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這三件暖心小事,很上海
上海永康路,一堵灰色的墻上,挖出了一個不規則的小洞,小洞里時而伸出一只毛茸茸的黃色“熊爪”,遞出一杯暖暖的咖啡。
這家特殊的咖啡店已經成為申城的打卡網紅地。原來,咖啡店聘請了聾啞人士擔任咖啡師,用“熊爪”傳遞無聲的溫暖與熱情。
這則被媒體關注到的小店也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有網友留言說:
我居然信了這是只真的熊爪。
好暖,好想去。
……
就在昨天,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一支由視障人士組成的“不靠譜樂隊”在上海BLUE NOTE舞臺帶來了一場充滿愛的專場音樂會。
樂隊的節奏吉他手徐任宇,是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的大二學生,他說:“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殘疾人也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他做到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精彩。
寒冷的冬天總是被這些日常的美好治愈。
這幾天,在被封閉的上海明天華城小區里,上演著一場“吃土豆比賽”。
一對經營農產品的夫婦的一整車土豆,意外地被滯留在小區里,小區的業主二話不說,下單買土豆:炸薯條、醋溜土豆絲、土豆燒牛肉……
這不就是一份愛心土豆菜單嗎?
從“熊爪”到“愛心土豆”,無論是有濃郁都市氣息的咖啡和樂隊,還是人間煙火的柴米油鹽,都有那份最日常的溫情味道,很走心的善良。
現代化的大都市體系龐大、分工明確,似乎很能反襯出每個個體的渺小和無力。只因為有了那份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對陌生人的善良、對未來的堅信和篤定,才讓無數個體不感到無助。
讓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是個硬核的社會話題,但是身邊的一只毛茸茸的“熊爪”,打通了他們與世界溝通的渠道,體貼、有創意、有“賣點”。視障人群的生活不易,卻也有著自己的“詩和遠方”,他們可以讀大學、當樂手,這背后是特殊學校、特殊老師對于特殊孩子的那份特殊發現和悉心的培育。在舞臺上、在社交平臺上的這份展現,背后正是更多人默默的關心和堅守。
城市很大,但你并不孤單。守望相助、彼此溫暖,助人也是助己,大城里的小愛,舉手之勞的幫助、喜悅的點贊和肯定,拉近你我的距離。這些點點滴滴匯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