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創業者施一公
施一公反對科學家成為企業家,但他身上擁有不可忽視“創業者”痕跡。這個“創業者”不是一種身份,而是像開山人和探索者一樣的角色。
他被外界形容是史上放棄國外待遇最多歸國的科學家。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
2014年3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后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時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評價,“施一公回國一舉將清華大學建成國際一流的結構生物學中心?!?/p>
施一公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院長的日子,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科從只有40多個獨立實驗室,增加到了120個。2018年,施一公離開親手締造的國際一流的結構生物學中心,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開始了一場新的試煉。西湖大學成為他新的試煉場,他誓言要創建一所中國本土的,國際一流的大學。
今年9月,“清華大學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網友議論紛紛,其背后裹挾復雜的社會情緒,其中也包括質疑的聲音。事后教育部對此做出回應,稱“應該清醒認識到,中國高等教育整體實力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有不小差距。”
而那個曾經揚言“5年內比肩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怎么樣了,它所堅持的世界一流到底是什么?
01
在國內,施一公常以批判者的姿態出現。他曾直言,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是出了大問題。他曾作為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他發現,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了經濟管理學院,連他自己最好的學生,他最想培養的學生都跟他說,“老師我想去金融公司”。
但在國外,他是中國信譽的維護者。從他選擇放棄普林斯頓大學的身份,到全職回清華,再到全職做西湖大學校長。
施一公講過一個例子。2014年,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年會上領獎,晚宴時,與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談到中國的科技發展,對方不屑,施一公感到委屈、憤懣,當時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管怎么說,我們國家登月已經實現了,你們在哪兒?對方回敬了一句,讓他說不出話。對方說,“施教授,如果我們有你們中國的經濟體量,我們能把五百個人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來。”
如今我們的GDP已經全球第二,但看技術革新和基礎研究的創新能力,排在20名開外。施一公認為外界所看到的指標現象,是由經濟實力決定的,不是科技實力決定的。中國的優勢是占經濟體量的優勢。
他常反思:中國的大學,是因為沒有高新技術而沒有轉化成生產力,還是根本不存在這些高新技術?他的答案后者。他認為中國大學的基礎研究能力太差,不是缺乏轉化,是缺乏轉化的東西。
施一公推崇基礎研究,他曾說“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沒有好的基礎研究,一定不會有杰出的技術創新”??蒲胁粦詰脼槟康摹?/p>
他回憶在國外的日子,只要有個成果,無論是多么基礎的發明,只要有應用前景和轉化的可能,就會被公司盯上,他形容對方像緝毒犬一樣不停在聞,在看,在聽,非常敏感,不可能放棄一個有意義的發明。
西湖大學起步就是招博士研究生,定位是培養基礎研究的創新人才,不是培養“就業者”,而是培養學者,培養能夠擁有改變世界技能的人。
施一公認為,基礎研究是培養創新人才最好的方式。
02
施一公曾表示,希望西湖大學能像加州理工大學一樣“小而精”,不追求科研和教學人員的數量。他曾說,“美國的加州理工大學,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加起來不到300人,我們希望西湖大學在十年之內規模等同于加州理工大學?!?/p>
他早前發文表示:在中國建設一流大學最快的方法,就是從國外一流大學引進杰出人才。正所謂,“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之大,而在乎大師之大。”
他曾做過調研,以生命科學為例,2007年,美國34個州的研究型大學中,擔任生命科學學科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或者教授的華人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過800人。這說明,中國在海外的人才資源是世界一流的。
2018年4月,西湖大學第一屆董事會選舉施一公為西湖大學首任校長,聘任許田、仇旻為西湖大學副校長。在當時許田和仇旻選擇全職加入西湖大學,在科學界還引起不小的震動。去年年底,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空缺了22個月的院長,迎來了世界著名科學家于洪濤就任。至此,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集結到位。

從左至右分別為理學院院長鄧力、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于洪濤、工學院院長楊陽
目前西湖大學90%以上是海外引進的人才,施一公來自普林斯頓,副校長許田來自耶魯大學仇旻來自瑞典皇家工學院。每一位PI(獨立實驗室負責人、博士生導師)都擁有不同的學術背景和文化氣質,這構成了西湖大學的獨特氣質,施一公希望各自都能在西湖大學找到可能,就像他給每位邀請者的郵件中寫道,“At Westlake University, sky is the limit.”
一流的人才背后需要相匹敵的巨大的資金支持。
去年,西湖大學發布了新年首次全球學術人才的招聘公告可管中窺豹。公告顯示,西湖大學將參照國際一流大學相應職位,根據具體情況,為入選者提供有國際競爭力的,能夠使其安心學術的協議薪酬和福利待遇。
除了找人,向全球選拔頂尖人才之外,找錢,面向社會尋求募捐,是施一公重要的工作。西湖大學是一所民辦大學,沒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持,社會的募捐是西湖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
施一公曾在接受央視《面對面》采訪時表示,籌備西湖大學初期,滿腦子都是錢,看網紅拍個照片被下載就能賺錢,這位科學家甚至羨慕起網紅的能耐。
如今西湖大學捐贈者背后有一串長長的名單,這些幾乎是施一公一個個拉來。他回憶第一次找企業家捐款時,開口要錢是不容易說出口的,當時講了一個半小時,講了西湖大學如何重要,對中國如何重要,對老百姓如何重要,唯獨沒有談到錢。最后還是對方開口,他才說出想讓對方給西湖大學捐贈一個億的想法。
施一公曾表示,除了對科學的熱愛,使命感是他參與籌辦西湖大學的最大動力。他曾撰文,“2001年,我和王曉東在趕赴北京開會的飛機上長談,他講了一句我永遠也忘不了的話,‘一公,我們都欠中國至少15年的全職工作。’”這句平平淡淡的話引起他內心深處的共鳴,讓他心情很難平靜?!拔覀兊男〖腋蛔懔?,可我們的同族同胞呢?”在他內心不斷追問。
03
毫無疑問,西湖大學的樣本,是像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高科技成果轉化的大學。
已故的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曾表示:斯坦福大學有傳統,學生出來創業,老師會投資。斯坦福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碩果累累,甚至有聲音表示,斯坦福成就了硅谷。
西湖大學想借鑒斯坦??萍汲晒D化的模式,把學校變成科研項目最好的伯樂,最大限度地發掘科研成果的價值。
如今,距離西湖大學獲批成立2年8個月的時間,西湖大學的兩大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已經正式落地。
今年6月2日,西湖大學官方宣布,西湖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今年,西湖大學第二家科技公司——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正式面世。11月,成立不到半年,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天使輪融資。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微納精度的三維精密制造技術,能實現百納米到10微米的打印,能打出比頭發絲還細的電子器件,也能一體化3D打印完成復雜的功能電路,實現電子產品的智能制造。
根據媒體報道,西湖未來智造已經與國內十幾家行業領先企業展開合作,建成多個精密制造平臺,在一些具體產品應用方面探索量產方案。用戶“出題”,西湖未來智造負責“解題”,提供市場最需要的解決方案。
這是施一公所設想的方向,他堅信“術業有專攻”,他鼓勵科技人員把成果和專利轉讓給企業,他們以咨詢的方式、科學顧問的方式參與,而不是經營管理,辦公司、當總裁。
當“清華大學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也在追問,那個曾經揚言“5年內比肩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怎么樣了,它距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多遠?
西湖大學副校長仇旻曾表示,“我們不太可能五年或者十年直接建出一個世界一流大學,但可以短時間內打造一個一流的學術團隊,一批一流的學生,做出一流的成果?!蓖瑫r他相信擁有一流的學術科研氛圍,全世界都會逐漸承認你是一流大學。
而施一公和西湖大學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可能”,在改革開放不斷進化中,中國土壤下是否能長全球優質的、頂尖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與美國哈佛、耶魯與普林斯頓等一流私立大學相提并論的可能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