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部:將圍繞數學物理等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級的科學研究基地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21年重點任務當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被列為八大重點任務之首。如何理解這一任務?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科技部又將如何落實推進?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對科技部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國家作為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更為凸顯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首,突出強調了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這與當今科技發展規律和國家經濟發展需求有著密切關聯。

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 許倞:我覺得這個迫切性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今天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這個使得我們看到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的組織者作用需要更大地發揮,因為今天的科學研究更多的體現在大規模的這個交叉學科以及這個產學研的這種合作,所以政府的作用非常,進一步凸顯,另一方面呢,國際形勢的,外部形勢的變化也使得我們看到,我們國家在關鍵領域,在面臨國家產業安全,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領域我們還存在著一些我們的科技力量不夠聚焦,還難以滿足我們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這個需求。

加強基礎科研建設,發揮各類創新主體的作用
科技部相關人員介紹,以國家戰略任務為依托,接下來要繼續發揮國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的作用。加大鼓勵基礎研究投入,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 許倞:中央要求我們要抓緊啟動十年基礎研究行動計劃,那么我們將圍繞數學物理等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級的科學的,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基地,這樣的話呢從基礎研究,從國家的研究機構的強化,以及到這個強化企業的戰略科技力量,從整體上來提高國家創新集體的效益。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還是要持續深入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改革部門,放管服最大限度地釋放這個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激發人員的創新積極性。這里邊在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提出在科技界自身也要進一步加強學風作風建設來營造,來更好地發揮科學精神,以科學的態度尊重自然科學尊重科學規律來推動我們國家科學研究向更健康發展。

布局重點領域,解決”卡脖子”難題
從創新方向來看,實施“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的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將進一步解決一系列卡脖子問題,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也牽動百姓民生。

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 許倞:我覺得科學技術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長遠的,也是在短期內是非常關鍵的,比如說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間),那么我們按照這個面向人民生活健康,在重大傳染病防治,慢病的這個防治以及這個老齡化社會的應對方面科技都可以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對于未來的這個我們國家整個的發展,比如說新技術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量子科技,腦科學這些技術對我們國家長遠發展,對我們產業發展,社會形態都將帶來非常大的變化,那么這些變化需要我們今天就著手加速我們在這方面的布局,有計劃有組織地推動我們這些研究來聚焦我們的各種科研力量,圍繞著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來開展。
(原題為《明年重點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如何推進?科技部這樣答》)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