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內(nèi)頂尖科學家齊出書,講解前沿科學重大成果
從“天眼”望天、“蛟龍”探海、“北斗”再上層樓,到“嫦娥”五號著陸月球、“奮斗者”號深潛馬里亞納海溝,“天問一號”逐夢火星……“十三五”期間我國科學前沿取得一批標志性、引領(lǐng)性重大原創(chuàng)成果。
近日,一套“科學家之夢”叢書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這套圖書是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guī)劃項目,聚集了一批國內(nèi)頂尖的科學家,其中包括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腦科學研究院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楊雄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邢志忠、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輝。目前出版的叢書第一輯含4冊,分別是《地外生命尋蹤》《探索腦的奧秘》《中微子振蕩之謎》《人類起源和遷徙之謎》。
這些“謎”看似與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卻可能與我們的未來息息相關(guān):探索地外生命也許能為我們找到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腦科學探索能夠讓人工智能更進一步,未來甚至可能出現(xiàn)變科幻為現(xiàn)實的“腦機接口”;中微子振蕩有助于解答宇宙起源之謎;用DNA探索基因密碼,撥開歷史中的迷霧,解答人類起源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還了解到,叢書第二輯也已在籌備中,計劃的主題有“傳感器與智能時代”“暗物質(zhì)暗能量之謎”“人工智能——美夢還是噩夢”“神經(jīng)遞質(zhì)與社會行為”等。

“科學家之夢”叢書
地球之外是否還有生命?
今年2月,“天問一號”已經(jīng)被火星捕獲。今年4月,“天問一號”將在火星實施軟著陸,降落一臺火星車到火星表面進行時長90天的探索工作。
地球之外是否還有生命?若有,他們在哪兒?是否具備了同人類相當,甚至更高的智能?有朝一日,我們能否與他們建立聯(lián)系?古往今來,人類對地外生命的思考與探索從未停息。《地外生命尋蹤》一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科學家們對這些問題的不斷認知。本書第一作者歐陽自遠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他是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見證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從無到有”,被譽為“嫦娥之父”。在這本書中,他和青年學者王喬琦以地球生命為模板,生動介紹了人類探尋地外生命的方法及歷程,并在最后對未來中國深空探測提出更高的期許。

《地外生命尋蹤》
腦機接口會變成現(xiàn)實嗎?
“腦機接口”這個詞并非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去年,國內(nèi)首例通過腦機接口實現(xiàn)讓72歲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喝可樂,特斯拉、SpaceX的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也一直在研究腦機接口,不過,目前腦機接口學科要實現(xiàn)工業(yè)應用,面臨控制理論的原則性限制與復雜性理論缺失兩個根本性難題。
《地外生命尋蹤》的兩位作者——腦科學研究院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楊雄里與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shù)研究院青年研究員肖曉在神經(jīng)科學領(lǐng)域有多年工作經(jīng)驗,基于對這一領(lǐng)域發(fā)展趨勢的分析,扼要介紹了其中的幾個重要分支——感知、記憶、意識研究的現(xiàn)狀和進展,由此引出若干重要問題的討論,如感知機制的新認識對哲學觀念的深刻影響、對記憶痕跡研究的曲折道路引出的啟示、世界之結(jié)——意識探究的困難,也指出了明日腦科學的主題將是破譯心智活動的本質(zhì)。本書還以相當?shù)钠懻摿斯婈P(guān)心的腦疾患診治、類腦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對社會有深遠影響的重大話題。

《地外生命尋蹤》
幽靈一般無處不在的物質(zhì)?
回顧諾貝爾物理學獎,有四次都頒發(fā)給了同一個領(lǐng)域的成就,那就是中微子。中微子到底有多“小”的問題,就如同暗物質(zhì)到底有多“暗”的問題一樣,都是當今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的未解之謎。更令人驚奇的是,中微子其實屬于宇宙的 “熱”暗物質(zhì),它們像幽靈一般無處不在,既是宇宙演化的參與者,也是宇宙演化的見證者。
中微子研究是當前粒子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與宇宙學研究中的熱門交叉研究方向,而中微子振蕩是當前中微子研究的熱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邢志忠遵循中微子物理學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在《中微子振蕩之謎》一書中介紹了中微子振蕩的唯象學和物質(zhì)效應,生動描述了大氣中微子振蕩現(xiàn)象及其發(fā)現(xiàn)過程、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和破解這一謎題的相關(guān)振蕩實驗,特別是在中國本土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大亞灣反應堆反中微子振蕩實驗,還簡要概括了一些與中微子相關(guān)的亟待解決的基本問題,希望引起學術(shù)界的重視并激發(fā)廣大青年學子和科普愛好者的興趣。

《中微子振蕩之謎》
DNA檢測真的能解答歷史迷案嗎?
“曹操墓”DNA檢測事件、347具中國遠征軍遺骸“回家”新聞都曾轟動一時,DNA檢測助力告破白銀連環(huán)殺人案也讓人記憶猶新。它們其實都和《人類起源和遷徙之謎》作者李輝以及他的團隊有關(guān)。李輝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分子人類學,從DNA 探索人類起源與文明肇始。
在《人類起源和遷徙之謎》一書中,李輝和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金雯俐就綜合化石、DNA、考古、語言、歷史等多個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帶領(lǐng)讀者跨越生命歷史和人類文明的長河,探索人類起源與遷徙,特別是中華文明中的族群演化與文明肇始之謎。比如:中國人的祖先是本土猿人還是來自非洲?蒙古人是匈奴人的后代嗎?“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嗎?夏朝真的存在嗎?曹操是不是真的姓曹?

《人類起源和遷徙之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