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然》關注新冠溯源:首次在中國以外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COVID-19在全球的大流行已將近一年,然而病毒來自哪里仍是未解之謎。
此前,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等人的研究發現,蝙蝠病毒RaTG13與SARS-CoV-2關系最密切,提示COVID-19暴發可能源于蝙蝠。然而,隨后也有研究在穿山甲體內發現了相似的冠狀病毒,特別是2019年在廣東取樣的一種穿山甲病毒Pangolin-2019。
看似難度頗高的SARS-CoV-2溯源工作目前傳來新的信息。根據11月23日《自然》發表的一篇新聞稿,一支柬埔寨團隊在一臺冰箱里儲存的菊頭蝠中發現了一種與新冠病毒近緣的冠狀病毒,這種病毒發現于2010年在柬埔寨北部捕獲的Shamel菊頭蝠(Rhinolophus shameli)中。不過,截至目前尚未獲得該病毒完整基因組。
同時,日本的一支研究團隊也報告了在冰凍的蝙蝠糞便中發現了另一種近緣冠狀病毒。根據研究團隊11月2日發表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出版發行)”上的一項研究,他們在2013年抓捕的小體型日本角菊頭蝠(Rhinolophus cornutus)中發現了這種病毒,命名為“Rc-o319”,它與SARS-CoV-2的基因組序列的一致性為81.47%。
此前的研究指出,在β-冠狀病毒Sarbecovirus亞屬進化樹上,SARS-CoV-2和來自馬來菊頭蝠、中菊頭蝠以及穿山甲的冠狀病毒親緣關系最近。上述日本研究團隊則在論文中指出,Rc-o319和SARS-CoV-2在同一進化支中,而Sarbecovirus亞屬和SARS-CoV-2 的出現有相關性,“我們假設一種具有人畜共患病潛力的蝙蝠sarbecovirus可能存在于中國以外的地方,菊頭蝠物種會棲息在亞洲、歐洲和非洲。”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支研究團隊仍未給新冠溯源畫上句號。新發現的病毒必須與新冠病毒有至少99%的相似度,才能被證明為其直接祖先。盡管石正麗等人此前發現RaTG13和SARS-CoV-2相似性高達96%,但這兩者之間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學》在此前7月發表的一篇論文即指出,RaTG13和SARS-CoV-2擁有共同的單一祖先譜系,但估計SARS-CoV-2分別在1948年、1969年和1982年從相關的蝙蝠病毒sarbecovirus中分化出來。這也意味著,SARS-CoV-2可能在40-70年前就從與之關系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