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年換了20份工作,到底什么適合我?
原創 塔門 塔門 收錄于話題#大家怎么了7個

你對自己的工作有足夠的耐心嗎?
日本學者千石保在《「認真」的崩潰》一書中提出,努力、忍耐、自我犧牲一度是日本在二戰后的社會倫理,但隨著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的轉變,「忍耐」的價值觀逐漸瓦解,年輕人失去耐心,要自我、要快樂。
現在,像作者在 1997 年預測的,經濟發展后的中國同樣出現了「『認真』的崩潰」,人們「忍耐」的意愿隨代際遞減,年輕人不愿委屈自己,在職場上糊弄不喜歡的工作,做斜杠青年,頻繁跳槽,人們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從 70 后的 51 個月減少到 95 后的 7 個月。
一份 2019 年的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白領認為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值得,多數人奉行「短期主義」的工作理念,認為升職加薪最快的途徑就是跳槽。
所以,年輕人為什么要頻繁換工作?他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以及,它值得過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2020 職場人跳槽觀察》發現,過去五年,中國 35 歲以下白領的跳槽周期平均從 23 個月縮減到 20 個月。年輕人對待工作一方面是不耐煩、不忠誠,另一方面,當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工作的選擇變得更慎重。無論是希望公司「把人用好」,還是覺得「內心特別空虛,不知道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認為一份工作「無趣」、「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變得更高。
辭職當然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事,但我們或許可以想想,安穩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下,我們要承擔什么后果?哪些問題是換工作難以解決的?如果大多數人都喜歡跳槽,那么工作會出現什么變化?我們工作的意義是否變成了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1、領英《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https://www.linkedin.com/wukong-web/articleShare/6432915156765904896
2、智聯招聘《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869079.html
3、BOSS直聘《2020職場人跳槽觀察》,https://finance.ifeng.com/c/82p44MIrfce
作 者 | 鐘宛彤、郭雅瓊
編 輯 | 王朝靖
設 計 | 戚桐琿

談談
你對工作有哪些不能忍耐的事?
原標題:《三年換了20份工作,到底什么適合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