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51分鐘的《神奇女俠1984》應不應該這么長?

女性導演在商業大片上的市場可能性開始受到質疑。
文/七月
151分鐘。
剛上映的《神奇女俠1984》成了同檔期上映影片中時長最長的一部,甚至也是整個12月上映影片中時長最長的一部。所以,觀眾們不由地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坐在影院2個半小時看這部影片到底值不值得?
然而,不少觀眾在觀影后對上述問題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在影片收獲的諸多大眾評價中,“內容冗長”、“動作戲低配”等字眼較為常見,可見作為一部超英影片,超長的《神奇女俠1984》沒能帶來更多、更好的觀影體驗。而對比之下,這種差評更多是由男性受眾給出的,影片并沒能更多地取悅以男性為主的受眾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神奇女俠”系列,近年來不少女性導演開始執導大投入、大制作的商業大片,先后進入市場的一系列影片表現并不算亮眼。這次《神奇女俠1984》表現平平,其實讓市場和大眾開始再次質疑女性導演是否適合拍攝這種好萊塢商業大片。這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女性導演接下來在這種商業大片上的市場發展空間。
1
—不夠爽的超英影片—
“多余”的文戲。

作為“神奇女俠”系列IP的第二部影片,《神奇女俠1984》在內容上與上一部《神奇女俠》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過,相較上一部時長為141分鐘的《神奇女俠》,151分鐘的《神奇女俠1984》的故事顯然更長。
雖然這兩部影片同屬動作、奇幻、冒險類型的商業大片,但對比上一部《神奇女俠》,這部《神奇女俠1984》所包含的動作戲占比并不高,除了開頭有著戴安娜小時候的競賽和商場制服犯罪分子,與在開羅阻攔反派,以及高潮與豹女的戰斗之外,基本不再有打斗場面。
其次,有限的動作戲場面所呈現出來的視聽效果也較為一般,并沒有給觀眾帶來更多酣暢淋漓的爽感,其中“動作戲拉胯”、“動作戲和第一部相比有所退步”的評價字眼頻頻出現。以戴安娜與豹女的最終戰斗為例,“用蕩秋千的方式擊敗了對手”的評價獲得了近千的點贊。
尤其是,好萊塢大片在強視聽體驗上更為成熟,能夠更多地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觀眾對《神奇女俠1984》首先有著是“爽片”的認知。影片“爽感不足”產生的觀影落差,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實際上,《神奇女俠1984》的動作戲不夠多、效果較為一般,反倒顯得這部影片的文戲更多,也更為重要。然而可惜的是,上一部還不算明顯的“鋪墊太長”問題在《神奇女俠1984》中直接凸顯了出來,有些文戲顯得較為“多余”。
具體來看,這部影片延續上一部的脈絡,失去摯愛的戴安娜孤身一人活到了80年代,但關于戴安娜懷念男友的戲份、戴安娜重遇男友后的談戀愛戲份前前后后占據了不小的比重。同時,無論是戴安娜說服豹女不站在反派一方、還是男友說服戴安娜放棄愿望,影片說教內容的篇幅也不少。這使得《神奇女俠1984》的“劇情”標簽程度比“爆米花”還高,但偏劇情的內容卻不是十分必要的。
值得肯定的是,無論是《神奇女俠》、還是《神奇女俠1984》,導演派蒂·杰金斯有著女性視角下更細膩深層的創作表達,通過戴安娜渴望男友的歸來、最后引導大眾反思的自白等,想要塑造一個更豐滿、有人性的超級女英雄形象。
但問題在于,更偏劇情片的《神奇女俠1984》算不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商業大片:既沒能用時長不短的文戲打動更多的觀眾,動作場面所能呈現出來的視聽爽感也沒能做到更好,反而能看到“偽3D”的評價。
2
—男性觀眾的“不滿”—
不符合更核心觀眾的需求。

實際上,從一系列已經上映的超英影片來看,無論是漫威宇宙下的“復仇者聯盟”系列等,還是DC宇宙下的“蝙蝠俠”系列等,這些好萊塢超英大片主要是以男性角色和男性觀眾為主導的。
不難發現,以往超英影片的男女觀影比例大多為6:4。在國內市場拿下了42.5億票房的《復仇者聯盟4》為例,影片在貓眼上的男女評分比例為7:3,影片的想看受眾男女比例為6:4;而其他好萊塢超英影片的男女受眾比例基本如此。
雖然《神奇女俠1984》是一部刻畫女性超級英雄的商業大片,但影片上映前的想看受眾也是男性觀眾居多,基本維持在一個6:4的比例;截至目前為止,影片在貓眼上的男女評分比例保持在7:3左右。顯然,影片率先吸引的還是傳統超英大片更為核心的男性觀眾。

不過,對于《神奇女俠1984》的觀后評分,男性觀眾與女性觀眾出現了一定的分歧。從貓眼和淘票票兩大票務平臺的數據來看,女性觀眾的平均評分分別為8.4分和8.2分,均高于分別為7.7分和7.8分的男性觀眾平均評分。
同時,從影片的觀后短評來看,相比之下更容易在男性用戶的評價中看到類似“內容冗長啰嗦”、“打斗場面幼稚”等字眼,女性用戶則更能看到戴安娜“人性化”的一面。甚至有一些男性用戶評價稱,女性導演不適合操刀這種大制作的超英大片。
由此可見,作為一部好萊塢超英大片,《神奇女俠1984》表現一般的更關鍵問題在于,占據傳統超英大片更核心地位的男性觀眾沒能在影片中得到觀影需求的更多滿足。
3
—女性導演不是
商業大片的更好搭配?—
市場空間可能被壓縮。

回看近幾年的電影市場,除了“神奇女俠”系列背后有著派蒂·杰金斯之外,安娜·波頓、閻羽茜等不少的女性導演都先后拍攝了《驚奇女俠》和《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這樣的超英影片。
對于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女性導演的參與度并不僅僅局限于此,還有妮琪·卡羅執導了《花木蘭》這樣的動作大片等。
然而從市場表現來看,這些女性導演操刀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并不是十分亮眼。截至目前為止,這其中市場表現最好的影片當屬安娜·波頓執導的《驚奇女俠》,在國內市場拿下了10.35億的票房成績。但這部影片實質上是安娜·波頓與瑞安·弗雷克共同執導的,并不能完全代表安娜·波頓的業務水平。
其次,相較同類型男性導演執導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僅僅是單片的票房體量這一點,這些女性導演的商業大片都基本上與之有著不小的差距,更不用提在視效呈現等細節部分的區別。

顯然,由于女性導演在一部一部大投資、大制作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上,并沒能收獲相對不錯的市場反饋和票房成績,“女性導演是否適合拍攝這種好萊塢商業大片”已經逐漸成為市場和大眾心中的一大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來的市場還將迎來凱特·紹特蘭執導的《黑寡婦》、趙婷執導的《永恒族》等不少女性導演操刀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上述沒有消失的市場和大眾質疑會因為這類影片的不斷出現而愈發清晰。
對于女性導演來說,如果始終無法出現一部市場反饋和票房成績雙贏的作品,來打破這種市場和大眾對自身導演能力有所質疑的局面,那么在大投入、大制作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上,留給她們的發展機會可能會變得更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