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國人大代表周善紅:建議在偏遠貧困地區推行“大病再診斷”
大病的誤診誤治,不僅給患者及親友帶來不必要的傷痛,還導致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對于困難家庭來說,更是增添了本可避免的經濟損失和精神痛苦。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董事長周善紅。
江蘇萬順機電集團董事長周善紅,是一名長期致力于扶貧開發事業、關注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全國人大代表。在走訪調研中發現上述問題后,他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于在偏遠貧困地區建立大病再診斷機制》的建議。
“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公共衛生知識的普及,公眾對健康與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提升。如何提高醫療診治水平,并在制度上最大限度地補齊誤診誤治這一短板,成為了我國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全面鞏固脫貧成果的關鍵性步驟?!敝苌萍t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說。
為此,我國不少地區已做了相關探索。比如,2015年以來,北京一家公益機構以開展精準醫療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為初衷,首創并推廣“大病再診斷”機制,組織以北京協和醫院為主的200多名一流醫學專家,與全國28個省份700多家貧困地區基層醫院合作,采用線下和線上遠程相結合的方式,先后為全國2萬多名初診大病患者提供了“再診斷”公益服務。
“其效果非常顯著?!敝苌萍t表示,該公益項目實施后,減少誤診誤治現象超過90%,降低醫保和自費開支30%-50%,邊遠、貧困地區的因病返貧現象因此出現明顯減少,得到了患者家庭的普遍歡迎。另一方面,“大病再診斷”舉措也間接提高了相關地區基層醫生臨床水平,給貧困地區提高醫療健康水平提供了另一種途徑。由于項目效果明顯,該機構榮獲2020年度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與此同時,亦有國際經驗可資借鑒。自1970年代以來,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險公司針對“大?。ㄖ丶玻┏踉\誤診誤治導致嚴重虧損”現象,而推出“再診斷”(Second Opinion)制度,要求保險客戶在初診診斷為大病后,必須前往指定醫療機構進行“再診斷”。幾十年來,取得了誤診率下降,醫保開支減少,醫患矛盾舒緩等多方面的成效。
“這些實踐都表明,在我國逐步推廣實施‘大病再診斷’的理念和制度,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周善紅說。
周善紅認為,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因病返貧,“建立健全偏遠地區大病再診斷遠程會診機制”應該成為今后的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之一。
為此,周善紅建議,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要求,由國家衛健委、醫保局等部門,共同調研在我國建立“偏遠貧困地區大病再診斷”制度的可行性,并選擇具備條件的相關機構與合適的地區先行試點,以此積累經驗、完善制度,鞏固脫貧成果,助推已脫貧地區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改善。
“不少已脫貧地區交通不發達,老百姓進城看病不便,尤其是部分偏遠山區的鄉鎮醫療水平不高,這些地方的農民得了疑難雜癥去大城市三甲醫院,面臨路途遠、掛號難、費用負擔重等問題?!睘榇耍苌萍t建議,利用大城市醫院專家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為偏遠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開展“大病再診斷”,并將診斷費用納入醫保范圍,讓邊遠地區的疑難雜癥病患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權威的醫療服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