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獲得者張陽:摘抄為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時報記者 魏小潭
2020年第十二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上海地區的比賽已經落下帷幕,經過初賽和現場作文環節,組委會評選出七寶中學學生金蒙璐為今年的“萬元大獎”獲得者,上海市干巷學校學生沈筱雨、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附屬閔行實驗中學學生張陽以及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安師實驗中學學生方馨悅分別獲得本次比賽的小學組特等獎、初中組特等獎和高中組特等獎。
“尊重母語、學習語文、獨立思考、培養韌性”是“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的宗旨。為什么這些學生能夠獲獎?她們有哪些獨特的學習方法和訣竅?寫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一起來看看她們的經驗分享:

初中組特等獎獲得者張陽
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附屬閔行實驗中學八年級學生張陽獲得了本次比賽初中組的特等獎。“我平時超級喜歡看書,即使學習再忙,每天也會擠出1小時的時間來閱讀。”張陽告訴記者,她看的書很雜,經典名著、武俠小說、散文詩集都會涉獵到。
她最喜歡的是史鐵生寫的《秋天的懷念》。“每次讀到這篇文章時,我都會感動得流淚。”張陽說,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深深打動著自己,也讓她領悟到,只有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文章才能算得上好文章。因此,在今年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現場比賽環節,張陽就寫了自己熟識的一位大姐姐參加“抗疫”的故事。“疫情的爆發牽動著億萬人的心,這位年輕的姐姐勇敢‘抗疫’的行為溫暖了我,也照亮了我。”張陽說。
說起閱讀習慣的養成,張陽在小學時讀過一本名叫《窗邊的小豆豆》的書籍。這本書為她的閱讀打開了一扇門,從此以后她便愛上了閱讀。針對閱讀,張陽也有自己的小訣竅。她有兩三本摘抄本,里面都是一些她不熟悉的字音、字形,還有她比較喜歡的古詩文和現代文的好詞好句。“有時候我也會把自己寫的作文抄下來,然后再把修改的文字用紅筆寫在下面。”張陽說,因為養成了摘抄的習慣,自己的語文基礎更扎實了,能夠輕松應對讓人頭疼的閱讀理解和作文。
最后,張陽感謝了自己的小學語文老師。因為每次寫完作文,老師都會表揚她、鼓勵她,這讓她對語文學習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小學畢業的時候,老師在她的紀念冊上寫下:“希望你能一直保持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張陽動情地說:“我想對我的老師說:我做到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