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丈夫常在外喝酒不回家,妻子患產后抑郁掐死1歲兒子被判無期
丈夫經常外出喝酒不回家,吉某某因此不滿,常和其爭吵。2019年的一天,因丈夫不回家又聯系不上,吉某某竟親手掐死了年僅1歲4個月的兒子……這是發生在四川西昌的一起離奇的故意殺人案。
案發后,經西昌市公安局鑒定:根據法醫學尸體檢驗情況,結合現場勘查,孩子系因被掐壓頸部致機械性窒息死亡。后經司法鑒定:吉某某患有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發作,案發時處于患病中,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2019年年底,涼山州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吉某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一審判決后,吉某某不服,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審刑事裁定書
吉某某在上訴中提出,丈夫對家庭漠不關心,造成其產后抑郁,在發病期間產生厭世情緒而犯罪,有自首情節,原判量刑過重,請求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刑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悲劇發生:
丈夫常在外喝酒不回家
夫妻多次爭吵,她親手掐死1歲兒子
吉某某,1998年出生,四川省西昌市人,她與丈夫俄某于2017年5月結婚,兒子于當年10月出生。吉某某稱,她和丈夫平時關系還不錯,但自從生了孩子之后,丈夫就經常出去喝酒不回家,“我們經常吵架,一個月內會有兩三次”。
2019年2月21日,丈夫俄某上班后沒有回家,她一直聯系不上,“打了四五個電話,他一直不接電話,我就開始心煩。”當日晚上9時許,她便帶上1歲4個月的兒子,花了300元包車從布拖縣城來到西昌。
“早上9點過,我醒來又給我老公打電話,但還是不接……直到中午12點,我再一次打電話,他依然沒有接。”2月22日中午,吉某某因無法聯系上丈夫非常氣憤,便產生了掐死兒子然后喝農藥自殺的念頭。
隨后,吉某某帶著兒子乘坐公交車至西昌市,步行至樟木箐鄉樟木大橋附近的磨棋山上,“我在山上想了十幾分左右,一直在想活得太累了,還不如死了算了。后來,我就蹲下來,用右手把兒子掐死在自己的懷里……我抱著兒子的尸體在原地坐了半個小時左右,期間一直在想去喝農藥自殺”。
之后,吉某某將兒子的尸體用隨身攜帶的背帶蓋上,又在附近找了一塊棉布蓋住尸體,隨后下山。“在公路邊,我給爸爸打了個電話,給他說了整個事情,然后我說要去自殺,爸爸就叫我和他見一面。見面后,爸爸叫我去自首,他已經報警,我也答應了。后來,長安派出所的民警也來了,把我帶到長安派出所接受調查”。
經西昌市公安局鑒定:根據法醫學尸體檢驗情況,結合現場勘查,孩子系因被掐壓頸部致機械性窒息死亡。
■司法鑒定:
患有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發作
案發時處于患病中
“我沒有過病史,但是我覺得我自己有抑郁癥,總是很容易發脾氣,不信任任何人,但這都是我想的,沒有去醫院做過檢查。”吉某某供述中辯解道。
吉某某稱,因為丈夫經常在外面喝酒不回家,兩人時常吵架,甚至打架。“我們最近一次打架,他把我的腰部打傷了;最近一次吵架是因為我打電話問他下班沒有,他就開始兇我,說下班了自己知道回來,不用打電話催,所以我們就在電話吵了起來”。
“我以前有過輕生的行為。”吉某某還稱,2018年八九月的一天,因為丈夫經常不回家,她在西昌市街上買了農藥,回家服下,“后來,我想著我的孩子時就不想死了,我給媽媽說了情況,就到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搶救,住院一天后出院。丈夫經常不接我的電話,一直不回家啊,所以我就產生了把孩子掐死然后自殺的念頭”。
“她給我們說過她得了產后抑郁癥,我不清楚她有沒有去醫院檢查。”吉某某的妹妹證言證實,她知道在2018年姐姐因為丈夫經常不回家,吃過一次農藥,后在醫院搶救過來了。
不過,丈夫俄某稱,他和妻子平時關系還是好的,有時候會吵架,但從來沒有打過架。“我妻子平時很容易生氣,其他沒什么。鬧的最大的一次是在幾個月前,有一天早上我準備去上班,她就翻看我的手機,說我快手上關注的全是女生,就很生氣,我也沒有管她就去上班了……”事發前幾天,妻子沒有異常。“2月20日我們一家三口還一起去買菜,21日早上我去上班,下班后我就去昭覺縣城和一些朋友吃火鍋,當天晚上10點左右回到布拖縣城歌城喝酒,當天晚上沒有回家”。
經攀枝花第三人民醫院司法鑒定意見書證實,吉某某患有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發作,案發時處于患病中,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法院判決:
構成故意殺人罪
一審判無期徒刑,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涼山州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吉某某因家庭矛盾產生厭世情緒,以掐脖的方式非法剝奪其幼子生命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吉某某自動投案并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應當認定其自首,可以對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吉某某患有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發作,案發時處于患病中,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吉某某犯罪情節惡劣,后果嚴重,但綜合考慮本案的引發原因、被告人案發時精神狀況,以及其所具有的量刑情節,決定對其從輕處罰。故辯護人所提吉某某有抑郁傾向、有自首情節的辯護意見與查明事實基本相符,涼山州中級人民法院予以采納。由于吉某某的犯罪行為造成了被害人家屬的經濟損失,應由吉某某承擔賠償責任。
涼山州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吉某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賠償俄某喪葬費、交通費、誤工費等3.5萬余元。該院判決后,吉某某不服,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吉某某上訴提出:本案因家庭矛盾引發,丈夫對家庭漠不關心,造成其產后抑郁,在發病期間產生厭世情緒而犯罪,有自首情節,原判量刑過重,請求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吉某某故意殺人罪二審刑事裁定書。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心理專家:
觀點1
患者應先自我關懷
家人的呵護和關心也尤為重要
據媒體公開報道,來自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出現諸如悲觀絕望、煩躁不安等抑郁情緒的產婦比例為50%至70%,其中發展到抑郁癥的產婦有10%至12%,這一比例幾乎是普通群體抑郁癥患病率的兩倍。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羅利爽表示,抑郁癥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心境障礙,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減少,俗稱“三低”為主要特征。吉某某患抑郁癥,肩負獨自照顧孩子的壓力,加上丈夫對家庭的疏離,最終導致慘劇發生。
“因為身體激素的劇烈變化、角色適應不良及其他社會原因,女性在產后容易陷入抑郁情緒,甚至患上產后抑郁,出現抑郁、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癥狀。”羅利爽表示,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抑郁癥患者首先要自我關懷,當察覺自己超過兩周持續存在難以調節的內心痛苦感受,要及時就醫、及時求助,正確看待情緒問題,及時到專門的心理機構接受專業的心理指導。
“同時,家人的呵護和關心也尤為重要。”羅利爽認為,“被理解、被寬容對待的感覺對抑郁患者尤為重要,如果家人苛責,可能造成患者強烈的內疚,家人要對患者有更多的包容、理解。”
羅利爽最后提到,“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關懷產后女性,并不是取締她母親的角色,而是全力支持她、關愛她,讓她成為一個勝任的母親,這可以幫助產后女性盡快適應角色,應對抑郁情緒。”
觀點2
女性需關注兩個特殊時期
一是產后,二是更年期
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心理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鄭佳雯表示,抑郁患者逐年增加,并呈現出低齡化的態勢,抑郁是生物、社會和心理的共同作用。
“在生理因素方面,女性患病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女性需要關注兩個特殊時期,一是產后,二是更年期。”鄭佳雯分析,案例中的當事人吉某某稱自己有產后抑郁,是因為產后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導致情緒波動明顯,如果情緒得不到及時處理,抑郁就會加重,吉某某之前就曾經有過自殺的想法。
鄭佳雯還分析,在性格因素方面,一個人如果自身性格較為極端或者神經質,也容易誘發產后抑郁。比如,吉某某聯系不上老公產生殺孩子的想法就是一種明顯的偏執。另外,社會因素方面,比如夫妻關系、同事關系、同學關系不和睦也是導致抑郁的因素之一。老公不顧家不管孩子,吉某某在抑郁情緒下還要一個人照料孩子,不管從精力、經濟還是生完孩子角色的轉變,都是誘發悲劇的原因。
她表示,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一系列心理問題也相伴而生。比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生活和工作邊界越來越模糊。我們越來越累、越來越忙,和家人的溝通越來越少,加之心理知識普及度不高,心理治療資源的匱乏,產生負面情緒卻得不到有效釋放,這些負面情緒只好被自己壓抑下來,久而久之,情緒疊加就形成了抑郁。
鄭佳雯建議,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平時處理情緒的方法已經無效,請你務必告訴身邊人;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的身邊有人不經意說自己抑郁了,請不要當作玩笑,而是傾聽,并建議對方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感覺自己有抑郁傾向,一定要尋求專業機構或心理專家疏導,這一辦法最有幫助。
(原題為:《丈夫常在外喝酒不回家 90后媽媽掐死1歲兒子被判無期 專家:產后抑郁要尋求專業幫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