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證監會監管會計師事務所,卻意外揭開蘇泊爾渠道困頓
誕生于中國的小家電巨頭蘇泊爾,雖然如今已經被外資小家電巨頭法國賽博集團收購,但是其企業身上仍然流傳著一股濃濃中國企業的市場經營和操作思維。
孔余||撰稿
日前,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對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的一則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意外揭開了存在于蘇泊爾市場經營過程的傳統渠道經營壓力,以及利用金融手段為傳統渠道釋放壓力的操作模式。
據悉,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蘇泊爾聘請的第三方獨立審計機構。此次正是因為在蘇泊爾2019年年報中審計執行程序不到位,才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但是,讓小家電行業的眾多同行們沒想到的是,這份警示函卻意外揭開了蘇泊爾在渠道經營中的商業挑戰與探索路徑。
一是,蘇泊爾期末寄售存貨賬面價值為7338.74萬,存放于經銷商處,由經銷商統一配送給賣場客戶。因寄售存貨與經銷商的存貨統一堆放,沒有標識,無法區分所有權。中審眾環則直接將寄售存貨識別為特別風險,并在執行監盤、函證等審計程序時,未核對監盤數量與系統數量是否相符;向經銷商發送詢證函時未記錄收發函的控制……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
二是,2019年度蘇泊爾新增“預付款融資模式”業務,與經銷商、銀行簽訂三方承兌協議,為銀行對經銷商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提供融資擔保,合同總額度為9億。截至報告期末,蘇泊爾收到尚未償付的銀行承兌匯票為5.48億元,其中已背書5.02億元。蘇泊爾在年報中披露“公司報告期不存在擔保情況”。中審眾環在審計過程中,未合理關注相關信息披露,未識別存在重大不一致的情形。
透過上述2處涉及審計失察問題,雖然暴露的是審計機構不專業、不用心,但折射的卻是蘇泊爾渠道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問題:一是存貨管理水平低下,引發外界對其內部風控能力的質疑;二是,為商家擔保卻不披露,引發外界對于公司經營透明度的質疑,以及與渠道經銷商利益糾葛不清;三是,揭開了近年來蘇泊爾在小家電行業還在過度依賴傳統渠道經銷商,而在新興渠道上錯失機會和變革拐點。
可以看到,作為小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當年蘇泊爾在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崛起,依靠的正是全國性的商超、連鎖大賣場,地方性代理商等渠道客戶資源,利用他們的囤貨、壓貨能力和分銷能力,取得了規模化的持續增長和品類擴張。
如今在家電零售渠道日益多樣化、碎片化的背景下,特別是電商渠道成為小家電行業的絕對主流,占據近八成的市場份額,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等新渠道的悄然興起,并催生火爆行業的摩飛、SKG現象。可以看到,蘇泊爾還有一大部分的重心還是線下的賣場渠道,并且竟然還在利用經銷商在運營賣場渠道,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企業的流通成本和用戶的距離。
這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蘇泊爾在新零售和數字化分銷的探索上,還沒有完成布局和落地。事實上,現在不只是大量的小家電企業,早就已經實現了從工廠到用戶的一件直發、小批量多頻次直發,即便是海爾、美的、海信等大家電企業,也都已經實現了工廠層面的一件直發或者多件頻發。但是,蘇泊爾仍然在通過經銷商的平臺和倉庫存儲產品,并由經銷商代發賣場。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營銷的環節和流通的成本。
為了更好地發揮傳統經銷商的提貨、囤貨和壓貨的能力與積極性,蘇泊爾雖然借助金融手段探索“預付款融資模式”,通過與經銷商、銀行簽訂三方承兌協議,為銀行對經銷商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提供融資擔保,額度雖然只有9億元,在公司年營收100多億的占比并不大,但卻從一個層面表明蘇泊爾對于傳統經銷商的“厚愛”,以及通過“左右手互助”方式讓公司為經銷商的提貨壓貨向銀行提供擔保。
表面上看,這是蘇泊爾為經銷商擔保、保證經銷商的實力,但骨子里卻是為了自身的渠道壓貨模式可以走下去,在傳統的老路上越陷越深。本質上,這就是一種利用金融工具創新賦能傳統經銷商渠道,卻是在一條沒有未來的老路上狂奔,凸顯蘇泊爾在家電零售渠道變革中的無奈與乏力。
這幾年來,小家電產業的零售渠道變革走在整個家電產業的最前列。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正是線上電商平臺在小家電零售市場上的占比已經突破六成左右。而今年以來,一場突發疫情帶動的西式、健康、清潔類小家電銷售火爆,更推動線上電商渠道在小家電份額占比達到八成左右。
如今在小家電零售渠道的碎片化,以及小家電細分品類多樣化,共同帶來并引發了整個小家電市場的變臉與變天新周期中,對于蘇泊爾來說,所面臨的挑戰不只是渠道模式和新零售能力的建設與打造,同時還有階段性品類的布局與探索。不能只是守著過去的成功經驗、模式和業務,蘇泊爾還需要積極探索并面向未來進行創新、試錯,甚至勇闖“無人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