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監管嚴了,打賞少了,用戶走了,秀場直播黃昏到了?

文/木木
近日,曾經的“直播一哥”陌陌公布了三季報,連續23個季度的盈利之下,陌陌似乎“不差錢”,但也不能掩蓋目前秀場直播行業的頹勢。
疫情的影響、短視頻平臺的分流,加上監管部門對直播打賞的強監管,讓很多秀場主播如履薄冰。
某主播告訴《財經故事薈》,過去長期占據打賞榜單前列的“豪橫大哥”很多都消失了,有的就是進直播間逛逛,也不再刷禮物。
無愛供養,無金發電之下,上述主播心生去意,考慮從秀場轉戰到直播帶貨領域。
但某頭部MCN機構人士對此并不看好,“轉型不易,秀場直播和帶貨直播的用戶群差異較大,秀場直播的粉絲很難轉化為消費者,連很多明星帶貨都翻車,網紅主播又有多少說服力呢?!”
“而且,直播帶貨必須具備很強的供應鏈能力,這個本事可不是光靠刷臉的”,他補充說。
該MCN機構也曾招過一些秀場主播,試圖培養后者轉為帶貨主播,但大部分主播轉型都以失敗告終,“專業性不夠”。
此話不假,在秀場直播模式里,少量用戶的打賞撐起了主播大部分的收入,而帶貨直播更注重長尾效應,如何激發大部分不愿意打賞的人的購買欲和消費欲,是她們過去不曾面對的挑戰。
另外,在特定直播間,主播風格的轉變可能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從秀場切入賣場的場景轉化,鴻溝難越。
秀場直播下行,以此構筑營收大盤的直播平臺,如何轉型,變得棘手又緊迫。
陌陌、YY、映客等秀場直播玩家,曾經風光無兩,但如今隨著秀場直播的落寞,也走到了至暗時刻。
一
下滑、賣身、轉型:脫困不易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未實名制注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更不能打賞。不僅如此,通知還要求平臺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
監管新政一出,于直播平臺無疑雪上加霜,陌陌便是其中一員。
2015年開始試水秀場直播的陌陌,最初嘗到了甜頭。
對比陌陌進軍直播領域前后的營收凈利,可發現營收增長了大概5倍,凈利潤增長了大概10倍。
但這樣的高增長早已不可持續,今年三季度,陌陌直播營收相比2019年同比下滑了27%,不僅如此,陌陌的整體營收也在下滑。

陌陌財報顯示,其月活用戶2020年呈同比下降趨勢,其中,2020年Q1月活用戶規模,已經跌到了2018年Q2水平,同比減少640萬。

陌陌的下行如同冰山一角,折射出了秀場直播模式的普遍困境。
如果不謀求轉型和突破,單靠美色作為主要賣點,依靠荷爾蒙變現,難以持續。
不僅陌的日子不好過,曾經在香港上市的“直播第一股”映客也不景氣,其直播營收也是一路下行。

過去四年間,映客直播收入的下滑幅度達到了26.6%,股價也從3.85元的發行價下降到了不足1港元。
直播業務下跌之后,映客一度試圖轉型脫困,2019年以8500萬美元收購了積目。
這一舉動與陌陌如出一轍,2018年,陌陌化敵為友,以7.7億美元的價格將探探收入麾下。
而映客與積目的牽手,也是希望講出“直播+社交”的新故事。
但和探探以及soul等社交軟件相比,積目實在是太過小眾,七麥數據顯示,雖然積目近一年的APP store排名有所上升,但在社交免費榜中,始終未能躋身前200名以內。


盡管如此,從財報來看,積目加入之后,在營收和利潤上也給映客帶來了一些正反饋。
映客2020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映客整體營收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8%,環比增長24%,終于扭轉了此前公司營收持續下滑的局面;經調整后凈利潤8300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
而本季度其力推的社交業務居功至偉,2020年上半年,映客創新產品收入達到了8.07億,其在總營收中占比達36.6%。
無獨有偶,一直以來穩居秀場直播頭部地位的YY則賣身變現——以36億美金投奔百度。
艾媒咨詢2020年3月份的數據顯示,娛樂類直播平臺里,YY直播以2427.5萬人的月均活躍用戶數排在首位,是第二名的映客直播的兩倍左右。

不僅用戶活躍度高,YY的吸金能力也有目共睹。從季報來看,雖然受疫情影響,YY今年二季度的總付費用戶數有所下滑,但是由于BIGO的直播營收持續增長,以及基礎用戶的持續增加,也讓YY的凈收入同比增長了36.1%。
而且從Q2季度同行業的付費意愿來看,很顯然,YY的用戶付費意愿更高。

但貴為直播一哥的YY,也未能在下行通道中剎車?!獨g聚時代發布的三季報來看,YY的付費用戶總數同比下降了4.7%。
陌陌、映客、YY這些公司正在面臨著過度依賴直播業務帶來的尷尬——輝煌與高光始于直播,落寞與尷尬也歸于直播。
二
秀場直播靠啥賭明天?
一場爭奪用戶時間的拔河賽正在上演,陌陌、YY、映客人仰馬翻,勝利者屬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后者堪比流量黑洞。
早在2018年,短視頻的日均使用時長就已經達到了87分鐘,是直播行業日均使用時長的兩倍之多。
而2020年,短視頻的日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了110分鐘,甚至超過了即時通信應用的使用時間。

(數據來自《2020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第三方統計平臺小葫蘆的數據則顯示,抖音平臺主播的直播禮物收入排名第一,快手排名第二,其次是斗魚、虎牙、網易,YY、陌陌并沒躋身前五。
此前,陌陌CEO唐巖曾安撫投資人,抖音與陌陌用戶重合度并不高,不會造成很大沖擊。
但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6月,娛樂直播與短視頻重合用戶占比為59.5%,而2019年6月娛樂直播與短視頻的重合用戶占比上升至67.7%,兩者用戶的重合度不斷提升,這也證明了短視頻的異軍突起,正在毫不留情的掠奪秀場直播的用戶。
水淺魚走,隨著用戶的減少,秀場直播平臺對主播的吸引力也在下降,畢竟對于主播以及MCN機構而言,流量即收入。
此前在陌陌屬于頂流主播的舒舒、獅大大都曾轉戰抖音平臺。
其中,曾被譽為“陌陌一姐”的獅大大,創下過平臺主播等級、榜單數據等多項記錄,并在2018年登陸陌陌年度十大女主播榜首。
“以色侍人,能得幾時好”,與游戲直播和帶貨直播不同,秀場直播的主要變現方式就是打賞,主播的吸引力下降了,觀眾自然就沒有了打賞的欲望,平臺營收自然就下滑了。
三
快手竭力撇清:賺直播錢,做電商夢
有趣的是,就連同樣靠直播打賞撐起營收大盤的快手,也不愿給自己打上打賞變現的烙印。
快手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至2019年,快手直播業務的收入分別為79億元、186億元以及314億元,而2020年前6個月,快手直播的業務收入達到了173億元。
從占比來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快手直播收入對于營收大盤的貢獻率,分別高達95.3%、91.7%、80.4%和68.5%。
毫無疑問,是直播打賞支撐了快手的營收大盤。
但是,自從啟動IPO以來,快手一直試圖講述電商新故事——YY、陌陌、映客式微之下,快手竭力撇清被歸位同類的嫌疑。
就目前而言,快手直播電商漲勢確實兇猛,2018年9660萬元,2019年596億元,2020年僅僅上半年快手電商GMV就高到1096億元。
以超過1億的日活用戶,和超過60%的月復購率,以及活躍的100多萬家商家,快手電商支撐起全球第二大直播電商平臺的高位(僅次于淘寶直播)。
但叫好不叫座,快手電商對于快手營收的貢獻率卻仍然九牛一毛。
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快手電商業務的營業收入僅有8.1億元,不足直播業務收入的5%。
即便如此,依然還要扛起直播電商的大旗,估計快手心知肚明,直播打賞模式無法持續,也撐不起高市值。
一個可以類比的數據是,京東和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分別高達30.38和37.44,而陌陌、歡聚時代的市盈率僅為7.80和5.12——投資人對于直播打賞的看不上可見一斑。
所以,陡然而至的疫情,以及突然而至的強監管,歸根結底只是秀場直播一路下行的遮羞布,根本原因還是出在自身的商業模式上,吸引不來新用戶,留不住老用戶,秀場直播黃昏已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