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CEP簽署對哪些行業形成長期的利好?
原創 劉雨辰 每日財報 收錄于話題#行業研究1個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劉雨辰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全球體量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消息一經傳出便在各大媒體網站傳開,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RCEP的簽署實屬不易,中國所提出的“雙循環”發展格局也有了新的落腳點。
眾所周知,取消關稅壁壘對于區域內國家的經濟將會有極大的提振作用,那么哪些行業會迎來長期利好呢?今天《每日財報》就給大家簡單解析一下。
1
RCEP是什么?意義在哪?
RCEP由東盟于2012年發起,涉及中小企業、投資、經濟技術合作、貨物和服務貿易等10多個領域。2019年,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歷經8年、31輪正式談判,最終在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如期簽署協定,成為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如果強行類比的話,這個協議類似于1951年歐洲搞出來的“煤鋼聯盟”。后來這個聯盟一步步加深,成員國之間統一了市場和貨幣,直到現在的規模,但RCEP應該不會走到這一步。
很多人已經聽說了,RCEP的簽訂對全球都會形成巨大的影響,那么該區域內的實力有多強呢?截止2019年,協定15個成員國涵蓋了全球約23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約占全球的25%,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額占全球總額的38.3%,均超過美墨加協定(USMCA)、CPTPP或歐盟28國的比重,毋庸置疑,RCEP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自貿區。
在成員國結構方面,RCEP協定雖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但也包含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這些發達國家,在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不同國家可以根據本國國情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多邊貿易達成雙贏。更加值得注意的是,RCEP協定涉及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超過90%。根據國際智庫的測算,2025年,RCEP 有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增長比基線多10.4%。
客觀的來說,RCEP成員國是共贏的,但對中國的意義非凡。讀過經濟史的人都知道,自由貿易對于正在崛起處于上行期的大國是至關重要的,就像當年的英國、美國先后不遺余力的推動全球化一樣。另一方面,隨著西方國家開始圍堵中國,東盟各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合作伙伴,而且這一趨勢大概率還要繼續下去。
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RCEP其余14國占我國進出口金額比重為31%,自2013年以來呈長期上行趨勢,且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逆勢增長。中國對東盟投資同比增長70%以上,東盟10國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2019年開始生效的亞太區域內另一個巨型自由貿易協定——CPTPP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條款有非常明顯的排外意圖,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區域內未加入的經濟體,遭受了CPTPP引發的排他性貿易轉移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紡織、輕工等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RCEP可以對沖來自CPTPP的負面影響。
2
哪些行業迎來長期利好?
RCEP的簽署對于進出口行業的影響最大,這一點很好理解,關稅降低了等于成本降低了,也就意味著相對于區域外國家的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了。《每日財報》統計了今年1-9月中國對RCEP其余14國出口的總金額占比大于1%且2020年Q3出口累計同比增速大于0的行業,其中出口金額占比大于10%的行業主要有:電氣設備、黑色家電、機械設備和礦產資源。后期大家可以重點跟蹤一下這些行業。
與此同時,各大券商研究機構也發表了自己的研究觀點,根據中泰證券研究所的測算,從產出角度來看,RCEP落地后,我國最受益的行業為紡織服裝(產出增加0.86%)、輕工(產出增加0.33%)以及農產品(產出增加0.11%)。
此外,考慮到當前中美關系較為復雜背景下,RCEP的落地,能較好的提振紡織服裝、輕工、建材、電子設備、農產品以及采掘業等行業,尤其是紡織服裝行業。事實上,各大研究機構對于紡織服裝行業迎來利好基本達成了共識。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擁有全產業鏈生產優勢,在行業研發、高附加值、快反短交期、復雜產品訂單等方面具備優勢;另一方面,東南亞海外人力成本優勢顯著,與歐盟北美市場間關稅優勢占據先機,中國國內部分紡織制造產能向東南亞地區轉移,從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目的國分布來看,紡織品主要出口地區為越南、中國香港、柬埔寨等,這些地區主要提供上游原材料、半成品,經再加工制造后再轉運發達國家。RCEP統一的原產地原則將為我國服裝企業在供應商、物流和通關等方面帶來便利。作為紡織制造的代表企業,酷特智能第一時間在互動平臺上表示,RCEP協議的正式簽署,有利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自由貿易,有利于公司未來業務的拓展。
除了紡織服裝,以輪胎為代表的塑膠制品行業同樣會從RCEP的簽署中獲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輪胎制造國,但我國天然橡膠對外依存度度高達87%左右。據統計,2019年中國橡膠進口總量657.6萬噸,其中主要進口國為泰國、印度、越南等東盟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國家對于橡膠原材料的進口征收了不低的關稅,包括20%的從價稅或1500元/噸的從量稅,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輪胎企業選擇國外建廠。
隨著中國加入RCEP,未來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天然橡膠或將真正實現零關稅。在輪胎生產中,原材料成本大約占80%,其中天然橡膠成本占比最大,占比為41.6%,如果真正能實現零關稅,對我國橡膠輪胎行業而言可謂重大利好。作為輪胎行業的上市公司,森麒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在RCEP協定成員國中國及泰國兩地均建有生產基地,產品銷售區域覆蓋RCEP15個成員國,來自這些區域的訂單需求旺盛,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公司將加快推進建設泰國二期產能擴建項目,以更快更好地滿足包括RCEP成員國在內的市場需求。
最后,經貿協定的簽訂將直接提升締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作為貿易活動中的交通運輸環節,特別是海運行業將直接受益于貨物吞吐量提升。自2001年中國加入 WTO后,全國港口吞吐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華泰證券的數據顯示,2019年,RCEP區域海運集裝箱運輸量(集運)占比全球集運貨量約26%,為全球最大區域性集運市場。通過區域性關稅減免以及零關稅,將促進區域內貨物自由貿易,有望促進港口航運貨物吞吐量邁上新臺階。
原標題:《RCEP簽署對哪些行業形成長期的利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