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高法:源頭打擊食品“黑作坊”,生產者、經營者都要擔責
最高法要求從源頭打擊食品“黑作坊”,依法受理食品安全公益訴訟。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及典型案例。最高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前述《解釋》明確要求,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食品安全公益訴訟,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司法保護力度。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注意到,前述《解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共14條,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澎湃新聞注意到,《解釋》還要求從源頭上打擊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切斷“黑作坊”食品的生產經營鏈條。
《解釋》第11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未標明生產者名稱、地址的預包裝食品,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鄭學林指出,該規定著眼于打掉“黑作坊”食品的生產經營鏈條。生產經營未標明生產者名稱、地址的預包裝食品,不僅生產者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經營者也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讓經營者不愿、不敢經營“黑作坊”食品,切斷“黑作坊”食品的經營鏈條。
此外,實踐中,“黑窩點”“黑作坊”“黑市場”往往形成產供銷一條龍,對于明知從事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仍提供便利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解釋》第5條明確規定,消費者有權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23條的規定主張該單位或者個人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力求斬斷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前后端鏈條,從外圍源頭上打擊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
鄭學林還指出,實踐中,存在經營者承諾的賠償標準高于法定賠償標準的情況,一旦消費者購買后發現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兌現承諾又被經營者拒絕?!督忉尅返?條規定,經營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但向消費者承諾的賠償標準高于法定賠償標準,消費者主張經營者按照承諾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通過提高經營者失信成本,強化經營者誠信意識,杜絕經營者亂承諾干擾消費者消費選擇的情況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解釋》還明確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受理食品安全公益訴訟,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督忉尅返?3條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民事訴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依法提起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人民法院將通過依法受理、審判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司法保護力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