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旬老人被抱著激活社保卡,媒體:科技應夠得著,服務應懂變通
微信公眾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11月23日消息,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激活社???,被子女抱著在銀行柜機前,進行人臉識別。
視頻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后趴在柜機上,老人的兩名家人左右攙扶著,膝蓋彎曲,雙手撐在柜機上,網點工作人員則站在一旁引導操作。
視頻曝光后,很多網友心疼老人,批評銀行太不近人情——
“銀行的服務是否可以人性化一點?”
“對于高齡老人等特殊人群,銀行就沒有移動設備可以進行人臉識別?”
22日,涉事銀行農行廣水市支行發布情況說明稱,事發后工作人員已及時趕到老人家中道歉,并表示將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著力提升服務質量。
一通“折騰”,太高冷,太死板,也太輕飄。對于此事,長安君想說三句話——
第一句,科技,應該夠得著。
科技的初衷是便利,姿態是向善,應該是老少咸宜的“通俗劇”,而非曲高和寡的“圈內人游戲”。
“視頻認證”并非花架子。它解放了人力,提升了速率,更因“無接觸”式操作在疫情防控的新背景下收割了一波好評。
讓視頻認證“飛進尋常網點中”本是一件好事,可若把“臺子”壘得太高,就會讓人望而生畏。我們動動指尖就能完成的操作,對于老年人來說,卻是難上加難——他們佝僂的身子夠不到機器的臺面,昏花的眼睛看不清繁復的操作,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卻是他們無法觸碰的。
部分人的紅利,不如所有人的福利。
第二句,服務,應該懂變通。
少點“生搬硬套”,多點“結合實際”。
使用自助手段激活社保卡沒錯,推廣視頻認證也沒得說,槽點在于,明知老人腿腳不便,還要線下辦理;明知老人不懂操作,寧可全程“攔腰抱”,也要選擇“人機對話”。
特事特辦不是空話,慣性思維必須碾碎。面對老人這樣的“客戶”,作為服務者,想到的該是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比如遠程辦理,抑或安排專人上門,而非毋顧個體差異和現實困難,在教條主義的框子里生拉硬拽,制造“老人被抱著激活社??ā钡摹捌嬗^”。
靈活變通,才能讓服務更有張力,更知冷暖,更合時宜。
第三句,落實,應該有力度。
道歉是好的開始。
此事被曝光后,迅速在網絡傳播,微博閱讀量達1.6億。在網友洶涌而來的評論中,當事銀行迅速做出“以此為戒,舉一反三,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道歉。
這是輿論的勝利,但不該是反思的終結。畢竟,再有誠意的歉意,也終究是遲到的補償,未免有些輕飄,只有實打實的落地、看得見的整改,才更有價值、更有誠意、更有含金量。
我們不能被道歉“遮望眼”,以人民為中心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應掛在每個服務者、管理者頭上,時時刻刻保有一顆敬畏之心。
(原題為《94歲老人被抱起辦理激活社???,誰的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