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雷冬竹代表建議:普及現場救護,救護車裝ETC專號免通行費
身邊的人突然出現呼吸心跳驟停,你能現場進行救護嗎?全國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今年提交了一份《關于立法加強現場救護的建議》。她從解決 “不會救”和“不便救”的角度,提出了相關建議。如普及民眾現場救護培訓,重點培養公共交通工具的司乘人員、教師、導游、警察、保安等公共服務崗位的人員和企業事業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等人的急救知識,按人口配置標準完善的救護車,在公共場所推廣配置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設備。
雷冬竹介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呼吸心跳驟停發生率超過40/10萬,由于在4~6分鐘的黃金時間內得不到有效的現場救護,醫療搶救成功率不到1%。現場急救重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爭分奪秒,卻普遍存在“不會救、不便救”問題。
她認為,群眾不會用、不敢用急救技能和急救設施是最突出問題。公眾急救培訓不足,經過系統培訓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公眾比例僅有2%,遠低于發達國家40%以上的水平,不會救導致患者錯過救治的黃金期。另外,縣二級急救網絡急救專業隊伍不穩定、不優化,操作技能、急救素質提升緩慢,致使規范的現場救治難以得到有效落實。
而“不便救”,一方面,配置標準完善的救護車、重點公共場所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等院前急救設備設施配置匱乏且城鄉不均衡。如郴州市救護車數量107 輛,一級急救網絡的中心城區平均1.76萬人就擁有 1 輛救護車,而二級急救網絡的縣(鄉)鎮4.25萬-11.16萬人擁有 1 輛救護車,低于國家標準每 5 萬人配置 1 輛救護車的要求。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被譽為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只要在“黃金4~6分鐘”內正確使用,便有50%的機會挽救生命。目前深圳在全公共場所安裝3500臺AED,長沙約50臺,大部分城市未在公共場所安裝AED。另一方面,救護車優先放行綠色通道不通暢。目前,國家層面還沒有救護車免收通行費用的依據。
雷冬竹介紹,2020年11月1日《湖南省現場救護條例》實施,湖南省成為全國首個為“現場救護”單獨立法的省份。《條例》從構建急救知識技能普及網絡、完善急救設施設備、鼓勵保護救人者善舉等方面出發進行支持引導,構建“現場-院前-院內”急救全鏈條的法制保障。對于進一步規范公民有效開展現場救護,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患者意義重大。
據此,雷冬竹建議推廣湖南經驗,加快國家層面現場救護立法,通過立法,解決 “不會救”。普及民眾現場救護培訓,重點培養公共交通工具的司乘人員、教師、導游、警察、保安等公共服務崗位的人員和企業事業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等人的急救知識;現場救護教育從娃娃抓起,增強學生自救互救能力。規范急救醫護人員培養,持證上崗,定期考核淘汰,編制、薪酬、職稱優先傾斜基層急救醫護人員。 同時,解決 “不便救”。按人口配置標準完善的救護車;在公共場所推廣配置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設備;救護車安裝ETC專號免收道路通行、過橋和停車費用,保障急救道路暢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