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國人大代表王天琦:“十四五”開局要突出“源頭治理”
今年的全國兩會,作為一名生態環境部門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部署,份量很重。
比如,明確了“十四五”減污降碳、生態建設的具體要求,強調2021年要“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王天琦表示,倍受鼓舞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江蘇是經濟大省,同時在生態環保方面,也相應面臨著較大壓力。王天琦代表談到,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在理念方法上實現“三個轉變”:由倒逼發展向倒逼發展與激勵發展并重轉變;由攻堅作戰向攻堅作戰與治本作戰并重轉變;由指導監督向指導監督與自身高質量發展并重轉變。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1年將是“源頭治理年”,“我們將切實把源頭治理作為根本性舉措,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王天琦表示。
所謂“源頭治理”,狹義上理解,就是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結構調整,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澎湃新聞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近期將出臺關于加強源頭治理的工作意見。同時,將把去年的“環境質量月度會商會”,調整為“減污降碳、源頭治理月度例會”。
江蘇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也在持續好轉。據《現代快報》報道,王天琦代表在審議發言時,提到了兩篇報道,一篇講的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自2013年監測PM2.5以來,每天在固定時間、固定方位拍一張照片,記錄天空顏色變化。“通過2013年和2020年兩年拼起來的照片對比,非常明顯地看到,天空色調變得明亮,平均能見度從11公里提高到25公里。”王天琦代表說。
另一篇講的是南京市秦淮區的一條餐飲街,前幾年,老百姓投訴不斷,最多時1年有400多起。通過持續不斷地治理餐飲油煙,2019年9月至今,已連續18個月零投訴。
王天琦代表列舉了幾個“一升一降”的數據,更為直觀。2020年,江蘇GDP超10萬億,同比增長了3.7%,同時,PM2.5濃度下降了11.6%。
還有,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加1.7%,工業用電量同比增加1.6%,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平均削減3.9%,等等。
王天琦代表稱,下一步,江蘇生態環境系統將堅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把源頭治理作為根本策略,組織并推動實施綠色發展領軍企業計劃、工業園區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江蘇“環保臉譜”體系等“十項關鍵性舉措”,為高起點推進美麗江蘇建設,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作出更大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