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萬條數據為您量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協作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川渝兩地發展,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川渝各部門、各市州區縣、各領域爭分奪秒開展破壁行動,進行了一系列交流、互動、簽約活動,簽署合作協議近300個,幾乎每天都要 “握手”一次。
一年以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推進情況如何?哪些地區更積極?哪些領域更熱門?川觀智庫聯合四川大學人力資本開發研究所對川渝地區61個市級以上政府官網進行定向數據采集,從79053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的新聞與文件中通過機器、人工清洗、整理,最終為1107條有效關系信息進行標簽處理,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法對文本內容進行數據量化分析,發布《2020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協作度量化研究報告》。

從川渝朋友圈內的城市協作活躍度來看,四川地區成都,資陽、內江、瀘州和廣安等市州對外社交較為活躍,交流合作的次數均超百次。重慶的榮昌、大足、永川、渝北、合川、潼南及北碚等與四川毗鄰區縣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行動頻繁。

縱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的主要領域,其中文化旅游、機制體制和公共服務是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的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但是,相較于其他合作領域的如火如荼開展,“對外開放”環節的合作相對較少,未來還應當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上進一步著力,實現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暢通發展。
為提升數據資源的價值,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特以市州區縣為單位,開放該報告中涉及到川渝交流各個維度的相關數據,以期川渝朋友圈未來的協作度更深、互補性更強。
川觀智庫
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
四川大學人力資本開發研究所
聯合出品
策劃:胡彥殊、熊筱偉、高敬、黃愛林、劉志杰、張舟
數據、文案:黃愛林、朱煒琳、呂紫倩(實習)、曾楚涵(實習)、羅含冰(實習)、楊柳(實習)、邊子捷(實習)、符瑜(實習)
設計:何濤、高弘
特邀學者: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羅哲
西南交大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教授韓文麗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單學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