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收到“溢價10.4%”私有化提案
11月25日,被稱“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RUHN.US)宣布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沈超以及各自關聯公司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每ADS 3.4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如涵控股稱,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了一個由獨立董事Cecilia Xiaocao Xu, Junhong Qi和Tina Ying Shi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以評估和審議擬議的交易。
截至美東時間11月24日收盤,如涵控股報每股3.08美元,市值2.56億美元,私有化價格較昨日收盤價溢價約10.4%。或受私有化消息影響,如涵控股盤前約漲5.8%。
2004年,如涵控股成功孵化張大奕,并由此開創“網紅營銷”新商業模式。官網顯示,它也是阿里巴巴唯一入股的MCN機構。在眾多MCN機構中,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如涵控股被認為是成功者,但同時它也面臨著無法復制第二個張大奕、業績虧損,難以盈利的質疑。
11月23日,如涵控股發布的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如涵控股總凈營收為人民幣2.485億元,同比下滑9%。歸屬于如涵的凈虧損為3120萬元人民幣,上年同期凈虧損為5010萬元。公司簽約網紅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的146個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80個,增加34個;總粉絲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的1.888億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2.953億。
對于外界“頭部紅人依賴過大”的質疑,這一季度財報顯示,如涵控股平臺模式下8位頭部網紅產生的服務收入只占總服務收入的28%,沒有單一網紅對總服務收入的貢獻超過10%。
據了解,如涵控股一直在進行業務轉型,將業務重心從自營模式不斷向平臺模式轉變。具體而言,自營業務是銷售自身所有的自主產品,平臺業務則包含了代銷、廣告模式等內容。
如涵控股創始人孫雷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樣的轉型也是在降低公司對頭部網紅依賴的風險。財報顯示,轉型之下,2021財年第二季度如涵控股的服務收入為人民幣1.1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4%,占凈收入總額的48%。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