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意欲“爭雄蘇南”,丹陽除了“眼鏡之都”還有哪些牌可打
提到江蘇鎮江丹陽,除了“眼鏡之都”這一“金名片”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什么?
曾經還有“蘇南強縣”這一標簽。論經濟總量,丹陽在經濟大省江蘇縣域中穩居前十,不僅在鎮江下轄的6個區縣市中位居第一,在周邊區域也是“實力擔當”。然而,近些年,丹陽不斷被蘇中的海門等后起之秀趕超,曾經領先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地處蘇南的丹陽,經濟體量占鎮江全市1/3左右,堪稱鎮江的“區域長子”。因此,丹陽強則鎮江強,丹陽的發展也事關鎮江在滬寧線及長三角的崛起。今年二三月份,馬明龍履新鎮江市委書記后不久,兩次前往丹陽調研,并對丹陽提出了“爭雄蘇南、爭雄長三角”的新目標。
臨近年底,這張“答卷”的成績如何呢?
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等媒體表示,丹陽“產業強市”戰略絕對不能動搖,除了做大做強眼鏡、汽車及零部件等傳統特色產業外,還大力推動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形成“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
扛起“重返蘇南”擔當
丹陽堪稱蘇南老牌明星縣市,尤以眼鏡產業為地標產業,形成了獨特的“丹陽一日配鏡游”現象。
據丹陽市經發局副局長趙順群介紹,作為“中國眼鏡之都”,丹陽從事眼鏡產業及相關配套的工貿企業有1600多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目前,丹陽年產鏡架數量約占全國的1/3,年產鏡片量占全國3/4、全球的4成左右。
丹陽眼鏡能夠持續“亮眼”四十年,源于持續的技術投入和迭代。比如當地知名的明月鏡片,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合作,成立了國內鏡片行業首個院士工作站與眼鏡光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些重大的事件報道現場,比如珠峰高程測量、‘奮斗者’號潛入萬米深處,央視直播記者戴的都是我們的鏡片。”該公司董事長謝公晚說。
然而,在“丹陽眼鏡”持續風光的背后,丹陽經濟近年來卻遇到了一系列挑戰,當地的產業轉型升級也遭遇了陣痛。經濟總量上,丹陽原本穩居江蘇縣級市第一方陣,但這兩年,南通代管的啟東、如皋等縣市正在上演“后來居上”的好戲。
因此,如何重振雄風,實現“重返蘇南”,是丹陽決策層思考的重點課題。
瞄準“滬寧線高附加值產業基地”,靠什么
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丹陽也在瞄準新興產業。據介紹,近年來,丹陽的新材料產業年均增幅在30%以上,20多項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有望形成千億級的產業板塊。
還有新能源產業。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在和記者交流時介紹,樂能電池董事長丁建民,早年做家紡,后來投身新能源產業。沒有核心技術怎么辦?丁建民一次次“打飛的”到國內各大高校拜師學習,深耕十年,終于研制出全球量產粒徑最小的納米球形磷酸鐵鋰,這是新能源汽車動力設備的重要原材料。
同樣,歷經多年持續深耕,成長于丹陽的魚躍醫療,正在成為醫療器械行業的代表。據公開報道,今年上半年“戰疫”期間,通過對生產線的增加,魚躍醫療紅外線體溫計的日產能,從原來的8000臺增加至3.3萬臺,感控消毒產品產能從每天的8噸增加至60噸。目前,魚躍醫療正立志打造成在全球有話語權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黃春年表示,丹陽堅持“產業強市”戰略,堅守實體經濟,打好項目建設、集聚集約、金融助推、效能提升四手牌,打造“滬寧線上高附加值產業基地”。
融入寧鎮揚,對接蘇錫常
丹陽地處長三角城市群,位于滬寧線的中心節點,從地理位置上看,恰好位于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交匯疊加地帶。
在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加速期的當下,丹陽也迎來了“左右逢源”的新機遇。這首先得益于丹陽已擁有的、較為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京滬、滬寧鐵路均穿丹陽而過,滬蓉高速、京杭大運河橫貫全城,常州機場也坐落境內。面向“十四五”,“我們正加緊謀劃融入寧鎮揚、對接蘇錫常的快速通道建設。”黃春年說。
鐵路方面,揚(州)馬(鞍山)城際、鎮(江)宣(城)鐵路將在丹陽并線設立丹陽西站。丹陽還在爭取“上海-蘇南碩放機場-常州奔牛機場”的小城際,能經丹陽延伸至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作為蘇南工業經濟重鎮,丹陽還將在鎮江“產業東翼”崛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鎮江向東對接蘇錫常和上海的產業“橋頭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