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探案丨咳嗽咳痰30年,這次的病原體好像不一般

2021-01-1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黃英男 金文婷等 SIFIC感染官微

作者:黃英男 金文婷 馬玉燕

審閱:胡必杰 潘玨

一、病史簡介

患者男性,57歲,江蘇人,2020-11-05入住中山醫院感染病科。

主訴:咳嗽咳痰2月。

現病史:

2020-06-01 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無發熱、氣促等,就診社區醫院,行胸部CT見兩肺散在感染,右肺中葉為主;予頭孢類+左氧氟沙星抗感染3周余;2020-06-29復查胸部CT:兩肺感染性病變,右肺中葉節段性實變伴支擴,較治療前新增左側少許病灶。

2020-07-03 就診于當地市中醫院查血常規:WBC 5.34*10^9/L,N 60.7%,痰涂片及培養陰性,予莫西沙星、哌拉西林抗感染,癥狀無好轉;2020-07-09 行支氣管鏡:各級管腔未見明顯狹窄及新生物,右肺上葉較多分泌物;灌洗液mNGS:尖端賽多孢(種嚴格序列數60)。考慮合并真菌感染可能,予伏立康唑0.2g bid+環丙沙星抗感染,2020-07-27 復查胸部CT較前相仿。2020-08-04患者咳嗽咳痰癥狀好轉,2020-08-07出院,繼續口服伏立康唑抗真菌。

2020-09-07復查胸部CT:兩肺多發支氣管擴張伴感染,右側較07-27大致相仿,左側有新增病灶。09-12考慮抗真菌效果不佳,停用伏立康唑。

2020-11-04 就診我院,查血常規 WBC 5.38X10^9/L,N 62.2%;ESR 18mm/H;CRP 2.6mg/L;T-SPOT 4/4(陰性/陽性對照0/778),血隱球菌莢膜抗原、G試驗均陰性,為進一步診治入院。

既往史:支氣管擴張病史30余年;2002年曾患肺結核,抗結核1年半。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病史。

二、入院檢查(2020-11-05)

【體格檢查】

T:36.8 ℃ P:82 次/分 R:22 次/分 BP:136/97mmHg。

精神可,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雙肺未及干濕啰音,心律齊,腹軟,無壓痛,雙下肢不腫。

【實驗室檢查】

血氣分析(不吸氧):PaO2 69.0 mmHg,PaCO2 20.0 mmHg。

血常規:WBC 6.87X10^9/L,N 75.7%,HB132g/L,PLT 219X10^9/L。

炎癥標志物:ESR 47 mm/H,hs-CRP 16mg/L,PCT 0.03 ng/ml。

生化:ALT/AST/AKP/GGT 8/17/90/20 U/L,sCr 86 μmol/L。

Ig定量:IgE 271 IU/ml,IgA、IgG、IgM正常。

自身抗體、腫瘤標志物均陰性。

細胞免疫:CD4/CD8 1.7,CD4 323 cells/μl,CD8 185 cells/ul。

【輔助檢查】

胸部CT(2020-11-05):兩肺多發結片灶(部分GGO),炎性病變可能,兩肺局部支擴伴感染。

三、臨床分析

病史特點: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及少量痰血;炎癥標志物輕度升高,胸部CT見兩肺支氣管擴張伴感染;常規抗感染效果不佳;支氣管鏡灌洗液mNGS提示尖端賽多孢菌,伏立康唑治療后吸收不明顯,既往有支氣管擴張病史,診斷及鑒別診斷考慮如下:

1、支氣管擴張伴感染,病原學考慮如下:

真菌感染:患者慢性病程,肺泡灌洗液提示尖端賽多孢菌,需考慮真菌感染可能。但尖端賽多孢菌廣泛存在于環境中,主要感染免疫抑制人群,本患者伏立康唑治療后效果肺部滲出吸收不明顯,不排除檢測結果為污染菌可能,需進一步完善痰涂片+培養、痰mNGS檢測等進一步明顯病原體。

細菌性肺炎:患者有支氣管擴張病史,需考慮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細菌感染,但患者喹諾酮類以及哌拉西林治療后無明顯好轉,為不支持點,但也不排除為耐藥菌感染。可進一步完善痰培養等檢查尋找病原學依據。

分枝桿菌感染:患者慢性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既往曾有肺結核病史,需考慮結核及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但患者TSPOT.TB陰性,影像學表現無典型粟粒性病灶或樹芽征等,外院肺泡灌洗液未提示檢出相關序列,支持依據不多,入院后可反復送檢痰抗酸涂片及分枝桿菌培養、痰mNGS進一步尋找分枝桿菌感染依據。

諾卡菌、放線菌:二者均可以引起慢性感染。諾卡菌感染一般發生于免疫抑制者,弱抗酸染色陽性;放線菌是人體正常菌群,感染可發生免疫正常者,多為混合感染的一部分;病灶為特征性的堅硬的炎性包塊,需依據病理診斷。可進一步完善病原病理學檢查以明確。

2、肺腫瘤合并感染:中年男性,反復咳嗽咳痰,痰中帶血,需警惕肺腫瘤引起支氣管阻塞合并感染可能,但患者腫瘤標志物不高,外院支氣管鏡未見明顯新生物,無明確腫瘤提示,暫不考慮。

四、進一步檢查、診治過程和治療反應

2020-11-06 留取痰標本送檢微生物涂片+培養全套。

2020-11-07 留取痰標本送檢mNGS。

2020-11-10 留取痰標本送檢微生物涂片+培養全套。

2020-11-11 行支氣管鏡:氣管及各支氣管管腔通暢,粘膜光滑。于右中葉內側段行肺泡灌洗,灌洗液送微生物涂片+培養全套及mNGS檢測。

2020-11-11 痰mNGS (11-07送檢,科研標本檢驗略有延遲) :檢出尖端賽多孢霉序列(種嚴格序列數30)。予伏立康唑200mg q12h抗真菌治療。

2020-11-13 痰(11-06送檢)曲霉培養陰性。

2020-11-14 痰(11-10送檢)和支氣管灌洗液(11-11送檢)曲霉培養均報告尖端賽多孢生長。灌洗液(11-11送檢) mNGS檢出尖端賽多孢霉序列(種嚴格序列數108)。

2020-11-17 測伏立康唑谷濃度0.8mg/L。次日調整用藥為伏立康唑300mg q12h;痰(11-13送檢)曲霉培養:尖端賽多孢陽性,

2020-11-22 復查伏立康唑谷濃度2.4 mg/L。患者訴咳嗽咳痰明顯好轉。

2020-11-26 予出院,繼續伏立康唑300mg q12h口服

出院后隨訪

2020-12-11門診隨訪,患者訴咳嗽咳痰進一步好轉,未再出現痰血。胸部CT:兩肺多發結片灶(部分GGO),兩肺局部支擴伴感染,較前片20-11-06右下肺病灶有吸收。

2020-12-15送檢痰曲霉培養,12-18仍未見生長。目前繼續治療中……

五、最后診斷與診斷依據

最后診斷:

支氣管擴張伴感染(尖端賽多孢菌引起)

診斷依據:

患者中年男性,有支氣管擴張基礎;慢性病程,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及少量痰血;炎癥標志物輕度升高,胸部CT見兩肺支氣管擴張伴感染;一般抗感染效果不佳;反復痰培養、灌洗液培養及mNGS示尖端賽多孢菌;外院抗真菌效果不佳考慮跟藥物濃度低有關,調整伏立康唑劑量后癥狀好轉,炎癥標志物下降,復查CT病灶吸收,故支氣管擴張伴尖端賽多孢菌感染診斷成立。

六、經驗與體會

尖端賽多孢菌是賽多孢子菌屬中引起人類感染的主要病原體,該屬其他成員還包括微孢假阿利什菌,橙黃賽多孢子菌,波氏假阿利什菌(波氏賽多孢子菌,有性型尖端賽多孢子菌)和德氏賽多孢子菌。不同的菌種藥敏性不同,故需鑒定到種。尖端賽多孢菌在環境中廣泛分布,如沼澤,池塘,土壤里等等。

尖端賽多孢菌可以引起肺炎,播散性感染及溺水患者的腦膿腫。感染主要通過吸入分生孢子引起,也可以通過皮膚或眼睛直接接種引起。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尖端賽多孢菌主要引起局部感染,如足菌腫以及角膜接觸引起的角膜炎;對于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實體器官或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以及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尖端賽多孢菌具有血管侵襲性,可引起肺炎及廣泛播散的膿腫。在移植患者中,尖端賽多孢子菌為非曲霉性真菌感染常見機會性真菌病原體,占25%,僅次于毛霉和鐮刀菌。本患者無腫瘤等免疫抑制基礎,但肺部存在支氣管擴張,局部免疫力有下降,可能是尖端賽多孢均感染的重要因素。查閱文獻,囊性纖維化及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患者均有本菌感染的報道。

尖端賽多孢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癥狀不具有特異性,常為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絲等,重癥可有發熱咯血等癥狀。影像學上,結節、空洞和肺葉浸潤是常見的表現,與曲霉感染類似。診斷依賴于受累組織中的生長,以及病理學檢查證實組織中有隔菌絲的侵襲:由于組織中賽多孢菌屬與曲霉難以鑒別,故培養證據必不可少。由于環境病原體可能僅為污染或定植,組織入侵的證據也是必要的。本患者新進有咯血癥狀,影像學提示病灶進展,反復病原學檢測均僅提示本菌(培養半定量結果為1+~2+),伏立康唑治療后好轉,尖端賽多孢菌感染證據充分,唯一缺憾為未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侵襲性尖端賽多孢菌感染死亡率約為50%。尖端賽多孢菌對兩性霉素,棘白菌素和部分唑類具有耐藥性。伏立康唑是賽多孢子菌屬的首選藥物,泊沙康唑也可以用于該感染。基于體外數據,伏立康唑聯合特比萘芬具有協同作用。伏立康唑治療期間,藥物谷濃度需大于2mg/L,用藥時間至少6個月,但有效率因感染部位而異。本患者外院用藥時間較短,未及病灶明顯吸收即停藥,導致患者病情反復。我院進一步明確病原學診斷,并通過藥物濃度檢測調整用藥劑量后,患者病情明顯好轉。

近年來,中山醫院感染病科共收治4例尖端賽多孢菌感染患者,宏基因二代測序(mNGS)均快速精準地檢出了該病原體的核酸序列,除1例因入院前已使用伏立康唑治療外,其余3例均經過我院真菌培養驗證,顯示出很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尤其是對于本患者外院伏立康唑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明確的病原學診斷給治療增添了信心,指導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由于本病原體感染不常見,臨床通常對其認識度不高,希望能通過本例患者提高各位同道對本病原體感染的警惕。

參考文獻

[1] Michaela Lackner, G Sybren deHoog, Paul E Verweij, Species-specific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patterns of Scedosporium and Pseudallescheria species. 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2012; 56:2635-2642.

[2] Sharon C-A Chen, Christopher CBlyth, Tania C Sorrell. Prognostic factors in 264 adults with invasiveScedosporium spp. and Lomentospora prolificans infection reported in theliterature and FungiScope,Crit Rev Microbiol. 2019;45(1):1-21.

[3] Sharon C-A Chen, Christopher CBlyth, Tania C Sorrell, et al. Pneumonia and lung infections due toemerging and unusual fungal pathogens.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32(6):703-716.

[4] Leah Cuthbertson, Imogen Felton, PhillipJames, et al. The fungal airway microbiome in cystic fibrosis and non-cysticfibrosis bronchiectasis. J Cyst Fibros. 2020; S1569-1993(20)30163-6.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金沙城百家乐大赛规则| 包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和| 网络百家乐可信吗| 大连百家乐商场| 大发888屡败屡战| 云博备用网址| 柘荣县| 任我赢百家乐官网自动投注分析系统 | 曼哈顿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必胜| 百家乐官网园云鼎娱乐网| 百家乐视频世界| 威尼斯人娱乐城优惠| 豪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试玩活动| 星际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庄闲对冲| 百家乐路单打法| 大发888游戏平台17| 赌场百家乐官网规则| 至尊百家乐奇热| 皇冠百家乐| 24山是什么意思| 威尼斯人娱乐场送18| 百家乐官网注码论坛| 百家乐博彩资讯论坛| 百家乐官网平六亿财富| 永利高娱乐| 钱隆百家乐官网软件| 百家乐牌壳| 百家乐官网真人娱乐场开户注册| 梦幻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论坛| 全讯网新宝2| 长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打百家乐官网的技术| 威尼斯人娱乐场 新葡京| 百家乐官网赌博凯时娱乐| 宝马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网站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