應用——Token 本身沒有價值。
之所以被炒起來,主要原因還是出在投機分子身上。
但其錯誤也非常明顯。區塊鏈如果沒用,為什么包括各國政府在內的各種力量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它呢?
事實上,自 Token 問世那天,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就已經落地。Token 不是自帶價值,而是承載著價值的量化互聯。
區塊鏈基于互聯網,是互聯網技術的分支,同時又自成一派。
它們的相同之處在于本質上都是一種傳輸協議:互聯網是做信息的傳輸協議,實現了信息的高效傳輸;區塊鏈則是做價值的傳輸協議,通過Token實現了價值的量化互聯。
前面說過,區塊鏈的本質是加密的數字憑證,但如果不進一步被用作價值的傳輸協議,那么它依然沒有多大意義。
而因為Token,它忽然變得意義重大起來。
首先,它是所有人都信任的憑證,不可篡改,可以交易、轉讓,同時不可銷毀,不可逆。
其次,它是價值的代表,并且只代表真實的價值。數據是價值,商業模式是價值,無形資產、有形資產等都是價值,任何價值都值得加密,都可以量化為相應的Token。
在數字經濟中,最有價值的是數據。當下與大數據沾邊的公司市值都很高,然而此類商業化公司卻經常非法利用用戶數據,將用戶數據資產私有化。
區塊鏈可以將屬于用戶的數據資產奪回來,以獲得未來經濟活動中所產生收益的分配權。例如,用公鏈的方式搭建個人的交易所,用數據交易來幫助個人把數據進行定價。
所以,Token 是體現物聯網核心價值的關鍵,Token 可以實現人和設備之間發生交易,設備與設備之間發生交易。
4. Token 的未來
Token 代表著區塊鏈能夠創造一種全新的價值交換體系。可以激活全新的物聯網,也幫助用戶去建立一個全新的人類數據時代。
未來是一個萬物產生數據,萬物產生收益的時代。目前,我們正處于從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過渡的階段。
簡單講,互聯網其實是一個信息的聚合的平臺,通過大量的內容聚合了大量的用戶。
這些用戶可以給互聯網提供大量的數據和價值,這些數據在早期是有利于互聯網整體普及的。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些數據的價值日益增加的同時,卻對消費者越來越不友好。
例如,百度的財報,去年收入1000個億,200多億的凈利潤,這些都是基于用戶的數據產生,但是消費者在這個過程當中不但沒有享受到好處,反而有可能還會收到一些垃圾信息。
未來,通過區塊鏈對數據進行確權,消費者將從傳統的被動的產品消費者和使用者,變成為數據的持有者。
人們跟互聯網巨頭的用戶關系也會發生改變,這是一種生產力與關系的改變。
如巨頭想要再利用用戶數據賣廣告時,需要得到用戶的認可,同時還要將大部分的收益分給用戶。
比如百度1000多億的收入,應該拿出一半以上返還用戶。否則用戶的信息都是加密的,你拿不到,拿到了則是非法的,得不償失,這是區塊鏈對于價值互聯網的重要意義。
在未來,免費不復存在,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所有的付出,都將得有回報;同樣,當我們得到所有服務的時候,我們也會需要付出相應的價值。
也只有到那時候,我們才可以說:“在你睡覺時,區塊鏈技術在幫你產生收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玩在中国,购在中国
-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多项法律草案
- 菲方非法登临铁线礁,我海警处置

- 云南白药:一季度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增长13.67%
- 尚品宅配:计划使用不超过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十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 歇后语,“芝麻开花”的后半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