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姜竟然是抗炎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了新思路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收錄于話題#最新研究182個
zhongzhong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Yun
導言:《密歇根州醫學雜志》(JCI Insight)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姜根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6-姜油醇具有抗炎作用,可治療小鼠的免疫性疾病。
炎癥是機體對于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癥狀,任何能夠引起組織損傷的因素都可成為炎癥的原因,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癥,也可以非感染性炎癥。
炎癥時,血液中白細胞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種類和數量上,這些變化常能反應不同的感染因素,感染程度和機體的抵抗體。如化膿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癥時,機體的正常反應是血液中粒細胞總數增加并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眾所周知吃姜對身體好,因為生姜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但是一直沒有科學依據來證明。
最近有研究人員在《密歇根州醫學雜志》(JCI Insigh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nti-neutrophil properties of natural gingerols in models of lupus”的論文,發現姜根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6-姜油醇具有抗炎作用,可治療小鼠的免疫性疾病。

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紅斑狼瘡(一種侵害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疾病)及與之相關的抗磷脂綜合癥。抗磷脂綜合征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臨床上的特征主要是動靜脈血栓的形成,反復習慣性自發流產以及血小板減少等,臨床上會查抗磷脂抗體。抗磷脂綜合征好伴發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見是系統性紅斑狼瘡。
這兩種疾病都會引起廣泛的炎癥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損害器官。在患有抗磷脂綜合征或紅斑狼瘡的小鼠中,6-姜油醇可阻止中性粒細胞的釋放。
作者Ramadan Ali博士說:“當自身抗體與嗜中性粒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相互作用時,就會形成這些粘性的蜘蛛網狀結構。”
根據Ali的說法,這些網在狼瘡和抗磷脂綜合征的發病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觸發自身抗體的形成并有助于血管凝結和損害。
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是:“姜的抗炎特性會擴展到嗜中性粒細胞嗎?”
Ali發現給予6-姜油醇后,小鼠的NETs(中性粒細胞胞外殺菌網絡)水平較低,它們產生凝塊也大大降低,并且6-姜油醇抑制了中性粒細胞中的白細胞酯酶,進而降低了嗜中性粒細胞的活化。
但是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無論小鼠是否患有抗磷脂綜合征或狼瘡,它們的自身抗體都減少了。
盡管這項研究是在小鼠模型中進行的,但Ali和Knight認為,研究數據表明6-姜油具有抗中性粒細胞特性,可以保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進展,這促進了臨床試驗的發展。
對于患有抗磷脂綜合征或紅斑狼瘡患者來說,這種生物活性化合物不是主要療法,但研究小組對這種天然補充劑是否可以幫助那些罹患疾病的患者比較感興趣。
患有抗磷脂綜合征或紅斑狼瘡患者可以服用血液稀釋劑,如果有一種天然藥物可以達到減少血塊的作用,從而減少自身抗體,豈不是一種新抗炎療法!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ginger-counters-autoimmune-diseases-mice.html
【2】http://dx.doi.org/10.1172/jci.insight.138385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